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强调以“做”为中心,做含有行动、思想、产生新价值三种特征,由行动而发生思维,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过程。而科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教育则有赖于眼与心、手与脑、行与知、学与创的有机结合。
一、眼与心结合,丰富观察活动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人体获得外界信息最重要的视觉器官。研究表明,人的80%~9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观察获取的。观察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用眼“看”,而是眼与心的彼此结合,是观察与思考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对眼睛所“看”到的现象要用“心”去思考,另一方面,要在用“心”思考的基础上指导眼睛有目的、有重点地“看”。科学课中的观察,既包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包括对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的现象的观察,但是,这种观察都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例如《养蚕》,只是泛泛地看,就不能发现蚕在一生中每个细微的变化,不会对蚕这一生变化有深入的了解。指导学生确立一些观察的目标:蚕的一生经历哪些变化?蚕宝宝它是怎么样长大的,是怎么蜕皮的?什么时候开始吐丝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茧里面的蚕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实践时观察就会非常仔细,收获会更大。
二、手与脑结合。丰富实验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过:“科学实验要从小做起。每天找一些小小实验,教小朋友们去做吧!”实践表明,实验猜测,可以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师将餐巾纸在杯子底部塞紧,让学生先猜一猜“当我将杯子竖直插入水中后,杯底的餐巾纸会湿吗?”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猜测纸肯定会湿。但老师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们用实验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人实验,兴趣更浓、注意力更集中,不仅加深了实验结论的记忆,更学会了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行与知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行与知的结合,他认为,“你能行动,行动才生困难,想法解决了困难,才是真知识的获得。”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坚持将行与知相结合,即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因为实验过程本身就是行知结合的过程。例如教学《马铃薯的沉与浮》,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不同的溶液影响马铃薯的沉浮”科学的论点,学生只是知道,只能记忆。却极易忘记。但如果请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研究材料,研究影响马铃薯沉与浮的因素(不同的杯子,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及盐、味精、糖等不同材料的溶质)就很容易理解并记住。
科学教学还要加强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一些生疏的自然现象、复杂的自然规律,往往要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常识,如通过木块在水中上升、氢气球在空中能上升的“类比”,使学生理解热空气为什么能上升。根据学生实际,选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形象的类比实验,能培养学生将自己熟悉的生活常识应用到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的探索实践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勤动手、多动脑的科学学习习惯。科学教学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实现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与此同时,也可使学生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从而产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四、学与创结合,注重探究精神培养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说明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也不是“天才”的专利。每个正常人生来都有创新细胞,关键是能不能发挥潜能。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方法的培养和创造的训练。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大胆设想,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简捷妙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对蜗牛的观察中,有一个学生突发奇想,说要把蜗牛浸没在水中,看看蜗牛会不会被水淹死,会的话,它能在水中最多坚持多久?这时教师不能随便阻止或打断学生的思维,而应该积极鼓励孩子们去探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试一试,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如《我们来造“环形山”》的教学中,教师把对环形山的成因探究与一个有趣味的活动——造环形山相结合,先让学生模拟造环形山。然后让学生说说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这样也就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模拟的发现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在当今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形势下,我们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应将其化作实施创造性教育的实际行动。应当继承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断丰富陶行知教育理论,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