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秉达
从科学理论体系的视角领悟列宁晚期思想的价值
●袁秉达
列宁1922年12月23日至1923年3月初口授并亲自审定的八篇文稿是一套完整的创新理论成果,其中所承载的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人们习惯称为列宁“晚期思想”,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构想。列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俄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创新勇气和探索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列宁;晚期思想;价值
列宁1922年12月23日至1923年3月初口授并亲自审定形成的八篇文稿,是他“最后的书信和文章”。人们习惯性称呼的列宁“晚期思想”,就是特指这八篇文稿中所承载的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思想精华,也是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人们对列宁最后八篇文稿的排序和归类,通常有两种方案:其一,尊重客观,顺从历史,严格按照列宁口授的时间顺序来排序;其二,按照文本类型来概括,称为五篇文章和三封信,或者统称八篇文稿。我们认为,从这些文稿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来看,列宁是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而不是部分看法发生改变,因而他的晚期思想既不是个别结论的改变,也不是星星点点和零零碎碎的“碎片化”成果,而是全面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同时,列宁强调,他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是“根本”性的改变,不是一般的表达与前人不同观点或者与过去的提法有所变化。因而列宁晚期思想是带有理论飞跃性质的重大突破,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在最后八篇文稿中,首次全面初步地提出并回答了关于不发达国家要不要、能不能和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记载了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实践经验、理论总结和规律性认识。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主张按照其理论内容的逻辑体例来排序,从中感悟列宁晚期思想蕴含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的高度统一的方法论特征。
列宁最后八篇文稿的理论框架和逻辑结构是:
(一)总论:《论我国革命》
针对有人责难十月革命“搞早了”、“搞糟了”,企图怀疑和否定俄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错误议论,列宁写了《论我国革命》,就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必然性及其符合规律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论证。该文是八篇文稿的“总论”,也是社会主义实践的起点,占据首要地位,起着统揽和“引领”作用。事实上,十月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建设的成就,已经足以证明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性、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论经济建设:《论合作社》
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提出了用合作社吸引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计划。他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联盟的条件下,在保证无产阶级对农民实行领导和国家掌握全部生产资料的条件下,有千百万农民群众参加的合作社,是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手段。他强调,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组织经济工作上面去了。
(三)论政治建设:《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和《关于使国家计划委员会具有立法职能》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这篇文章的中心是讲国家机关的改革问题,列宁指出:“我们的国家机关及其改善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远未解决同时又急待解决的问题。”[1]列宁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合理化建议。他要求经过改革以后,加强中央委员会的集体领导,加强工农联盟,阻止中央委员会的分裂。《宁可少些,但要好些》也是关于国家机构改革的文章。列宁的主要观点是:1.在改善国家问题上,不应当追求数量和急于求成。我们应该遵守一条规则:宁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高些。2.为了建立真正新机关,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机关,不应该舍不得时间,而应该花上许多年的时间。3.为了革新俄国的国家机关,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要检查。4.官僚主义不仅在苏维埃机关里有,而且在党的机关里也有。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清除官僚主义。《关于使国家计划委员会具有立法职能》的信,可以看作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思想的重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紧密结合。
(四)论文化建设:《日记摘录》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论述怎样提高俄国的无产阶级文化水平。要发展文化、提高文化水平,首先就要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使人民教师变成苏维埃制度的支柱,通过他们去争取农民,加强工农联盟;必须使整个国家预算首先去满足初级国民教育的需要;必须发展城乡的文化联系,城市工人要帮助农村居民。
(五)论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
列宁批评了斯大林等人的 “大俄罗斯主义”,强调多民族国家要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民族繁荣。从精神实质来看,列宁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角度,初步涉及了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
(六)论执政党建设:《给代表大会的信》
该信的内容主要涉及最高领导层的接班人选拔、党的领导机构的改革、党内的团结和统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政治领袖的素质等问题。
当然,各篇文稿中有时候论述经济建设会涉及文化工作与文化革命,论述政治建设也会带到经济问题,这种互相交叉的现象,恰恰说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是相互融通、辩证统一的整体。不言而喻,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全面性决定了理论创新成果的系统性。列宁 “最后的书信和文章”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全面系统地构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等理论与计划。从体系化角度理解八篇文稿的内容,能更深刻地感悟列宁晚期思想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进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与列宁主义的思想渊源。
任何重大理论的产生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在列宁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新阶段,出现了自由资本主义所没有的许多新特点,这就使他在时代特征、革命可能性、革命途径、建设道路等一系列问题上得出了和马克思、恩格斯当年不同的结论。列宁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获得成功的论断,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根据时代的深刻变化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发生了根本改变”,并且创造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俄国化进程,创立了列宁主义。
列宁“晚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只有把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系列改变放到特定的历史中去考察,才能深刻领会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根本改变”的实质和意义。
(一)原典社会主义认识的逻辑起点与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起点之差异,促使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视角发生根本转换
马克思、恩格斯以毕生的精力关注和研究欧洲资本主义历史进程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看成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上的崭新社会。虽然马克思晚年在其东方社会理论中,曾经论及俄国、印度和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变革和革命前途问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马克思、恩格斯是以英国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历史地、逻辑地概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但是,列宁缔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特点是 “文明的错序发展”,即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落后国家,利用革命暴力手段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先夺取政权,驱逐地主和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创造社会主义必备的物质基础。显然,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传统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与列宁首次缔造的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起点要求从现实社会主义角度重新审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以新的视角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二)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发展已经到了“一切都在于实践”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社会主义现实使列宁第一次得以用实践来验证并科学地认识和阐述社会主义
列宁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他强调,根据书本知识来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由于社会主义已成为现实,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再拘泥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和原则,而是尊重千百万群众的实践经验。他认为,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群众性的实践经验为列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和丰富的素材,为列宁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束缚,创造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契机。
(三)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失败,促使列宁及时提出新经济政策,形成对社会主义的新看法
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列宁受到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措施,试图直接过渡到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例如,1919年实行余粮征集制,1920年1月宣布撤销流通,货币逐步失去作用,市场没有了,全部农业人口享受国家的供给制。1920年10月至12月,国家一连颁布了四个法令,向全民免费发放食品、日用品,停止在通讯工具上的费用计算,免收房租和水电费。组建工人赤卫队接管银行,加速实现国有化进程,推行管理总局体制。实行义务劳动制,人人参加义务劳动。在严酷的战争时期,农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尚可忍受,但战争结束以后,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农民便开始不满了。当时,农村许多地方发生暴动,列宁请求农民再稍微忍耐一下,考虑用新的政策来代替。但是,还未等到1921年3月党的十大召开,就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暴乱,这意味着农民对余粮征集制的不满已到了相当极端的地步。列宁认为,这不仅仅是经济危机,而且是苏维埃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于是,列宁一面组织力量平息事件,一面在党的十大上提出以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实行新经济政策。十大就此作出决议,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四)澄清思想,消除迷惘,初步回答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
当年俄国在思想战线上流传一种极为错误的思潮,认为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搞社会主义,还没有达到发动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化水平。革命胜利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形势,对苏联产生了更大的威胁。当时苏联国内无产阶级不占人口的多数,国际上没有得到直接的援助,这是一个新的重大的课题,必须廓清迷雾,摒弃谬误,给予理论上的科学回答和深刻阐发。正是根据思想理论战线的紧迫要求,列宁的《论我国革命》和《论合作社》等重要文章和书信,深刻回答了俄国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初步回答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对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过去我们历来强调学习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列宁晚期理论创新的革命风范启示我们,只有学到第四层次 “领袖的革命风范”,才能见真本领、真精神,科学理论往往附丽于伟人的革命风范而更具魅力并彰显真理的光辉。列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创新勇气和探索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列宁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根本改变的方法论启示我们:处在伟大转折和历史变革时代,遇到本本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有矛盾时要坚持四个基本点:
(一)当马列本本与当代社会主义现实发生差异或者某些结论有所碰撞时,我们必须尊重实践,勇于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与社会主义现实发生诸多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这类碰撞时,我们既不能以现代眼光苛求于前人,也不能按传统社会主义的定论随意剪裁今天的现实。而必须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尊重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遵循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要本本,但是不要本本主义;如果本本与现实发生矛盾,我们宁可以现实突破本本,而不能以本本剪裁现实。
(二)当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以后,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点,应从革命转向建设、从一般转向特殊,深化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模式的认识
列宁根据新的实践最早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落后国家“开头容易,继续困难”,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开头困难,继续容易”的规律。在“直接过渡”失败后,列宁努力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新模式。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特殊模式的最初尝试。虽因列宁过早去世,未及定型,但列宁的思路十分清晰:社会主义发展不能只有一条道路、一个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列宁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重大突破。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必须总结中国经验、坚持中国道路、探索和创造中国模式。
(三)经济落后大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善于在破除对社会主义的误解和曲解中,积极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列宁经过深刻反思和实践检验之后,把过去对社会主义的误解、曲解和某些错误的做法根本改变了,对现实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等许多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和战略举措,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列宁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他能正视错误、承认错误,勇于修正错误,并藉纠错契机对传统社会主义进行深刻反思,冲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大胆提出社会主义新认识。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借鉴,也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只能从自己的经验和错误中学习。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在纠错中善于以否定式的思路,拓展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领域。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闭关锁国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等等。正是这些“不是”,排除了对社会主义的误解、曲解,然后才有社会主义本质论和道路论的重大突破。从列宁到邓小平,我们可以发现,通过纠错机制更新社会主义认识,创造新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当代社会主义认识变化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四)在全球化时代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改变,是伴随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必然历史现象,惟有站在新的时代高度不断突破和创新,才能使科学社会主义保持旺盛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
列宁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根本改变的创新思维,涉及面十分广泛,除了上述八篇文稿涉及的主要内容之外,列宁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经济落后国家只有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科学技术成果,并且大胆借鉴和利用西方发达国家一切文明成果,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等论断和实现共产主义电气化战略等设想。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它在本质上是开放的体系,发展的真理,它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自然历史过程,并且始终在实践中拓展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寻求认识上的突破和创新。处在伟大历史转折和深刻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立足当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社会主义看法改变和理论创新是一种常态,不变则是相对的。
列宁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伟大事业具有不解之缘,他生前不仅指导和帮助我们建立中国共产党,关心和支持中国革命,而且他的晚期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列宁“晚期思想”是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和行动指南,在和平发展时代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列宁曾经指出:在人类从今天的帝国主义走向明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必然会表现出多样性。“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3]列宁在著名的《论我国革命》一文中,一方面把俄国看成是介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东方落后国家中的类型,强调俄国革命要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强调说:“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的革命带有更多的特色。”[4]列宁的“特色”社会主义论,精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方向和各国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无疑是经济落后国家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在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时,发现“还是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有列宁晚期思想在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就是我们党对列宁晚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且创造性地推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列宁晚期的社会主义思想。
[1]列宁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4—6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44.
[3]列宁全集:第4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93.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2.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晏蔚青
A85
A
1009-928X(2010)08-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