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打造学校体育改革优秀团队

2010-12-29 00:00:00西工大附中
体育教学 2010年8期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是陕西省重点中学、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学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回顾该校体育所取得的成绩,是与以下几方面工作密不可分的。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管理机构健全
  
  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关键要强化领导,切实加强组织。学校积极认真组建了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学校体育工作由校长牵头,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团委、工会和体育组分工明确,落实到位,教务处主任负责协调,并配合组长全面开展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校领导十分注重体育师资的培养,对体育教师在工作环境、生活待遇、职称评定、表扬奖励、外出学习培训、工作量的计算等多方面,都做到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校领导还想方设法为学校的课余训练创造良好条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奖励制度,抓管理、抓作风、抓队伍建设,保证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将体育工作列入总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学校每学期对体育工作都提出一定要求,对所开展的活动,一律排进学校的大事活动安排表上。做到开学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体育组全体教师在总计划的领导下,积极准备和落实各项工作。
  2.保证经费。学校分管财务的校长,每年都把体育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体育经费每年都大大超出国家重点中学的标准。并且教研组有自主权,由教研组做计划,上报分管财务的校长审批。
  3.保证体育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学校目前高中部与初中部各自都有专用的塑胶操场,田径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台等体育设施俱全。教学用具与各种体育器材充足,学校还建有乒乓球训练房、健身房、多功能体育馆等设施,体育设施达到国颁I类标准,能够充分保障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的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人数配备了相应的体育运动器械,并且为教学配备了最先进的计算机、音响、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学校遵循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关于推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文件要求,投资二十余万元购置了全套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仪器;并且对学生和相关教师进行了培训,为顺利开展测试工作积极做好准备。健康课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健康保健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形体训练中利用先进的音响设备配上大屏幕进行教学。
  
  二,注重团队建设。骨干挑大梁
  
  体育教研组组长屈中乾老师从教30年,用过硬的师德,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态度,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充分认可。在教育教学中,他认真钻研、不断学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指导体育组全体教师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使西工大附中的体育课教学思路清晰,方法灵活得当,教学效果优良,深受学生的欢迎,所带学生体质状况逐年上升。
  作为教研组长,屈中乾老师工作认真负责,考虑细、重落实,措施具体,有条不紊,所带教研组教学、科研、竞赛等工作成绩突出,为全校树立了典范。2007年,他主持建立了陕西省第一个“中学体育与健康”网站,为体育教师互相交流、资源共享搭建了一个理想平台,受到了省市表彰。体音美教研组连续十年获得“先进教研组”称号,在学校各教研组中独一无二。屈中乾老师先后荣获“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先进工作者”、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教育部“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部、体育总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个人”,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个人”、荣获“全国百名优秀中学体育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几年,先后获得省市级先进个人及优秀教练员荣誉称号达20余次。
  在屈中乾老师的带领下,体育组形成了学、帮、超的教科研氛围。姜彬老师2007年荣获陕西省体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评比展示活动二等奖,2008年荣获陕西省体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评比展示活动一等奖,熊康余老师2006年荣获陕西省体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白成风老师2009年荣获西安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优质体育课评比二等奖。体育组承担的省级课题“体育学科多媒体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以及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科目考试与评价改革实验研究”的实践与研究工作,由于实验研究工作细致扎实,科学严谨,阶段性的实验结题报告受到省、市教科所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通过课题引领,进一步促进了体育组教师们科研水平的提升,屈中乾老师撰写的教育论文“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实验与研究”荣获全国首届科报会论文交流一等奖,“陕西省12-22岁青少年体质调研报告”获得2007年第四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一等奖;翁艳老师的论文“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分析与对策的研究”获得陕西省2007年学校体育论文评选一等奖;高玺璞、翁艳、张玖林、刘博、肖文蔚、周国平、彭满欣等教师的论文和教学设计在西安市2007、2008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同时在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成果评选获得一、二等奖。
  
  三、以两个中心为指导思想
  
  1.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健全人才为中心
  西工大附中体育组要求对体育课的课程标准要扣纲依本,教师备课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在教学中,既要重视体育基础知识、技能、技术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特别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研组的全体教师经常性地搞一些探讨试验课、公开课、观摩课,每学期都不少于2-3次,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并把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这样,体育课为课外活动打好了基础,而课外体育活动又促进了体育课质量的提高。
  
  2.以传统项目为中心,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
  体育组认为学校群众体育活动必须有一个中心才能带动其它,学校在田径运动方面比较有基础,2000年被陕西省授予省级传统学校,西安市碑林区定为田径业余体校点,2003年又被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传统项目学校。为此,体育组抓好“三级队”,形成一条龙。所谓“三级队”,一是班级队;二是年级队;三是校代表队(校代表队中还有二级梯队)。校代表队由事业心强、熟悉业务、教学训练能力强的教师担任训练工作,而校领导时常对田径队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学习和训练进行系统管理,这样有利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又可为学校群众体育活动带来生机。
  学校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年都制订出了详细、切实可行的活动安排,除传统项目田径代表队外,还有男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形体训练健美操队。初中部还有“三跳”队,多年来“三跳”队先后代表碑林区参加西安市“三跳”比赛,一直名列前茅。学校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课外体育活动外,还先后编排了四套青少年韵律操,充分调动了学生做课间操的积极性,活跃了校园的文体活动,同时又调动了大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四、持之以恒,初见成效
  
  1.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多年来,学校坚持抓好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工作,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初中年级每周开设三节体育与健康课,把体育锻炼时间列入课表。三节课外活动,每天课间操、眼保健操和2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都排在课表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学校还把体育成果列入评选先进的标准之一,规定体育课成绩做为评选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体质健康标准”不合格,不得升级,体育课成绩不及格不能毕业升学。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参加培训、公开教学等手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逐年上升,近年来都保持在93.5%以上,连年来被西安市教育局、体育局授予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学校。
  
  2.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
  学校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年都制订出了详细、切实可行的活动安排,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课外体育活动外,学校以最早的时间首先教会第三套广播体操,充分调动了学生做课间操的积极性,初中年级每学年开展趣味排球——9人制比赛、趣味篮球: “打板接龙”、“金球飞舞”、“赶小猪”和“四对四”半场篮球赛、冬季健身跑等趣味体育竞赛,高中年级女子排球联赛、男子篮球联赛、广播操、韵律操等传统体育赛事,活跃了师生的文体活动,同时又调动了大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了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5.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常抓不懈
  西工大附中是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传统项目田径队多年来坚持利用课余、节假日训练,全体教练员在教研组长屈中乾老师的带领下十几年如一日,长年坚持课余训练并且做到寒、暑假和各种节假日、休息日从不间断,从而保证了训练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训练队得到了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学校给教练员一定的自主权,单列一定体育尖子招生指标,由教练员考查队员,学校审批。运动员在校期间,运动队首先要求教练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要抓训练又要管学习。运动员文化课学习落后了,教练员要与任课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及时联系、组织老师给学生补课,使学生学习成绩不受影响,促成学生、家长、班主任互相理解、劲往一处使的风气。经过努力传统项目田径运动多年来在陕西省及西安市处于领先地位。学校田径队共培养出国家田径一级运动员3人、二级运动员103人,95名田径运动员全部顺利升人大学深造,为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了大批后备体育人才,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