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政治体制改革论述摘录

2010-12-29 00:00:00
人民论坛 2010年22期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1986年6月28日“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164页)
  
  政治体制改革涉及的问题很多,比经济体制改革复杂得多,难度也大得多。每一个措施都牵动成百万成千万人,所以每一个措施都要慎重、稳妥。要加深改革,步子要放快,但也要一步一步地走。(1987年邓小平会见日本二阶堂进一行时谈到)
  江泽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992年10月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
  
  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诬蔑我们“不要民主”,实际上他们要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是“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西方议会”那一套,目的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把广大人民群众排斥在民主之外,而由他们少数“精英”来统治。我们批判他们这些谬论,绝不是不要民主,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990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参加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党员负责同志会议上指出)
  胡锦涛: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如果把28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仅仅归因于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这显然是不全面的,也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事实是,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凡是对中国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也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2006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耶鲁大学斯普拉格礼堂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
  温家宝: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后,应当把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宪法和法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这是党在夺取政权与执政时期的最大区别。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2010年8月温家宝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指出)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性,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2010年8月温家宝在深圳考察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