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手术前后的营养问题

2010-12-29 00:00:00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0年36期


  营养是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对于手术病人来说,营养的补充直接与手术的耐受力、伤口愈合的好坏、身体的康复等休戚相关。因此,医学上十分重视手术前后的营养处理。
  施行中型或大型手术的病人,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营养紊乱,即使是某些小手术,也难免会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追溯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①精神因素影响。例如紧张、担忧、恐惧、悲观等心理活动,严重干扰了大脑“司令部”的工作,影响了消化系统功能,使人胃口大减,不思饮食。②疾病因素作怪。特别是手术前,病根未去除,仍在体内为非作歹,既影响食欲,又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③手术创伤。组织的切割,血液的丢失,会引起体内蛋白质的大量丧失,例如一次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手术过程中便要丧失75克蛋白质;一次乳房癌根治术则可达150克。④术后补充不够。尤其是中、大型手术以后,病人有较长一段日子不能很好地进食,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足。由此可见,在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手术病人的营养障碍不可避免。那么,怎样处理好手术前后的营养问题呢?
  ●手术前的营养调整
  首先,要消除病人对手术的紧张、恐惧等心理,让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在充满信心的情况下接受手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另一方面也可防止病人食欲的减退,宜主动增加营养,为手术做好物质准备。说实在的,要消除病人的不良精神因素并非易事。除了医生做工作外,还要家属密切合作。可采取解释、劝慰、鼓励、引导等方式,也可列举别人手术成功的例子以树立其信心。
  其次,如遇病情较重,一时又不能通过日常饮食增加营养时,为了迎接手术,迅速改变营养不良或体质虚弱的状态,医生通常会采取输血、输液等方法补充营养,此时,作为病人和家属应该密切配合。
  最后,等待手术的病人,在等待期间如病情允许,应该比平时适当地增加营养,喜欢甜食者,不妨多吃几顿点心,例如牛奶、蛋糕之类的食品;不喜欢甜食者,每顿饭的菜肴上宜讲究一些,多吃些鸡蛋、瘦肉、鱼类等食品。目的是让病人的身体有一定量营养物质的贮备,但是,也不能为了增加营养而大吃大喝、暴饮暴食,以致影响胃肠功能,酿成腹痛、腹泻,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手术后的营养补充
  1.掌握补充时机。手术后,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进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不管是腹部或食管手术,如果手术不大,尤其是采用局部麻醉时,术后便可进食;倘若手术较大,或施行“半身麻醉”者,术后6小时左右方可进食;“全身麻醉”者必须等病人完全清醒后方可进食。腹部或食管手术者,术后往往插着胃管,是不能进食的,即使不插胃管,术后24~48小时内也要禁食,待48小时后肠子活动恢复,病人有排气后,才能少量进食流质,如米汤、肉汤、牛奶、藕粉、水果汁等;术后5~6日开始半流质,如粥、面条、鸡蛋羹、肉末、碎菜、麦片等;7~9日后可恢复普通饮食。另外,从手术创伤对营养影响来看,术后2~5日内,体内大量蛋白质分解,病人胃口不好,多半不愿饮食;术后9~10日起,体内蛋白质大量合成,病人胃口恢复,经常有饥饿感觉。因此,不难看出,手术后从饮食角度补充营养,重点不宜放在术后2~5日,而应安排在术后1周左右开始。如果不这样做,欲速则不达,大量滋补反而对身体不利。
  2.注意补充方法。在术后还不能进食或很少进食的日子里,每日营养的需要,主要依靠静脉输液来补给。开始进食后,营养补充上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由少到多逐步增加,让消化道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切忌食量一下子太大,可以少量多次地进食。②采用多种营养饮食,不要鱼、肉、鸡、鸭、蛋地乱吃一通,应该荤素结合、清淡可口,过于油腻反而影响食欲和有伤胃肠,注意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保证维生素、无机盐的摄入。③不要过多食用甜食,术后亲朋好友探望,通常都赠送糖果、蛋糕、奶粉等甜食,其实这并不好,因为甜食容易饱肚,影响食欲,而甜食又含有较多的脂肪、糖类,病人更需要的蛋白质却不够,这对术后伤口愈合、组织修复与体力复原帮助不大;另外,过多食用甜食,正常饮食量势必减少,维生素、无机盐的摄入便不足,也对身体不利。④应该细水长流地补充,不要奢望在几天内就补足营养,术后的养息期间都可补充,不必操之过急。
  最后,还要提一下,究竟应该补充哪些营养物质呢?鉴于病人的胃口好坏、饮食习惯、食品来源、经济条件、病情许可等因素,是无法有一个统一标准的。不过,这里有一个基本原则可供参考:首先满足蛋白质需要,其次是糖分,最后才轮到脂肪物质,同时不要忽视维生素与无机盐(例如钠、氯、钾、钙、铁、碘等)的补给。当然,如因特殊病情需要,例如手术病人同时有肾炎等肾脏病需低盐低蛋白质饮食,冠心病患者需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需低糖饮食等,则另当别论,应根据医生的指导选用食品。
  据《祝您健康》
  编辑/张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