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自己的那把椅子

2010-12-29 00:00:00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0年34期


  这是毕业前教授给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课。
  课堂上,教授问:同学们,大学四年来,你最熟悉或者说你最忘不掉的是什么?
  问题一出,同学们不免笑了,都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让自己最难以忘怀的:
  “当然是教授您了。”班长首先站起来回答,“四年来,您既是给我们传播知识的教授,又是培育我们高尚灵魂的长者。”
  “我不会忘记的是大二时的新年文艺演出。”文艺委员激动地说,“那是我们班齐心协力第一次夺得学校里合唱比赛的桂冠。”
  “是教学楼前花园里那座凉亭。”学校文学社社长忘情地说,“不知道多少个清晨、中午和黄昏,它陪伴着我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故事……”
  不等被同学们称为中国第二个“贾平凹”的社长把话说完,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议论纷纷:
  “是开学的第一天。”
  “是我的同桌。”
  “是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室友。”
  “是学校具有欧式风格的大门。”
  …… ……
  这时,教授挥手示意大家安静,说:其实,同学们最熟悉的应该是四年来各位屁股下的——那把椅子。
  看到学生们一个个惊愕而又感到不可思议的表情,接下来教授让学生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游戏。
  游戏规则为十个人一组,每一组学生分别把自己的椅子摆成一排;每一个学生当被蒙上眼睛之前,十把椅子打乱次序,重新放置;二十秒钟内,凭自己的感觉从十把椅子中找出自己的椅子。
  结果是,全班四十个学生,只有五个学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找出自己的椅子。
  谁能说说刚才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那把椅子的?教授说。
  “我的椅子背上有个不易察觉的小疤。”
  “我的椅子面微微不平。”
  “椅子上浸透着我使用的香水。”
  “我随便摸三下,就知道哪个是自己的椅子。”
  …… ……
  听完学生们各种各样甚至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找到椅子的方法,教授说:四年来,同学们和自己的椅子亲密接触的时间最长,看似最容易忽略的椅子却是我们最熟悉的东西。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心中还有一把椅子。
  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深造,同学们已经成为社会上人人羡慕的对象。尤其是在我们自己看来,自己就是天之骄子,读了中国最有名的大学,并且掌握了一门或者几门专业知识或者技能,明天找份工作可能不是问题。
  问题是,我没有猜错的话,现在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理想的工作或者职业,这里就把它称作——我们心中的那把椅子。可事实上,许多同学走上社会,徘徊在一个个人才市场,却常常为找不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而苦恼。不错,大学是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的摇篮,但并不是为某个企业培育职员,更不是为某种工作打造“椅子”。所以,我们切不可拿着心中的那把椅子去找工作。缘木求鱼,看似是一种求职捷径,碰到现实,我们往往就成了一块块咸鱼。
  最好的办法,就是果敢地丢掉自己心中的那把椅子,你将会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如今的社会是放水养鱼,只有用好我们学到的知识,不论在哪种行业哪种工作岗位上,都会做到如鱼得水。相信,经过一番努力拼搏后,我们不难成为各个领域的航空母舰。
  编辑 / 尤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