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5月30日报道,在我国,由大中型沼气工程生产“产业沼气”(有别于农户沼气和一般所说的沼气),将有助于促进沼气工程技术的升级换代,从而摆脱长期以来沼气工程只有社会(环境)效益而缺少经济活力,一直处于“示范”和“试点”状态,不能大量推广的尴尬局面:更重要的是。它还将对发展农村经济和缓解我国天然气的短缺做出重要的贡献。
此研究报告刊登于《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第5期,题为《中国“产业沼气”的开发及其应用前景》,第一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的程序教授。该研究受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农业部“948”项目资助。
产业沼气指由生物质和含有有机物的废弃物(废水)经高效厌氧发酵,规模化地产生的可以成为商品能源的一种生物能源。沼气在净化(指去除C02、水和二氧化硫等杂质)和提纯(指将甲烷含量从60%左右提高至97%以上)后,与天然气同质,可以经济而方便地压缩、运输和储存。
在德国和瑞典。这种“生物天然气”(Bio-natural gas)发电和作车用燃料,或并入天然气管网。除了农户以很小的规模自给性的生产沼气而外,此前在我国,规模化养殖场配套的大、中型沼气工程也有沼气生产。然而由于指导思想局限于环保主导。即着眼于将畜禽粪污经生化处理后能使BOD(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等指标降至达标排放的水平,因而使工艺和设计复杂化,建造和运行成本高,产沼气量少;加上原料的产沼气性质不理想,总体的沼气产率很低。不能满足规模化开发利用的要求。尽管在过去的二十余年内,全国累计已建两万多座大中型沼气工程,但是却始终不能大量推广和正常运转。
沼气还可以来自含有机物的废弃物和废水。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和广西必佳微生物工程公司科技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两广地区普遍存在的农产品加工高浓度废液严重污染问题的调研,发现有可能从废液中提取大量的沼气,同时大幅度降低COD,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其前提条件是研发出能对付COD浓度高达数万毫克每升、pH值4.0左右,以及含硫量高的木薯,糖蜜酒精废液,快速而高效地产出沼气的技术。他们实施了引进再创新策略。成功地开发了有机负荷(20~25公斤每立方米每天)和容积产气率(8-10立方米每立方米每天)都比一般技术高7~10倍的UASB-TLP技术。在此基础上。2006年提出“产业沼气”的概念。2010年在广西武鸣县开始兴建国内第一家日产提纯沼气20000m3、用于替代车用天然气的商品生产项目。
产业沼气的提出和形成:将有力地指导对传统大中型沼气工程实行技术的升级和换代,从而使挖掘沼气的巨大潜力成为可能。据该研究团队的估测,中期内我国5种原料的产沼气潜力可达相当于900亿立方米天然气,能在缓解我国天然气紧缺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彻底改变长期以来沼气在人们心目中,只不过是“小打小闹”、“土”的形象,成长为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调整结构、增加收入,对培育国家,扩大洁净能源的使用及减排温室气体,以及对国家能源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战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