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是由致病真菌引起的皮肤角质层、毛发和甲板感染的疾病。因为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不能耐受寒冷干燥的气候,所以癣多在夏天发生,治疗主要使用抗真菌剂或局部外用角质剥脱剂。不同部位和表现的癣,应选用不同剂型和浓度的药物,疗程也不一样,所以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包治百癣”,也不可能“短期治愈”各种癣。
头癣、严重甲癣或广泛体癣及局部治疗无效的癣,还需要内服抗真菌药物,绝非“喷喷就好”。癣经过治疗能够痊愈,但如“感冒”一样,还会反复。这是由疾病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鼓吹“一次治疗,终身免疫”,恰恰暴露了其对医学知识的无知。
根据致病真菌感染的部位不同,癣可分为头癣、体股癣、手足癣和甲癣等。
头癣
此为头皮和头发的感染,主要见于儿童。表现为头皮一片或数片灰白色鳞屑斑片,伴有头发折断,严重时出现红肿的痈状隆起,感觉瘙痒或轻度疼痛。
治疗头癣应该口服药物,如灰黄霉素、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遵医嘱应用。同时外搽抗真菌软膏,每天2次;每天用抗真菌香波或硫黄皂洗头;每周剃发一次;患者所用的毛巾、帽子、枕巾、枕套、被套、床单、梳子等用具应该煮沸消毒,直至痊愈。头癣多因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带病的动物而传染,未消毒的理发工具、卫生不良的家庭和幼托机构、无症状的带菌者和宠物,是头癣传染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治疗的同时,对周围没有症状的人群和猫狗也应予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体股癣
若真菌感染了躯干、四肢的皮肤,即称体股癣。患处可见针头至绿豆大小的丘疹、水疱,并逐渐向四周扩大形成环状,瘙痒明显。
体股癣的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可选择软膏或水剂如1%益康唑、1%~2%克霉唑、2%咪康唑、1%联苯苄唑、1%酮康唑、1%特比萘芬、雷锁辛、苯甲酸、水杨酸等,疗程2周。也可遵照医嘱内服药物治疗,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
手足癣
手足癣因真菌感染手和足而致。前者又称鹅掌风,后者也称香港脚、运动员脚。患者手掌、脚底的皮肤增厚、脱皮,冬天干燥龟裂,夏天有水疱、瘙痒,有时脚趾间皮肤潮湿、发白,剧烈瘙痒,抓破后易引起丹毒、流火。
治疗手足癣,应根据不同类型选用不同的外用抗真菌药物及剂型。有继发感染或湿疹样变时,应实施抗感染及抗过敏治疗。有水疱时选用水剂;糜烂时先用粉剂或糊剂,再用霜剂;增厚脱皮时用软膏,必要时加封包。内服可遵医嘱选择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足部干燥。
甲癣
此为手指甲和脚趾甲的真菌感染,又称灰指甲。甲表面有白色、污黄色浑浊小片,甲变色、变形,失去光泽,有沟纹或凹陷。病久甲逐渐增厚、松脆,呈虫蛀样,严重时甲断裂,仅剩根部残余甚至全甲毁坏。
治疗甲癣,可遵医嘱选择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药物口服。外用可选抗真菌甲涂剂,如5%阿莫罗芬甲涂剂、8%环毗酮甲涂剂、28%噻康唑溶液、3%咪康唑酊、益康唑、联苯苄唑以及30%冰醋酸溶液、10%戊二醛溶液等。
编辑/张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