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2010-12-29 00:00:00沈应仙
会计之友 2010年34期


  【摘要】 文章通过对校内代理记账公司,承接代理记账业务或引进校外记账公司的业务等创造真实的业务环境,提供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真账岗位实训这一方式的分析,试图对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真账实训”的教学模式作一探索,以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培养出深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真账实训; 代理记账; 教学模式
  
  专业实训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实训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决定了高职院校能否向社会输送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由于受财务部门实际工作环境和商业机密等因素制约,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具有特殊性:通常情况下,各实习单位(基地)每次接受实习学生的数量有限;实习单位(实训基地)不愿意让学生过多的接触单位的实际财务资料,往往只安排做一些最基础的财务工作,诸如账簿装订、不能涉及会计本质内涵的操作训练,使会计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其他专业可普遍采用的校外顶岗实习方式在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运作时具有极大的限制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内模拟实训,虽然具有仿真性可弥补校外实训的某些不足,但模拟实训中所提供的具体会计环境,会计的职业判断力体现不够,各种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给定的,没有给学生锻炼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因此,如何科学设计和合理组织校内实训教学环节,探索一种新型的实训模式,来弥补校外实训由于会计职业特性所带来的缺陷和校内实训的模拟缺陷,让学生真正获得会计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作一探讨。
  
  一、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工学结合模式的基本操作方法主要是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合作形式,注重质量管理、过程管理,这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学科教育的本质所在。为满足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去认识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强化实用性和职业性,构建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切实有效的会计实训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职会计人才。
  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就是基于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以企业真实账务流程、实际业务票据等全真资料为基础,通过手工账、电脑账、纳税申报三大模块既相互独立又全面系统的全真操作,让学生接受实际岗位上的会计工作操作,实现真实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具有高职业素养、高岗位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的一种新型模式。
  
  二、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校内“真账实训”模式强调的是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以高素质教师和科学的教学安排为保障,以真实会计主体为实训对象。要求在会计教学中树立重视实训的思想,把实训与能力提高贯彻到整个理论教学过程;同时通过对某一中小型企业一个会计期间整个会计循环过程的实务操作,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一是熟悉会计各核算环节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二是较全面地掌握会计操作技能;三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目前高职教育所要求的、与素质教育的方针相符合。
  
  三、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实施的条件和操作策略
  
  我们学院会计专业于2009年成立了代理记账公司,由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公司兼职员工,采用多种形式和企业联系,承接了一些代理记账业务,并经过紧密型校企合作代理记账公司的指导,在实训指导师的带领下在几个班学生中轮流实务操作,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方式方法。
  (一)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实施的条件
  要做好“真账实训”的教学工作,必须具备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条件。
  1.硬件建设方面,我们学院是通过两条途径创造真实的会计环境:一是在校内注册代理记账公司——××财务咨询公司,这是实施“真账实训”教学模式的关键条件。真正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必须“真刀实枪”,它需要学院有自己的实际会计公司,这个“公司”可大可小,业务可多可少;既可以是盈利的,也可以是学校补助的,关键是真实的公司化运作,有真实的企业会计业务;二是引进社会上成熟的代理记账公司(杭州××公司)的业务,与他们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生产性的实训基地,把每个月的账带到课堂,把典型的企业经济业务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真正零距离接触会计岗位的工作。
  2.师资方面,我们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直接从代理记账公司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主管或会计师来校承担实训课程;二是校内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选送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校外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岗位挂职锻炼方式培养,校内“双师型”教师既是实训指导老师又是校内代理记账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3.实训的真实资料条件,一是由有代理记账公司提供代理企业每个月的会计原始资料;二是配置会计代理记账版软件;三是有纳税申报的网络环境。
  (二)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操作策略
  代理记账业务的会计主体虽然是小企业,但麻雀虽小却五脏齐全。从取得原始凭证并审核、到做记账凭证、登账、纳税申报、编制报表每个环节都不缺少,可以满足学生全面掌握技能的教学需要。教学模式设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手工账操作方面:在有相对独立空间的实训室分组进行,让学生分组并确定主管、会计、出纳,一般3-4人一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会计主体一个月的账目。首先登记某会计主体月初余额,认识分析原始凭证,然后原始凭证分类粘贴,制作记账凭证,登记手工账,直到编制报表的循环。整个过程必须在实训指导师的严格指导下完成,同时在教学过程融入职业道德教育。
  2.电算化账操作方面:实训室专门配置A9等简易的代理记账版软件,在完成手工操作循环后,首先进行余额初始化,把手工的记账凭证输入到代理记账版软件,完成记账凭证的录入,通过登账,自动生成报表,将手工账和电算化账衔接起来。这一实训让学生深刻体验会计电算化的准确高效,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信心,增添了学习的成就感。
  3.纳税申报方面:考虑到实时扣税的特殊性,纳税环节由代理记账公司指导老师把关演示讲解,在纳税申报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只做模拟。
  4.教学手段方面: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手工会计账务处理基础上,利用手工账务处理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5.使用范围方面:在完成会计专业《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后,为强化技能培养开设此课程;或以《小企业会计实务操作》课开设;或作为阶段性的实训教学。
  6.真账实训的考核: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制定实训成绩评定标准,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等。完成该项目后,由专职实训指导师验收把关,对学生的凭证制作、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分块考核,并进行综合鉴定。
  
  四、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校内成立代理记账公司真账实训。业务的开拓上通过教师股东的资源,或通过校企合作单位的帮助,承接典型单位的记账业务,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小规模纳税企业;有商贸企业,生产性企业等。真账实训操作上考虑到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学生分组轮流必须在指导老师的严格指导下完成手工和电算化操作。并且要求学生按企业员工标准,严格遵守企业的基本制度、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财经纪律。
  二是将校外代理记账公司的业务引入课堂。师资上,代理记账公司的会计师或财务主管聘请为本院的兼职教师;实训业务上,可以用以前已经发生的典型企业的典型业务,完成一个月的实训操作;时间安排上,集中实训一周,有集中讲解有分组操作。
  总之,我们通过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架起沟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培养出深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付强.高职会计专业技能单项化课程实训平台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0(3):45-46.
  [2] 张利.高职会计综合实训开发与设想[J].北方经贸,2010(4):147-148.
  [3] 阳桃久.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新构想[J].知识经济,2010(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