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农村人口总量众多,但人力资源素质有待提高,若能有效地开发和利佣农村人力资源,将对我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政府建立系统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将有效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能更好地提升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27-0127-01
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人力资源虽然数量丰富,但仅仅数量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已经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人力资源提升了质量水平,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远远达不到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迫切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需要;最后,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财富的增加越来越依靠提升人力资本来实现,农村人力资源丰富,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任务。
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2.1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受教育程度低,现代生产技术能力缺乏
农村人力资源主要指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农业劳动力5.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43%,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极其可贵的一种优势资源。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劳动力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VjQmr2T1OOPtfS+z4Ru3p6wJp7MrDH4HQDwIvb9V0Xg=仅占5.8%,初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8.04%,且青壮年农民中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十分匮乏。农村人力资源文化水平低、文化素质差,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严重滞后这一状况,已经影响到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基层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认识,无系统的计划和相应的组织体系
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认识,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面研究,更缺乏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人才培训无计划、盲目性以及人才使用脱节广泛存在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目前,我国迫切需要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工作和组织领导,按照市场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和创新原则,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基本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人力资源结构更加优化,人力资源效益更能得到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分布更为合理,专业人力资源队伍得到加强,乡土人才资源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
3.1 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我国农村教育普及度不高,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但农村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普通教育,还应推广专业技能教育。当前的经济发展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对普通体力劳动者的需求减少。因此农村教育多层次的构建不仅能实现对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多层次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能覆盖适龄人口的学习,还能为社会人口的再教育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
3.2 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素质不高的现状使得农村人力资源尚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农村适龄人口可以通过正规普通教育或专业技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而大量的已踏入社会的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就需要通过组织专业技能的培训来实现。农村人口的培训体系应建立在教育体系和人才市场信息中心协同合作的基础上,由专门的农村人力培训中心执行协调工作。
3.3 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库
政府为经过培训的农村人口建立人才档案,不仅能使农村人才市场组织农村人口外出工作提供符合条件的人选,减少重复培训的成本,而且还能为农村人口合理流动提供相应的培训证明,方便其外出工作。人才档案的建立还可以通过对培训农村人口的档案建设了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又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整合相关资源,从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人手,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中心、培训中心和人力资源库,充分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