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会已经是第四届了,从第一届的广东肇庆到今天的浙江宁波,每一次都可谓声势浩大、影响深远。但从这次的宁波观摩活动来看,许多参会的老师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无论从观摩的形式还是课上展示的内容来看,大家众口不一,反馈强烈。
思绪回到一个月前的英国考察之行,也曾有着这样一场学校体育观摩课。那是在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著名高校雷丁大学体育学院,先是由该校体育部主任Jony教授对英国学校体育现状非常详尽地讲授了一上午,就连工作午餐,大家还在意犹未尽地和他交流着。突然,他临时召集大家结束午餐,因为马上有一堂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课,学生是马上就要去各中小学实习的大学生,授课教师是有着多年体育教学经验的Val女士。看得出,Jony教授想让我们对他上午授课的内容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临时安排了这样的一堂教学观摩活动。
当我们走进上课所在的篮球馆时,学生们已经在老师的某种提示下自由地做着准备活动,所谓提示,不过是Val女士针对这堂课要进行的内容和要求,提醒学生们自行活动的关键要素,活动内容学生自选。不难看出,这堂课Val女士的主旨在于让学生们学会思考进而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果然,上课的内容很简单,就是通过自行设定目标并通过各种策略不断调整进而达到或者超越目标的一堂体育课。
接着色彩各异的标示道具人手两个,先是自行放置在跑道前方一定距离,远近可自行根据你对自己的5秒钟奔跑能力而定。接着,在Val女士的口令声中,大家奋力奔跑,结果自然是有的超出了许多,有的没有达到目标,也有的不相上下。于是Val老师让同学们自己思考,为什幺是这样?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还是对自己太过自信了?甚至她还两两一组分成了若干小组,让学生们思考,讨论,甚至让学生将修正后的策略写在一张纸上。
通过这样几轮实践、讨论、分析之后,大家几乎都达到或接近了目标。令人疑惑的地方在于,课并没有结束,而是又一番的集中分析和思考。看到学生手里各种五花八门的策略方案,有的写的是“设定一个目标,并想办法达到,然后再设定……”;还有的写到“我是一名优秀选手,目标一定要比别人的远”等等。我明白了,这不是一堂传统的体育技能掌握课,而是一堂一群即将为人师的教学实习学生们要掌握的教学策略实践课。
观摩之后,我们许多同仁也在思考,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体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正是这样一些简简单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吗?为什幺有时我们却做得那样少?我们也有一些类似关于教法策略一类的教学,但是学生真正能够举一反三的地方,运用到实践中的时候又有多少呢?
反观此届全国体育教学观摩展示会,固然有许多可喜之处,如技能教学内容的增强,教法教材运用之规范,教师的普通话之标准等等;当然也存在许多可惜之处,包括观摩的痕迹过强,展示的戏剧成分过浓等等。其实,有时观摩也好,展示也好,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就好。
我们的教师正在学会思考,而且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