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的教子经

2010-12-29 00:00:00
中华家教 2010年7期


  刘墉,号梦然,1949年生于台北,祖籍北京。画家、作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研究生、圣若望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学士,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
  刘轩,刘墉之子。1972年出生于台北。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朱丽叶音乐学院高才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曾任波士顿慈善教育机构citystep音乐指导及剑桥WHRB电台Ehythm95节目制作主持人。
  
  训练儿子学会“开口”
  
  刘墉在儿子刘轩还没有读完小学时就举家搬迁到了美国。刚到美国,刘轩因为语言不通。对父母依赖性强。他很怕和别人打交道。也没有朋友。整天郁郁寡欢,几乎变得自闭。
  刘墉看在眼里。就经常带刘轩去看电影。刘轩喜欢看电影,可又怕跟父亲一起去看。因为在路上,刘墉总问刘轩“现在几点钟?”每当刘轩回答不知道时,刘墉就会指着路边卖爆米花的、警察或其他形形色色的人让他过去询问时间。每当听到刘墉的“吩咐”,刘轩就特别紧张。舌头直打结。最初他以为是父亲总忘记带表。可有一次。却看到刘墉居然偷偷把表放进口袋。当他惊讶地指责刘墉时,刘墉笑着说:“我是要训练你放得开!如果口都开不了,怎么能成功?”刘轩恍然大悟,从此以后。逐步养成“融入社会”的习惯。
  为了锻炼刘轩的能力。刘墉常常让他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刘轩上初中时,有一天刘墉说要带他去迪斯尼乐园,但却要刘轩自己负责订机票、汽车、旅馆什么的。
  当时刘轩问他:“我怎么订?”
  “你可以打电话啊!”刘墉轻松地说。
  “电话机号?”刘轩又问。
  “自己查啊!”刘墉说。
  “查不到怎么办?”刘轩问。
  “那就不去!。,刘墉干脆地说。
  面对父亲的放手。刘轩最后只得鼓起勇气,自己打电话查询旅馆和租车公司的电话,十分钟后。事情居然解决了。………特殊的“零分”教育………
  刘轩上中学后。因为整天梦想着当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厌恶学习,所以成绩很糟糕,常常是雷打不动的“C”。
  刘墉终于忍不住找他谈话,“你的老师告诉我,你现在整天梦想着当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变得不爱学习了,对吗?”
  刘轩有点挑衅地说:“是的。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么大时成绩也很糟糕,还考过零分,现在不照样是世界顶级赛车手?”
  刘墉突然爽朗地笑了起来:“他考了零分,当了赛车手。可是。你从来就没有考过零分啊。每次都是‘C’!”
  刘墉的话让刘轩觉得他是在嘲笑自己。这让他感到受到了侮辱,“那么,你希望我考个零分给你看看吗?”
  “好啊。你这个主意很不错!那就让我们打个赌吧,你要是考了零分,那么以后你的学业一切自便,我绝不干涉;可是,你一天没有考到零分,你就,必须服从我的管理。按照我的规定去好好学习。如何?”他说完还和刘轩认真地击掌为盟。
  “但是。既然是‘考’,那就得遵守考试规则:试卷必须答完。不能一字不填交白卷,也不能留着题目不答,更不能离场逃脱,如果那样的话即视为违约。好不好?”刘墉又补充说。
  当时在刘轩看来要考零分还不简单。故意答错就可以了,便不假思索地答道:“没有问题!”
  可事实证明,想考零分并不容易。在随后的考试中。有些题目刘轩并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想故意答错都不行。按照约定答案又不能空着,只乱蒙一通,结果有些答案还蒙对了。考试成绩又是“c”,而不是“0”。
  当他沮丧地带着试卷回家,刘墉笑眯眯地提醒他。“咱们可是有约在先哦。如果你没有考到零分。你必须听从我的指挥和安排。”
  刘轩本以为刘墉会借此机会让他好好努力早日考到A。可谁知刘墉说:“现在。我拜托你早一天考到零分。或者说,你近期的学习目标是向零分冲刺!哪一天考到了零分,哪一天你就获得自由了!”
  当时刘轩错愕万分,没想到刘墉不仅没要求考A。还给了他补救的机会。“只要考到零分就获得自由”。刘轩觉得这总比要他考A更容易一些。
  很快又迎来了考试,可成绩仍是“c”!。接下来的考试中,刘轩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为了早日考到零分。他不由自主地开始努力学习,好有把握故意做错题目。可换句话说,有把握做错,就说明知道正确的答案。
  一年后。刘轩终于成功地考到了第一个零分!也就是说,试卷上的每一题他都能判断出哪个答案正确。哪个答案是错误的。
  当刘轩拿着零分的试卷回家,没想到刘墉却很高兴,还亲自下厨做了一桌菜。端起酒杯大声宣布:“刘轩。祝贺v8/iYsG4QLL043BrMvTrDA==你,终于考到了零分!有能力考到A的学生,才有本事考出零分。这个道理你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不过我是早就计划好了。你被我耍了,哈哈哈……”
  的确,刘墉抓住了刘轩的心理。知道硬要他去考A。只会让他更厌恶学习,便设了这么一个“赌局”,把考满分的要求换成考零分,让刘轩觉得容易接受得多。愿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并最终实现了目标。…………学习中文不忘本…………
  刘轩很小的时候,刘埔就教他认字。背诵唐诗。还教他认简体字。后来到了美国,刘墉特别强调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总遣着孩子学汉语。他对孩子说:“中国现在强盛了,你们应该感到自豪,走到哪儿都不能忘了根。”有一次。刘墉出国采访一个月。刚进家门,他不是把刘轩抱起来亲亲,而是喊:“儿子!过来!考考你老子交代的宇,背熟了没有?”
  就是在这种强势教育下。刘轩很小就会背几十首唐诗,会认好几百个汉字。为此报纸上还登过刘轩的新闻,可是刘墉一点也不得意。他说:“小时候背的不算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刘墉教儿子认字。是从认象形文字开始的,而且方法自有一套。因为刘墉学画,所以总是用图画的方式教:
  画一棵大树,除了中间的主干,上面左右伸出两根枝子,下面长出两条根。是“木”字。
  画一条横线,上面加一小竖,一小横,是“上”。下面加一小竖、一小点。是“下”。上下台在一起,是“卡”。
  又画一横线。上面加个太阳,是“旦”。
  太阳上、下加草,太阳落在草里,是“莫”。“莫”就是“暮”。
  后来,刘墉还教儿子读中国内地的“拼音系统”。他坚持说:“十几亿人用的工具。你不能不会用。”
  刚到美国的时候,刘轩正忙着应付英文,刘墉却要求他隔周交一篇中文作文。
  不仅如此,刘轩还要默写《桃花源记》和《岳阳楼记》这些古文。还要每个星期六去法拉盛区的“至善中文学校”上中文课。
  那时刘轩觉得英文写起来比中文方便省力。而且周围除了家里人。平时说的、听的、看到的都是英文。即使在中文学校,下课之后,也用英语交谈。便对学中文不感兴趣。
  刘墉看清了这一点,说“-人教之,十人咻之”,效果太差,不再让刘轩上中文学校,而是把他送到了一位有名的中文老师家。自从这位老师接手后,刘墉很少再管他的中文学习,只是。在跑步到树林和湖边的时候。他常要刘轩用中文形容风景。比如“粼粼”、“涟漪”、“潋滟”,都是这么学的。这样让刘轩自然地接受中文教育。不再是刻板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