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体育课改文化

2010-12-29 00:00:00王子朴
体育教学 2010年6期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代表。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地域性文化,更是华夏文明中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主要内涵所在。中原文化丰富多彩,既有影响后世民族文化思想形成的圣贤文化、政治思想文化、英雄文化等,也有着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中医、农耕、商业、诗文、武术等文化。从中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来看,其实这里面还有一种新进的文化值得传颂,那就是它的教育文化,具体地说应该是具有中原文化特征的中原体育课改文化。如果说中原文化作为典型的华夏文化,其本身所具有的引领性、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发展性等特点,在近二十多年的河南体育课改进程中,同样体现的淋漓尽致。此次课改,似乎不过是近十年来学校教育领域的一轮轰轰烈烈的行动。然而,我们课改万里行调研采访小组来到中原大地时,令人惊喜地发现,这片古老的土地,却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着引领般意义的新课标在实施了;包括中央7号文件颁布后,河南作为第二家发布实施方案的地区更是具有着引领价值。所谓引领性,长期以来,中原文化都以其文化理想引领着东方文明的进程。不仅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建设的美好理想,而且对于我们今天进行道德建设、人格完善,对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仍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中原文化总的说来,其特质就是传统中继承,继承中发展。此次课改万里行走访河南郑州、开封和洛阳三地,这三地不可谓不传统,同时又不可谓不发展。百年名校开封高中其历史悠久足以让今天包括许多高校在内的学校望其项背,其学校体育历史上就曾经有过许多跳伞、射击、摩托车等类似今天军事体育项目让老校友至今津津乐道。而今在学生体质成为重要话题时,依然有着老校长那句“三千米跑拿不下,将来如何走天下”的豪言壮志。洛阳洛龙区大课间活动,已然不再是一般层面的课间体育活动,完全是一种集文化、学科、运动于一体的行为艺术,此时你已无法辨别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的体育课改与文化之辩证关系。世界文明史上有个重要的两河文化,即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苏美尔文明,它之于世界文明的地位和价值甚至要早于和高于古代的四大文明。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也离不开两河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而其中的黄河文化应该是最典型的华夏文化,按照地域它虽然包括了秦晋、燕赵、中原和齐鲁等文化,但应该来说地处中原的大河文化孕育着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我们今天应该把握的就是这条大河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继承和变迁。中原体育课改其实带给我们就是这样的文化思考和借鉴价值。河南之于中国,犹如中国之于世界;河南人民之于中国人,亦如中华民族之于世界。走过河南这块土地之后,深入了解河南教育课改的历史、现状之后,更感到这个历史厚重的教育大省,其课改在中国的地位、影响也然如此。提出中原体育课改文化,其希翼更在这种文化继承中发扬,轮回中发展,在中原文化传统中赋予新世纪的内涵,让其发挥更大的价值予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