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效应,富人算盘,其实就是太美最大的秘密。”
靠着服务富人、利用富人的“文化+梦想”的商业模式,太美成立三个月便实现赢利,两年时间营业额过亿。
几个大腕一场戏
两年前,胡恃珲与郭明、梁冬三个“心有戚戚焉”的男人走到了一起,创办这家名叫“太美”的全球主题旅行俱乐部,而在此之前,他们都不能说不成功。
胡恃珲,投资高手,曾掌控过多家公司上市;郭明,旅游业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梁冬,原百度副总裁,曾经的凤凰“名嘴”。这三个在各自领域风光无限的中年男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酷爱旅游,他们都想在辽阔无边的自然大美中追逐自由,设计自己“太美”的人生记忆,于是便有了“太美”。
随着万通的冯仑、阿里巴巴的马云、汉能投资的陈宏、腾迅创始人之一的曾李青等大腕纷纷成为太美投资团队中的一员,人们更加好奇这家公司。
“如果公司与你的消费者形成了一个共有的体系,那么你的力量就会很强大。”这是胡恃珲在不同场合经常说的一句话,言外之意,跟众多大腕们捆绑后,能量会呈几何级提升。投资太美之后,冯仑经常会把这家“小有意思”的公司挂在嘴上,和夫人的那次迪拜之行,同行的其他6人也都是地产界的领头人。
去年春节,冯仑又跟太美发起了“南极腹地之旅”——20人,团费20万。后来报名人数已经超过限定人数,胡恃珲不得不花精力挑选出了“最佳阵容”,“简单说来,就是这个小团体里不可能把做手机的老大老二放在一起,但是会把做手机和做移动的放在一起,希望通过搭配组合使行程更有趣。”
从“俱”到“聚”
很多时候,太美就通过对参与者如此精心的策划和安排,让旅行赋予了更多的社交功能和商务价值,比如促成生意,比如通过对旅行主题设计让更多有共同志趣的人一起出行。每一次出行之前,太美都会让报名者填写复杂的表格,涉及对旅行的期望,自己的各方面爱好等,然后再通过这些进行选择和搭配,尽量把那种能创造共同话题、有共同爱好的人放在一起。
在胡恃珲看来,这就是太美跟其它旅行社的最大区别——太美关心消费者“和谁旅游”远比路上吃什么来得重要,一场旅行下来,大家不仅成为朋友,还很有可能成为生意上的伙伴。这种俱乐部式的主题旅游,让参与者有种“人以群分”的自然好感。对他们来说,这种旅游更像是趣味相投的一帮人在搞一个移动的沙龙。这就是胡恃珲所说的“和谁旅游”比“要比去哪里游、住什么酒店、玩哪些景点”更加重要。
无论是主题旅游俱乐部还是太美所谓的“聚乐部”,所做的无非就是把一些层次相当的精英聚在一起的艺术。不过,“聚”与“俱”一字之差,却在商业模式和思维逻辑上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赚富人的钱
那一次南极之行,新浪资深副总裁王滨一直回味无穷:“我们进南极的破冰船非常好,有咖啡厅、健身房,还有桑拿室,白天可以登上南极大陆探险,去看帝企鹅,听船上的科研人员讲述南极的地理、历史,晚上就是开PARTY,印象最深的还是大年三十那晚,十几个人一起做菜、包饺子、过除夕,那时的快乐是形而上的东西,无关金钱和利益。”
事实上,也只有这些不再在乎物质财富的人才有机会去追求有品质的快乐。
这也应了胡恃珲的说法,太美的目标客户是那些消费能力在中高端的“品质生活人群”,在太美的定义中他们会“游历不少国家,鉴赏能力也跃升了一个层次,内心中更渴望一种文化、精神上的交流,也希望对于全球的人文、自然了解得更多,欣赏得更多”。
关于这一点,作为太美投资者人的陈宏认识更深刻:“在中国这一波GDP增长中,越来越多韵人跻身财富阶层,高端消费市场已经形成,更多的精英人群能够参与到高质量的度假休闲消费中。”
“对于高端人群来说,度假的费用不是问题,他们关注的是度假的品质和旅伴的选择。”陈宏说。让这些富人不仅是太美的消费者,同时还成为太美生产者以及渠道和投资人,是胡恃珲更愿意看到的,因为通过这样一个经过精心编织的庞大关系网及富人效应,会让太美不用太高的成本就可以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利润机器。(摘自:《南都周刊》2009年10月29日编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