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一)

2010-12-29 00:00:00刘立栋张文龙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0年6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当地(35.8°s,72.7°w)时间2010年2月27日3时34分。智利发生里氏8.8级地震,震源位于海底59.4公里,地点位于智利马乌菜地区外海,震中距智利城市康塞普西翁100公里,距智利首都圣地亚哥320公里。这是该国50年来遭受最严重的灾难。依据材料,回答1-3题。
  1.从成因上看,此次地震应属于 ( )
  A.火山地震 B.冰库地震 C.构造地震 D.陷落地震
  2.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24小时后到达日本沿海,海啸到达日本的区时为 ( )
  A.2010年2月27日15时34分 B.2010年2月27日3时34分
  C.2010年2月28日17时34分 D.20lO年2月28日3时34分
  3.此次地震发生时 ( )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智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北京小
  C.智利昼短夜长 D.智利正值夏季
  读下表(表中①、②、③、④代表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和南方高产区等我国四类商品粮基地),回答4-5题。
  4.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我国商品粮基地依次是 ( )
  A.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南方高产区
  B.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南方高产区
  C.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
  D.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
  5.④地比①地粮食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 )
  A.④地粮食总产量比①地少 B.④地粮食单产不如①地高
  C.④地人均耕地面积小于①地 D.④地复种指数低于①地
  6.甲处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的最主要条件是 ( )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 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
  7.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 )
  A.a B.b C.C D.d
  A城市介于北纬45.12度至46度之间,东经126.42度至127.39度之间。A城市性质定位为以机电、轻纺、食品工业为主的H市的卫星城市。读图2,完成8- 9题。
  8.在城市化的过程中,A城市不可能 ( )
  A.限制大城市郊区化的进程
  B.增加H市区人口密度
  C.吸引市区相关产业向卫星城转移 D.扩展H市市区的功能
  9.如图2所示,H城市群的空间拓展最可能 ( )
  A.沿交通线延伸 B.沿河流延伸
  C.沿地形延伸 D.沿人口密集区延伸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图3中0点为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P和P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回答10-11题。
  10.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面积锐减
  D.生态用水紧张
  11.下列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心从0点移到P点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B.重心从O点移到P点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12.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发明。2009年1月26日我国进入农历乙丑年,即进入了牛年。有位先生与新中国是同龄人,他的生肖应是 ( )
  A.鼠或牛 B.牛或虎 C.虎或马 D.上述说法都不对
  13.中国为有效应付长期的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威胁,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作为意识形态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这种指令性管理指的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三省六部制
  14.宋代时期,反映市民阶层需要的话本和词兴起;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尚意书风、风俗画同时崛起。上述现象说明宋代文学艺术 ( )
  A.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 B.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
  C.平民化与个性化趋势并存 D.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
  15.图4和图5所展示的两个事件 ( )
  A.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所攫取的侵略权益也惠及其他列强
  C.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带来灭顶之灾
  D.促使中国开始实践西方政治制度
  16.谭嗣同在《仁学》(下)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该主张的本质意图是 ( )
  A.介绍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思想 B.提倡实行民主共和制
  C.阐释“民贵君轻”思想的内涵 D.论证实行民主政治的合理性
  17.“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这是历史上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革命政权的建立有关 ( )
  A.资产阶级政权 B.工农民主政权
  C.抗日民主政权 D.民主联合政权
  18.《中国大趋势》(图6)的作者、美国著名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19.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人类在历史过程中自有许多机会——实际可说是无定数的机会……”英国在其崛起过程中利用的“无定数的机会”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0.美国人迈克尔·哈特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指出:列宁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用实际行动在俄国建立了共产主义政府。共产主义虽然是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运动,但是很难看出这场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列宁还是马克思。作者这段话的意图是 ( )
  A.肯定列宁的伟大贡献 B.赞扬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
  C.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 D.说明十月革命的性质
  21.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一书中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是总统权力扩张最迅猛的时期。事实上,新政期间,总统权力的转型,也是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的一个后果。罗斯福新政时期“社会治理方式转型”主要是指 ( )
  A.向分权制衡转变 B.向国家干预型转变
  C.向社会福利型转变 D.向总统权力型转变
  22.图7是某同学在学习20世纪70年代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制作的一幅示意图。下列对该图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西欧、日本迅速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经济上的三足鼎立之势
  B.西欧和日本取得了与美国平等的地位,两极格局开始被三足鼎立局面取代
  C.表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在加强
  D.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23.图8是2009年法国财政部发行的一枚面额为10欧元、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的精制欧元纪念银币。银币正面以倒塌的柏林墙演绎出和平鸽,意味着 ( )
  A.欧洲出现全面和平局面
  B.欧洲各国之间消除了对抗和竞争
  C.标志着“冷战”对峙局面开始结束
  D.和平演变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最后胜利
  24.2010年1至2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其中2月份同比上涨2.7%,创下16个月以来的最大升幅。要想使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就必须 ( )
  A.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B.减少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坚决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D.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近期以来,有关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成为我国外交关系中的热点。据此回答25-26题。
  25.人民币是否升值,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 )
  A.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B.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C.我国的科技力和外交力 D.我国的外交态度和外交政策
  26.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利于 ( )
  ①保持国内市场的物价总水平稳定②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③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④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这给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 ( )
  A.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B.要正确处理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C.要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要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8.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必须 (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在2010年全国高考前夕,山东省高调宣布取消省内照顾性高考加分项目,取消高考加分。这是“因噎废食”,还是保障公平,对此舆论褒贬不一。这表明 ( )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难以达成共同认识②事物的性质具有不确定性③人的意识活动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④人的意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沈战东,郑州援疆特警、郑州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警四大队民警,2010年1月30日凌晨,他在结束一天维稳巡逻勤务返回驻地后,继续备勤,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岗位上,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8岁。据此回答30-31题。
  30.和大多数人高马大的特警队员相比,身高1.70米、体重60公斤的沈战东,身体条件不占优势,但他却通过刻苦训练成了郑州特巡警队1000多名警员中仅有的5名全能队员之一。这表明 ( )
  ①刻苦就能超越自身条件的限制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内因决定外因,要重视内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1.2010年2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做出决定,追授沈战东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这启示我们 ( )
  ①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越多,价值就越大②投身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③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做客新华网,与全国网友做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再次展现了亲民总理的形象。这样做 ( )
  ①可以加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②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行使决策权③有利于推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④利于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根本要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意见》对从严管理干部做了具体要求。严格管理干部 ( )
  ①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②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标③是党履行政治职能的体现④体现了党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0年2月5日。为期3天的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在慕尼黑开幕。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与会,就当前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阐述中方立场和主张。据此回答34-35题。
  34.杨洁篪外长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来应对气候变化。之所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是因为我国政府 ( )
  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国家权力
  B.是我国的执政党,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
  C.是人民的政府,积极履行政府职能,维护人民利益
  D.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35.中国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同与会各方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这说明 ( )
  ①与会各方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达成共识,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②中国同与会各方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③与会各方间已不存在利益的对立和冲突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
  36.(36分)图9、图10分别为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两图所示地形区名称,图9为____,图1O为____。(4分)
  (2)图9半岛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分析该气候类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6分)A是所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时是该国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试简要分析其成为棉纺织工业中心的原因。(8分)
  (3)图10所在国能源资源中较为丰富的是____,试分析其原因。(6分)阴影部分是其重要的钢铁工业区,试分析该工业区的区位因素。(6分)
  (4)两图所示地区均为我国重要的____(某种矿产资源)进口地,分别写出该种矿产海运至我国的最近线路必须经过的“咽喉要道”的名称。(6分)
  37.(32分)“三农”问题,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指江浙地区)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以前地广人稀、物产不丰的湖广地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人口稠密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摘自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近代以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英国土地长子继承制的制约,人口与土地的关系日趋紧张,许多没有继承权的贵族子女和一些佃农为了生存不得不移居他处,迁移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矿区。
  为了满足工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英国)政府颁布和修改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消除了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其中,1846年颁布的《贫民迁移法(修正案)》使一些贫民不再被遣返原籍;1865年议会通过的《联盟负担法》扩大了救济贫民的区域范围和贫民居住地范围,使限制定居地不再可能。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英国“圈地运动”研究》
  材料三,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材料四,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生活到“农工商”全面发展“走出国门”,30年来。中国农民经历了几千年来发展变化最快的“改革开放”洗礼生存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现在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活跃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农民的角色定位历史性的变化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新华网《中国农民的角色定位出现历史性变化》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江浙地区的农村经济在清朝前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概括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这种局面说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怎样的特征?(1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进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呈现怎样的趋势。这一趋势说明了什么?(5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民的角色定位出现了哪些变化。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影响“三农”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38.(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驾马车”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和拉动率。
  材料二,近年世界贸易增长率示意图
  材料三,2010年2月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6分)
  (2)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0分)
  (3)结合上述材料,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说明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分)
  (4)运用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三体现的辩证法思想。(10分)
  39.(60分)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2010年世博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召开,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围绕“城市”主题展开交流合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挥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1956年5月,陈云带着毛泽东“上海有前途的。要发展”的重要指示来到上海,向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工商界人士进一步阐明了党中央关于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老基地的方针政策。
  ——摘编自《毛泽东百周年纪念》
  (1)材料一提出的新中国工业布局的发展思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形成的原因。(12分)
  材料二,在开始全面建设的十年中,上海先后进行了三次工业大改组。上海在1956年至1957年进行了第一次改组,对工业组织结构实施大调整。1958年至1960年的第二次改组,在推进上海工业的专业化和协作方面获得了积极的成果。1962年至1965年的第三次改组,不仅达到了工业布局合理的目的,而且保持了长远发展实力。1963年,市委在上海市第三届党代会上,正式提出了“把上海建设成为我国一个先进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的目标。并突出一个“新”字,确定了以发展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为中心,重点发展6个重点新兴工业和18项重大新技术。到1965年上海不仅已成为门类比较先进齐全的工业基地,形成大中小企业相结合,主副配套。整机、部件、零件完备的协调的工业体系,而且还成为全国重要的科学技术基地。
  ——摘编自《毛泽东百周年纪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上海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归纳该时期上海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8分)
  材料三,2008年3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08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选取了52个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对其竞争力进行解析和点评,同时按照城市的行政级别和类型的不同,作了更为细致的比较研究。报告研究得出中国30个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的指数。下表是部分城市群的排名情况。
  (3)根据材料三,比较前三个最强城市群的差异。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有何关系?总结中国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格局的特点。(11分)
  材料四,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在进行城市化程度、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城市化后和城市化前径流量比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12。
  (4)试归纳材料四中三者的关系。(9分)
  材料五,上海正在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会:上海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筹办世博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2009年度立法计划落实工作会议,其中服务世博方面的项目就有7件;上海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花大力气解决困扰上海城市多年的疑难顽症;上海市民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百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
  (5)结合材料五,分析举全市之力办好上海世博会体现的辩证法道理。(8分)
  (6)运用政治学知识分析应如何办好上海世博会。(1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此次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属构造地震。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构造地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以上。
  2.C智利位于西五区,日本位于东九区,两地时差为14小时,所以当智利3时34分时。日本为17时34分(14时+3时34分)。因为海啸到达日本沿海需要24小时,则海啸到达日本沿海的区时应为2010年2月28日17时34分。
  3.D 2月27日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智利离太阳直射点近,因此其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北京大;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半年,昼长夜短;智利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4.A从图中各项数据可以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我国商品粮基地依次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南方高产区。
  5.C我国南方人多地少。
  6.C从图上可以看出,甲处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故发展成为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
  7.D从图中看,d处为河谷河流出口处,受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易在此处发生沉积。故可以找到沙金。
  8.B A城市是卫星城市,主要功能是防止中心城市规模过大、扩展H市市区、吸引市区相关产业向卫星城转移等。
  9.A读图可知,H城市群的空间拓展主要沿铁路线分布。
  10.B我们知道,经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约111km。从已知条件0点相对于大地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可以推断O点的地理坐标大约为(104°E,38°N),大致位于我国的内蒙古草原南部附近,所以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应是土地荒漠化。
  11.D从图中影响因素看,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同时也受人为因素影响,但重心会偏向受影响因素较大的方向,在气候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重心会向东北方向迁移,故正确选项为D。
  12.A我国的属相是12年一轮回,2009年是牛年,“有位先生与新中国是同龄人”,意即他出生在公历194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某一天,跨越农历的1948年年底到1949年12月1日左右。如果该先生出生在公历1949年初即农历的1948年底,其属相的计算应为(2009-1948)÷12=5……1(1为余数),是牛年的前一个属相即鼠;如果该先生出生在农历的1949年进人公历的1950年以前,其属相的计算应为(2009-1949)÷12=5,是牛年,该先生的属相是牛。
  13.C以“儒家、法家等学说作为意识形态”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特征;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分别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地方和中央管理方式。
  14.C词和传奇小说、风俗画的出现,反映出宋代文学艺术平民化的发展趋势;文人画、尚意书风的形成,反映了士大夫的个性化追求。
  15.B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任何列强取得的在华侵略权益,其他列强可“一体均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签订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虽然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但关注的是西方先进技术而非政治制度,更谈不上实践。
  16.D本题考查考生对谭嗣同思想主张的理解,体现了考纲中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考查要求。谭嗣同是维新派的主将,强烈要求进行变法、实行民主政治。A项是对材料本身的解读,是达到本质意图的思想动员手段;B项不符合维新派的政治主张;C项混淆了“民贵君轻”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内涵。
  17.D从对联中的“和为贵”、“三民主义”、“农会”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出现的对联。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四个革命阶级结成革命统一战线,其目标是建立联合各革命阶级的民主政权。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任务是联合抗日,农村中没有农会组织。工农民主政权出现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农村中有农会组织,但不是以三民主义为指导。
  18.B材料强调的是中国避免了政党斗争现象而发展成稳定的民主国家,这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密切相关。A项制度的根本宗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项是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政治制度,D项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政方针,这三项均不符合设问角度。
  19.A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葡萄牙和西班牙主持完成的,英国未参与但却很好地利用了新航路开辟后的有利时机而迅速发展起来。
  20.C列宁是十月革命的领导者,但材料却指出“很难看出这场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列宁还是马克思”,其意图显然是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A、B、D三项都是从一个侧面解读材料,具有片面性。
  21.B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社会福利制度的诞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形式之一;尽管罗斯福新政期间总统的权力空前扩大,但美国一直是以分权制衡为特点的政体,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但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22.B该示意图只能说明西欧、日本的实力上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预示着国际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但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23.C柏林墙倒塌后,以东德并入西德的形式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引发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冷战”对峙局面开始结束的标志。冷战结束后的欧洲并不安宁,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对抗远未结束。柏林墙的倒塌是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但在世界范围内并非是最后的胜利。
  24.D本题的关键词是“就必须”,要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就必须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25.B本题的关键词是“根本”,故选B项。
  26.D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和国内市场物价稳定无关,故选D。
  27.A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是指要发展经济、提高效率;把“蛋糕”分好,是指要注重公平。故选A。
  28.B客观规律不能改造,③错误。
  29.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达成共同认识,①错误;事物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是确定的,②错误。
  30.B
  自身条件不能超越,①错误;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但不能决定外因,④错误。
  31.A社会价值实现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③观点错误;④本身正确,但和题意无关。
  32.C人民群众没有决策权,②错误。
  33.D实施国家职能的载体是国家机构,党不能履行国家职能,③错误。
  34.C
  35.D
  36.(1)德干高原(2分)
  巴西高原(2分)
  (2)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旱严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6分)接近棉花的产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海运便利;市场广阔。(8分)
  (3)水能河流水量丰富,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6分)
  该地区邻近铁矿产地;海运便利;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6分)
  (4)铁矿石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6分)
  37.(1)“湖广熟,天下足”代替了“苏湖熟,天下足”。(2分)
  该地区工商业城镇崛起,手工业发达;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影响粮食生产;人口稠密,非农业人口增多,粮食供不应求。(6分,含义相同即可)社会经济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特征。(3分)
  (2)圈地运动的推动;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长子继承制的影响;2E业革命的拉动;人口流动制度障碍的消除。(10分)
  (3)趋势:不断增加。(1分)
  说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中国农村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分)
  (4)变化:从个体经营到合作经营;从单纯依靠土地为生到“农工商”全面发展;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3分)
  影响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引导推动;等等。(3分,言之成理即可)
  38.(1)材料一反映了近七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大,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投资贡献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持续攀升。净出口贡献率不稳定,变化较大。(2分)材料二反映了世界贸易增长率在2003—2007年间有升有降,2007年后持续下降,尤其是2009年出现负增长。(2分)我国净出口贡献率与世界贸易增长率的变化基本一致,直接受到世界贸易的影响和制约。(2分)
  (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2分),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2分),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分),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2分),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分)。
  (3)①履行好政治职能,维护政治稳定。②履行好经济职能,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③履行好文化职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6分)
  (4)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5分)②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5分)
  39.(1)发展思路:以沿海工业支持内地工业,共同发展。(4分)原因:沿海地区具有较高的商品经济和经营意识;具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近代以来沿海地区首先遭受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冲击,自然经济瓦解程度IitOCoqfgZuvtBT2F1x/AA==比较高;近代以来沿海地区是各种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8分,言之成理即可)
  (2)成就:成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形成比例协调的工业体系,是全国重要的科学技术基地。(2分)
  原因:中央对发展沿海工业的重视;三次大的工业改组发挥了上海的工业潜力,开发出长远的发展实力;1963年确定的明确目标的推动。(6分)
  (3)差异:前三个最强的城市群比较而言,长三角先天竞争力最强,珠三角次之,京津唐第三;珠三角现实竞争力最强,长三角次之,京津唐第三;长三角成长竞争力最强,京津唐次之,珠三角第三。(6分)关系:呈正相关。(1分)特点: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最强,东北和中部次之,西部最弱;前三大城市群差距较小;城市群竞争力两极分化趋势明显。(4分)
  (4)城市化程度与下水道的普及率呈负相关;城市化后和城市化前径流量比与下水道普及率的关系为正相关;城市化程度与城市化后和城市化前径流量比的关系为正相关。(9分)
  (5)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世博会是上海的头等大事,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体现了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4分)②当各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上海市的党组织、市政府、市民有机结合,为办好世博会贡献自己的力量。(4分)
  (6)①党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作用。上海全市应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筹办世博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3分)②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严格立法、有法可依。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应落实服务世博会的立法工作,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法律保障。(3分)③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履行好文化、公共服务等职能。上海市政府各部门应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花大力气解决不利世博会成功举办的疑难顽症。(3分)④公民要提高公民意识,认真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等原则。上海市民应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自觉为世博会成功举办贡献一份力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