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的福音传教士
斯蒂芬·科维是美国管理学界的权威。他最为成功地运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洞察力激励管理者(和许多其他类型的读者),提高他们的工作业绩,改变他们的生活。
科维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他的思想在整个世界所引起的非凡反响同他的思想本身一样重要。他的著作《高效率者七习惯》(The Seven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出版于1989年,已经销售1000万册,赢得了无数读者,其读者范围从不公开暴露身份的个人到全球性公司。科维已经使人们广泛地感觉到有必要相信:物质上的成就建立在人们可清楚理解的、可传达的个人道德原则的基础之上。他的教导反映了他作为虔诚的摩门教徒的基督教信念——以实践性为基础,就像他自己的职业一样。
作为一位强有力的演讲者,科维通过讨论会、顾问工作、许多媒体和他自己的跨国组织——目前的富兰克林科维有限公司(FranklinCovey,Inc.)传播他的观念。但所有这些活动的核心是《七习惯》。该书的核心观点是:个人是一种道德存在物,他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无私的自助是通向非凡成功的道路。
大师小传
斯蒂芬·R.科维(stephen R.Coyey)1932年出生于犹他州的摩门教徒世家。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学术界。他拥有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和位于犹他州摩门教心脏地带的布里恩扬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BYU)的博士学位,并作为一名教授在布里恩扬大学讲授组织行为学。MBA的经历不仅给他的教学带来了可靠的商务背景,同时还培养了有价值的技巧。在布里恩扬大学的带有商业色彩但却是神权式的环境下,他表现出相当的组织才能,扮演了大学关系的指导者和校长助手角色。目前的布里恩扬大学校长,梅里尔·J.贝特曼(MelTi]l J.Bate-man)同样是摩门教徒两重性的一个例证。他曾经是玛斯(Mars)公司的总经理,还做过许多其他事情,同时又是摩门教派的首席主教。摩门教信仰的激励
摩门教对科维的经历和思想有巨大影响。首先,人们很容易看出摩门教规“十三条基本信念”和科维在其一鸣惊人的《高效率者七习惯》(1989)中所阐述的“七习惯”之间的关系。摩门教义必定是科维的这个信念的源泉:存在基本的、无可争议的诸原则,而且这些原则的数量是有限的。其中某些信念,如第十三条信念“我们相信诚实、忠诚、节制、仁慈、善良和施善于所有的人”,与科维自己有关个人的、人与人之间的和组织的效率的信条直接相关。
科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教育家之一。据他自己的说法,他的学生数以百万计。他经常引用中国哲学家老子的一些论述及其“永恒的箴言”:“给人一条鱼,你养活他一天;教人如何捕鱼,你养活他一辈子。”从教学中获得的知识使科维相信,人们能够彻底改善自己,只要他们理解如何进行改善。启蒙的声音
老子的智慧话语对科维的职业生涯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培养捕鱼人的教师,你将改进整个社会。”像他的福音派前辈一样,科维力图教导个人,以使他们的整个家庭、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都追随他们走上正义之路,就像圣·伊格内修斯·洛约拉(st.lgnatius Loyola)(西班牙教士,天主教耶稣会的创立者—泽注)及其耶稣会上一样,科维吸引了追随者,并创立了组织,这些追随者和组织能够比任何单个的人更为广泛地传播他的教导
在这里,他的商务能力和他的哈佛MBA学位被证明是名副其实的。科维离开布里恩扬大学,创立斯蒂芬·R.科维协会,实现了他对美国管理给以重要影响的雄心。科维和一些会员一道,使公司迅速发展,以致重要的世界性扩张成为可能。1984年,科维把他的商务活动纳入新的管理训练组织,该组织名为科维领导中心。13年后,该中心和以时间管理设计出名的富兰克林·奎斯特(Franklin Quest)公司合并,变成富兰克林科维公司,现在,科维是该公司的联合主席。
科维的合伙主席是海鲁姆·W.史密斯(Hyrmn W.Smith)。他们的公司是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公众公司,1997年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职员或“成员”逾4000人。有128个“富兰克林科维七习惯”零售店,大多在北美出售该公司的产品,在其他30多个国家亦有其踪迹。科维的著作被译为28种语言,当今福音主义者的教导已经传播到整个世界。富兰克林科维公司的成员每年培训超过75万人,售书150万册。
传播格言
富兰克林科维公司共有1500万册书在付印。其中最主要的是《高效率者七习惯》,该书出版于1989年,此时科维正值中年。当然,富兰克林科维公司的活动远不只是培训和售书。它设在犹他州洛基山的机构(科维和他的妻子就生活在那里),“授权”受训者把科维的原则及其在个人、组织和家庭中的运用传播到全世界。
实际上,科维所写的东西更多的是有关于家庭方面的,而不是有关商务方面的。《高效率家庭七习惯》(fhe Seven Habits nfHighly Ef-fective)(1998),像它的模型一样,已经产生了许多衍生物,从《七习惯家庭杂志》(The Seven Habits FamamJoumal)(1998)到《平衡工作和家庭》(Balanoing Work and Famib)(1998)。对家庭及其何时何地的信仰是摩门教的基本教义。在科维的工作中,这种信念不仅出现在他的有关家庭的著作中,而且还出现在他的一般哲学中。然而,尽管有其非常实质性的个人和伦理内容,但科维毫不怀疑他的主要的非家庭方面著作肯定是“商务性著作”。
事实上,福音派教义完全是商务式的。对商业的强调说明了富兰克林科维公司何以能够吸引美国营业额最大的100家公司中82家和营业额排名前500位的公司中的2/3成为它的客户。同时,公司的委托人包括许多规模小得多的组织,接受富兰克林科维公司的咨询、个人培训和专项训练,它们还能够派人到公司在300多个城市的训练基地进行指导,这些基地在北美和其他国家都有。此外,还有超过7000家的“特许顾客便利机构”(licensed client facilitators],其任务是教授富兰克林科维公司的必修课程。
科维在管理中所激发的兴趣实际上是注重实效。正如他在《高效率者七习惯》中所说的,“促使个人、组织和家庭变得更加有效率”,满足了公司从自我激发的职员那里获得更高生产率的要求。科维的管理风格是:不仅力图通过意见一致的计划和目的,而且力图通过个人的发展调整个人和公司的目标。在管理专家中,只有科维把私德和公德看做是完全相同的。
其他专家要么倾向专注于改善个人,要么倾向专注于改善组织。科维把个人和组织看做是不可分离的,而他自己在商业上的成功支持了他的论证。正如富兰克林科维公司使它的创立者获得了公司经理人教师的资格,他的家庭生活为他在家庭管理事务方面的权威提供了证明。科维和他的妻子桑德拉(sandra)有九个孩子,他对这方面的成就更为看重,自豪地把他自己描绘为“丈夫、父亲和祖父”。家庭成员
斯蒂芬·科维从他的家庭和婚姻经验中获得许多灵感,他在国际商务社团中赢得了许多热心的读者。
成就哲学
撇开孩子的分娩和抚养不谈,科维如此成功信奉的原则通常与精神生活密切相关。但是科维对以前令人失望的儿子所取得的进步(见后文中“发现性格伦理学”)的自豪和喜悦建立在物质性成就基础之上,这种成就能够把任何有进取心的、过分认同的、纯世俗的父亲引向自负。因此,在科维改变了他为人父母的战术和策略之后(这种改变体现在“七习惯”哲学中),那个未能发挥潜力的男孩“被推上了学生领导的位置,被培养为全国运动员,而且开始拿A级成绩单回家”。科维推断道,哲学的改变对年轻的科维起到如此良好的作用,这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希望:你能够对你自己保持真诚,并且还能获得你所想要的东西。
更可喜的是,善和成功相辅相成。他从培养儿子的经验中获得的另一个教益是:家庭是更加广泛的适用智慧的源泉。科维在书中大量使用他从教养孩子和他同妻子的关系中获得的其他逸事,而相对较少使用从商务活动中选出的事例。来自智慧的收益
把家庭活动实践中得出的真知卓见运用到大的组织,是科维思想和实践的核心。他的著述和商业活动已经把这些观念传播到纯粹的世俗环境之中,而且也给科维本人带来了卓越的商业成果。摩门教徒既准备侍奉上帝,又要挣钱,这对他来说很合适。摩门教徒确实没有看到冲突:真诚地侍奉上帝,你的生意也将成功。
科维自己的职业尽管为宗教所激励,但已经赢得许多世俗的声望。1996年,他被《时代》(Tune)杂志确定为最有影响的25个美国人之一。同年,他被《销售和市场管理》(Sales and Marketing Managcment)杂志评为25位杰出人物之一。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科维在管理专家行列中很少有同辈,而作为一个传教者,也没有多少人能与他的成功相比。把自己的东西付诸实践,科维已经取得了成功。至少对一些人来说,《七习惯》确实非常有用。
1 建立基本效率
●保证金蛋长期生产的重要性
●为什么基本的、持久的原则与你性格的结合会导致真正的个人成功和商业成功?
●你能够自由选择如何对刺激作出反应,应该利用这种自由
●使人高效率工作的七个习惯
●培养从依赖到独立而后相互依赖的七个习惯
●如何获得产量和生产能力之间的合理平衡
斯蒂芬·科维的基本思想简单而有力。他相信“高效率生活的基本原则是存在的……当人们学会这些原则并把这些原则和他们的基本性格结合在一起时,他们就一定能够感受到真正的成功和持久的幸福”。
科维把这条指导原则称为“性格伦理学”(the CharacterEthic),这种教导的基础是“人类领域中的自然规律,这种规律是真实的、不变的、无可争议的,恰如物理领域中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科维把这个陈述看做是“客观实在”,“在整个历史期间”,自然规律“被编织进每个文明社会的结构”。它们是“构成每个家庭和组织长期繁荣昌盛的根基”。性格和个性相对
科维把性格伦理学和他所谓的“个性伦理学”(the Personality Ethlc]区分开来,后者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观念。对这个观念他并没有什么清晰而又简明的界定。与性格伦理学“以原则为核心”的哲学不同,个性伦理学仅仅关注实用性。它包括“改变外在表现和行为”的一切努力,着重于“外表”。科维并不认为这种努力一律是无效的。相反,个性伦理学的某些因素——包括“个性发展、交流技巧训练,以及影响力和决断力方面的教育”——都是有益的,“实际上,它们有时甚至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但科维却把包含在这种伦理学中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也看做是次要的,而“这些特性本身在长期的关系中没有永久的价值”。
另外,一味追求短期成功只能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论证道:“如果不存在深刻的真诚和基本的性格力量,生活的挑战将会使真正的动机表面化,而人际关系的失败将取代短期的成功。”对科维来说,服从自然规律的价值是不容争议的:
引导人类行为的自然法则被证明为具有持久的、永恒的价值……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容争议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显而易见的真理。
科维的性格伦理学与基督教思想密切相关。但他否认他的思想是“深奥的、神秘的或宗教式的”。他断言,尽管这些观念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任何特定的信仰或宗教(包括我自己的信仰或我信仰的宗教)所独有的”,但它们都在“大多数重要的、持久的宗教,以及在持久的社会哲学和伦理体系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以原则为核心的生活的本质是:倾听良心的呼唤,并按照良心的指示生活。为什么呢?因为在影响我们选择的一切因素中,良心总是指向真实的要素。”
——《重要的事情先做》FirstThingsFirst.19941
改变性格
科维不同意大多数心理学家的观点,他论证说,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同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一样,都是可能的。当然,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显然,忠诚、节制,公正或勤劳是有关行为的。人们在多大程度上以这些有价值的方式行事,受制于他们的个性,而科学家们会说,个性是由遗传倾向、经历、本性和教养造就的。
科维不接受这种思想——像俄国心理学家伊凡·巴浦洛夫(IvanPavlov)(1849--1936)所研究的那些著名的狗一样,男人和女人被限定“以特殊的方式对特殊的刺激作出反应”。相反,他认为,人类有独特的能力:“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裂缝对科维的思想来说是个关键。通过独立意志的运作,人们能够按照他们的自我意识行动,能够“不受一切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能够利用想象,并能够遵循良心的启发。科维把良心定义为“对正确和错误的深刻的内在意识,对支配我们行为的原则的深刻的内在意识”。从这种哲学观看,科维所支持的品性并不同时为遗传倾向和经验所限制。这个观点就是他所说的“样式”(paradigrn)——“我们依据知觉、理解、解释……‘看’世界的方式”。科维说,“我们在头脑中有许多许多地图”,这些地图通常可区分为“有关事物实际怎样的地图和有关事物应该怎样、价值如何的地图”。这些地图的存在实际上是有条件的。但科维说,改变了样式、改变了地图,你也就改变了态度、行为和关系。来自好莱坞的洞察
塞西尔·德米尔(cecfl B.DeMille,1881-1959,美国电影制片人,在制作他的巨作《摩西十戒》期间评论道:“我们不可能打破规律。如果我们反对规律,那我们只能毁灭自己。
转换样式
转换样式是科维教导的实质,也是他的魅力所在。人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集体,总有他们自然希望加以解决的问题,他们想成为更好的配偶、更好的父母、更好的职员、更好的雇主等等。科维教导说,“我们看问题的方式是一个问题”。例如,在平淡的婚姻中,丈夫可能希望“某本新书、某个研讨会”会增进妻子的理解。“或许,它是无效的,而唯有一种新的关系才能提供我所需要的爱情”。科维强烈要求一种新的看法:
但是,可能不是出在我的配偶身上?我能够容忍我配偶的弱点吗?对于我的配偶、对于婚姻、对于爱情实际上是什么,我有某种基本的样式吗?
这些质问无论是否有效,但它们与商务管理有什么关系呢?科维把《七习惯》列入“商务著作”之列,他是如何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呢?他的回答是,对个人和个人之间的有效性的“由内而外”的处理——从内在心理和精神到外在关系——既可运用于生活的公共方面,又可运用于生活的私人方面。确切地说,“私人胜利先于公共胜利”。科维主张双赢(Win/Win)交易:如果你想在工作中更加自由,更有活动余地,你就要通过私人胜利赢得它们——“成为更加负责、更加有用、有更多贡献的职员”。
七个习惯在架设私人胜利和公共胜利的桥梁方面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或者说,在连接性格伦理学和有效性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们是:
■主动超前
■以心中的目标为起点
■重要的事情先做
■以双赢方式考虑问题
■先努力理解别人……而后被别人理解
■协同配合
■磨锐锯齿
实际上,很多作家(无论是宣传性格伦理学还是宣传个性伦理学),都已或多或少地提出了其中的某些观点。很久以来,人们就被要求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去构想目标,去按主次排列,去寻求相互帮助,去通过倾听学习,去创造超过部分的整体价值,去训练他们的才智和能力(“磨锐锯齿”)。但为何科维把这些戒律称为“习惯”呢?
他遵循众所周知的管理学表达方式,把“习惯”(habit)定义为:知道做什么,知道如何去做,而且实际上把它付诸行动(这是困难的部分)。科维把这种表达方式改写为“知识是理论样式,即知道做什么和为什么做。技能是如何去做。愿望是动机,即去做的欲求”。在科维看来,七个习惯伴随十分重要的个人发展,反映了人从幼年期的依赖到独立,而随着“我们不断的成长和逐渐成熟”,我们会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一切的本质是相互依赖”,包括人的生活和商务管理。
“如果你想以重要的方式改造——我的意思是急剧的、革命的、转型的方式——如果你想获得重大的提高(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组织),那就改变你的参照框架。”
——《以原则为核心的领导》(Principl e-centered Leadership,1990]
成熟的连续体
沿着这条发展路径,前三个习惯依次展开,由此获得一个私人胜利,把个人由依赖带向独立。公共胜利则通过依次采纳后四个习惯而获得,这种胜利引导人们相互依赖和获得持续的自我发展。科维把这条发展路径描述为成熟的连续体。他极力宣称道:
七个习惯并不是一系列独立的或零碎的信条。它们与自然的生长规律相一致,它们为个人和个人之间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条增长的、有序的、高度完整的道路。
这个主张并不仅仅是令人惊异的自负声明。由于七个习惯建立在持久的普遍原则基础上,科维写道:“它们使最大的长期效益成为可能。”这种概括的论述听起来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因此科维就把它进一步分层,使之更加具体,但同样彻底。它们把习惯看做是通向效率的高速公路;它们指示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使机会最大化;另外,你能够“不断学习,综合其他原则,取得无限的发展”。形成性格的习惯
科维认为,一旦七个习惯“成为个人性格的基础”,巨大的利益将随之而至。换句话说,依主次程序安排你的时间不仅仅是高效率行为的一个范例,它还是你的伦理存在的基础。因此,他完全改变了通常的性格概念。通常的性格概念坚持认为,好的性格在好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而在科维看来,好的行为造就了好的性格。他相信,在实际事务中,为了获得好的结果,他所选择的良好行为(或确切地说是高效行为)的七个特别的要素都是你所需要的。表现得更好,你将做得更好。雇主因此学会更好地对待员工,以便能与想更好地工作的员工达成共识。这种教导展现了乐观主义。科维坚定地信赖人们的改进能力,为他们的彼此利益共同工作的能力,以及扫除许多阻止组织和在组织中工作的人充分实现其潜能的障碍的能为。
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平衡
科维决不是看不见这些障碍或无视它们的重要性。但是,在《七习惯》中,他把其中的一种障碍提升到所有其他障碍之上,这就是产量和生产能力的不平衡。在这里,他把他的重心从家庭和自我转向组织和组织者。他通常从个人论证到组织(如从父母关系到商务),而在这个部分,他从商务论证到个人。
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平衡是人们很容易理解的固有概念,这个概念对一切高效率管理来说都是基本的。决定性力量不是伦理的,而是经济的。如果你竭尽全力地开动机器,它将会崩渍,而生产也就随之停止。无论如何,使机器适当运转,使它有预防性的保养时间,你就能使机器的生命最优化,因此也就使其产量最优化。像许多管理原则一样,这个原则也是一种常识,《七习惯》借助来自伊索(古希腊伟大的常识真理大师,寓言作家)的一则故事,来说明这个永恒的真理。
伊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农夫,有幸得到一只下金蛋的鹅,为了更快地取到金蛋,他杀死了那只鹅,因此永远失去了金蛋的供给。科维表明,无论资产是物质上的、资金上的或人力上的,这种沉迷于结果的贪婪忽视了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平衡,导致了低效率,并常常会导致彻底的失败。物质资产[机器)可能变得无法修复,金融资产你用于购买机器的资本)将会消失,除非机器的产出值超过了资本的成本。以最低的雇佣成本驱使人力资产获得最高的产出,士气低落的人们将会使你的目标化为泡影。
科维的明确结论是,单单以结果(即单单以金蛋的产量)衡量效率的经理人是错误的。真正的效率是“两种东西的函数,即所生产的东西和生产性资产或生产能力的函数”。只在乎结果可能是极度反生产性的,可怕的事例每天都会出现在金融专栏上。失去信任的公司似乎经常会遭受某种突然的灾难。实际上,在继续报道表面良好业绩的同时,由于忽视了职员、或顾客、或投资、或创新(也许这四个因素都被忽视),它们在许多年里已经逐渐杀死了金鹅。
短期成功
为了短期成功而给部门经理施加压力通常伴随着这种衰弱过程,并具有同样的反生产性后果。科维举例说明了这种后果,他描绘了一个急切地想取悦上司的经理:他拼命提高产量,没有停工期,没有机器的维修期。“他使机器日夜运转。产量非凡,成本很低,利润急剧上升。在很短时间内,他得以提升。”
尽管该经理的继任者投入巨资以弥补被忽视的维修和保养,但“成本急剧上升,利润猛降”。当然,新任者由于失去“金蛋”而受到责备,但离任的经理是真正的作恶者,用科维的话说,他“将资产换成了现金”。会计体制同样有漏洞:它“只报告单位产量、成本和利润”。在缺乏有关生产能力信息的情况下,有效的管理能够使人看得更远些,但这也仅仅是暂时的。最终,现实会表现出自己的权威。
科维重复了已被广泛接受的研究,这种研究确证了常识预期,即与价格相对应的质量的下降会导致顾客的流失。顾客对产品价值的考虑与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能力息息相关。降低价值,你就减少了你的销售能力(科维引证了一个饭店业主在特色菜蛤肉杂烩中掺水的事例),因此,店主的欺诈行为不仅是坏的伦理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坏的经商做法。科维建立了性格和效率之间的必然联系。
在涉及雇员时,科维的论证同样是强有力的。他论证道,雇员是市场买卖均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他们和顾客打交道,因而与销售能力直接相关。“生产能力原则总是要求善待雇员,恰如你想让他们善待你最好的顾客一样”。效益最大化生产
汽车制造中的生产能力由于机器的使用而大大增长。但必须考虑产量和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以免机器超负荷运转南损坏。
长期收益
科维并没有多考虑这个与通常见解相对立的论调:牺牲利润(例如,雇员培训费用和福利花费)使利润增长(通过提高雇员和顾客的满足感,因此提高了销售量)。他简单地评论道,现时的利润——“短期的盈亏”——是重要的,“但并不十分重要”。这就提出了平衡如何产生以及在哪里产生这个明显的问题。科维承认,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予以回答。相反——
保持产量和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即保持金蛋(产量)与鹅的健康和福利(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通常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他的理由是,如果你总是把平衡原则记在心里,它就像一座“灯塔”一样,指引你走向最优效率的目的地。在《高效率者七习惯》中,科维把它称为“效率的本质”,并且宣称:“我们能够运用它或反对它,但它确实存在……它是七习惯作为基础的界定和样式。”
普遍性的收益
按照科维的观点,通过采纳一些容易表达和容易理解的行为原则,任何人都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并进而使之高效。无论你的遗传基因如何,无论你的生活环境如何,你都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并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雇员和管理者(决非巧合)。他强调,这不是一种快速的定位,而是一个很容易遵循的持续自我提高方案。这个方案的益处决不会停止,而只会增长。在这里,我们投入的是精神,而收益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并且是普遍性的。付诸实践的理念
●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
●对你的性格和行为负全部责任。
●必须明白,你看问题的方式往往存在问题。
●运用“由内而外”的效率路径,从私人胜利走向公共成功。
●必须记住,效率是产量和生产能力二者的函数。
●要因为短期结果施加压力,因而付出了长期的代价。
●不断的自我提高取代快速的定位。
发现性格伦理学
斯蒂芬·科维清楚地知道他认识到个性伦理学和性格伦理学之间差别的关键性思想“获得成功”的时刻。他把这个时刻描绘为“人生经验中的最令人满意的经验之一”。
对科维来说,该时刻的来临根植于他的家庭,他的一个儿子在学校中表现不佳,在学业方面,社会方面和运动方面(尤其是在棒球运动方面)都是如此,科维和他的妻子尽其所能地鼓励这个儿子去改进这种状况。
作为鼓励的证据,科维谈到的一个例子是棒球,而不是作业。“我们力图用积极的心理倾向技巧使他兴奋起来。”他们过于着急的训练失败了。“我们的儿子会哭泣,并坚持说他从来就不能打好,而且他根本就不喜欢棒球”父母的辅导(“我们似乎什么也帮不上,而且我们确实为此担忧”)恰好和两月一次的授课重合,在这些课程上,科维给IBM的经理们教授沟通和参与的技巧,这是他们培训计划的一部分。
这种教学使他明白了知觉过程。他的有关预期理论和自我实现预言的著作描述了“知觉对我们的深刻影响”。科维逐渐认识到,知觉影响了他们对待儿子的态度。“当我们诚实地检查我们最深刻的感觉时,我们认识到我们的知觉是:他基本上是不能胜任的,在某种程度上是落后的。”此时,第三种因素碰巧开始起作用。
有原则的方式
科维一直在“对1776年以来美国出版的成功的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研究”。他发现,前150年的文学作品非常关注作为成功基础的话原则——像正直、谦逊、忠诚、节制、勇敢、正义、耐心、勤劳、单纯,诚实和推己及人的箴言(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1等等。这些都是它的性格伦理学所珍视的品性。后50年的文学作品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而按照科维的观点,它们并非变得更好。许多作品是肤浅的,导致了科维所谓的个性伦理学:“成功更多地变成了个性的函数,变成了公众偶像的函数,变成了态度和行为的函数,变成了润滑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技巧和方法。”
在他们对待儿子的努力中,科维一家一直遵循对前者的“基本信赖”:“快速的定位影响了方法,能力策略、沟通技巧和积极的态度。”儿子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同时又是父母的问题。科维一家决定采纳基本上切合实际的态度:“我们决定放松,让他逐渐抛弃他的方式,并让他自己的个性出现。”让他“以自己的步伐和速度进行”,最后,儿子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包括学习表现、社会关系和运动——他以前在这些领域的表现是不合格的。对于父亲来说,这是一个“显灵”的时刻。
“……我们开始按照他自己的个性来看待我们的儿子。我们从中看到一层又一层的潜能。这些潜能将以他自己的步伐实现。”
——《高效率者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