区域规划激发最闪光生产力

2010-12-29 00:00:00
中华儿女 2010年5期


  从沿海区域规划的“见缝插针”,到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的各个突破,每一个区域经济规划的出台,都不是单个区域的“独奏”,而是整体版块布署的“共鸣”。只有各地携手并进,方能担起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任。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区域振兴牌”的国家战略日渐清晰。
  从2009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开始,当年获批的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数量超过前四年总和,范围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区。中国沿海已经形成了“三大五小”(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与辽宁沿海、山东半岛、江苏沿海、海峡西岸、北部湾)开发格局,中西部地区也在奋起直追。
  中国经济的星空,区域经济“亮点”频闪。“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东部地区继续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渐入佳境,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开局良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恰逢其时,全国呈现出从以往东部地区“单极突进”向四大区域“多轮驱动”转变的新局面。
  从点状拉动到各个大经济圈、城市群组团式拉动。从武汉经济圈、南京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安徽沿江城市带到江西昌九工业走廊,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圈和经济带露出端倪。东北也不甘落后,沈阳城市群浮出水面。渤海湾山东半岛城KGc3CdZgPPrc/GrYneSSSQ==市群已具雏形。陕甘宁川的区域合作、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成为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力量。
  而新一轮中央政府批复的区域规划,并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主权力,运用得当会产生更大的效应。
  区域协调发展进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将进入一个大的转换期。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新一轮区域合作将逐步由各地方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
  中国的经济区域正在共谋打破行政区划和体制的坚冰,朝着市场一体化的和谐新格局迈进。从“省份经济”迈向“区域经济”,不同类型区域的全面快速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越来越重要的支柱力量。
  
  陈秀山: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009年以来,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先后将12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我认为,国务院采取的这种方式的深层意义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尽管这些措施的出台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不是直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加快了规划批复的步伐,客观上对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稳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看,更是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变区域发展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从地区分布上看,沿海地区继续占优势,同时也兼顾了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从而促使区域开发在空间上趋向协调,形成东中西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细化和深化。
  从产业和开发基础上看,沿海的几个区域具备更好的开发基础,更多的仍然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外部需求,加大开放力度,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中部和西部的区域则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更多的面向国内市场的内部需求。
  不同类型的区域开发规划都要求建立在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上,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些变化体现了中央更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集约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路。不是要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主权力。 范恒山:特色就是竞争力
  今天的区域发展是个什么样的格局呢?首先区域特色和优势得到了有效发挥,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加速。现在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考虑了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比较优势,把它最闪光的一面,最重要的一面激发出来。我们说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市场,特色就是发展,正是这样,这些地方发展得非常好,而重点地区的发展又带动了一个区域的发展。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加速。“八五”期间的区域差距是最大的,当时就提出要缩小区域差别;“九五”开始,我们提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最近两三年,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什么变化?就是中、西和东北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超过东部,这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整个经济是全面增收,包括我们的东部,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转变发展方式,另一方面经济保持了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
  还有就是重点地区和地带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以区域合作和联动为基础的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这些年来,我们一些重点地区凭借特殊的优势,带动了其它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新的活力地区。像浦东、滨海新区。这两年来,滨海新区发展相当好,2009年上半年全国两个地方增长速度最快,一个内蒙、一个天津,天津主要是靠滨海新区。这些重点地区,的的确确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最后,制约各个地区发展的突出瓶颈或突出矛盾得到了缓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逐步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