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2/CuwbnyLkG4gVcJ85KLVq9U.webp)
于连胜的诗歌《风景线》是一首讲“道”的诗歌。用山与云的关系,寓示人生之道和自然之道。山代表了人生要承受的重,就是责任与使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压力和负担。云则寓意为人生之轻,就是洒脱和无求,延伸至逍遥和放任。人因责任之重,就会成为负担,从而把自己压成山,而“寸步难行”。而人生放弃责任,一味地洒脱,几近放任的地步,生命就会轻如浮云,远离生命和现实,从而变得空虚和没有意义。因此人生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那么如何让重和轻相互搭配和谐共进呢?那就要了解自己的优势,认清自己的不足,奉献自己的有限。像醒悟的山和云那样:云因清醒去为别人化为雨,山因信念而挺拔到云里去俯瞰。山和云都因找到自己的位置而突显自身的价值,从而重与轻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这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是老子的自然之道。因此这首小诗也因揭示了人生的规律和自然的法则而成为一首具有无限内容的大诗。
生活中我们大家同样面临着轻与重的选择和调整。调整好了,人生如翱翔的飞鸟,自由而幸福。调整不好,则如单翼的飞机,不但不能起飞,弄不好还沉沙折戟。所以轻与重就是人生的两只翅膀,怎么调整的合理,怎么平衡轻与重的关系,让它们互相借劲互相促进而不是相互冲突相互干扰,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人立世处事的重要能力。
岁末年初,在我们清点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风景线》一诗就犹如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人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这首先需要我们有自知之明。也就是古希腊戴尔菲神庙入口雕刻的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长项和短处,才不会因好高骛远而失落,也不会因暂时的逆境而沮丧。清楚了自己的能力,才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避免因为只顾瞭望天空,而被脚下的石头绊倒。才能真实地了解和确切地把握自己所处的位置、角色和能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角色定位,实现自我完善。才能自如地驾驭着轻与重,让人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