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明元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134)
中国产业成长问题研究回顾及述评
吕明元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134)
我国面临着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现实,产业成长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学术界对于广义上的产业成长问题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研究把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定的对策、路径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推动了我国一些相关具体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实证研究不足、对产业成长中出现的新的特点和趋势关注和研究不够等问题。
产业成长;产业成长模式;研究回顾;述评
产业成长分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的产业成长就是指单一产业要经历萌芽期或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即一个产业生命周期,或者说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存在的延续过程。广义的产业成长,则不仅指单一产业的成长过程,还包括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产业成长的模式选择、产业成长中的创新等内容。本文从广义的产业成长概念角度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从所检索到的国内文献看,国内学术界对于广义上的产业成长问题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
国外对于产业成长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单一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国内的研究既有早期理论方面的探讨,也有近期日益增多的实证分析,这些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为政府决策、政策制定起了作用,成为国内产业发展的导向。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对产业成长问题予以关注。郑林(1990)在《产业经济学》中分析了产业成长问题,是国内较早研究产业成长问题的学者。王先庆(1998)在《产业扩张》中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产业扩张问题。庄铭川(1997)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对组织结构演进与产业成长进行了实证分析。
此后,刘安蓉和林玲(2000)注意到高技术产业系统与成长环境的互动作用,从人才、技术设备、资金、信息、市场、支撑和经营环境等几个方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成长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夏华龙(2000),万迪舫、王宇光和朱伟民(2001),陆国庆(2002a),裴林(2002)从产业改造、产业演进、产业创新的角度分析了产业形成的问题。这些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能使传统产业获得新生,创新是产业演进的持久动力,企业是主要的创新主体。
陆国庆是国内较为系统的研究产业成长问题的学者,他在一系列的著作(陆国庆,2001,2002a,2002b)中,对产业兴衰的过程、特征、形成机理,以及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和衰退产业的判别等问题作了研究,认为需求变化、人口、政策、制度、分工、技术以及供给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产业演进的系统动力。陆国庆(2002b)运用了产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产业利润率指标来划分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对我国36个工业产业部门的衰退进行了实证分析。
戴伯勋、沈宏达等(2001)对产业的划分、产业成长周期与产业兴衰机理等问题也作了探讨。白凤峥(2002)从单个产业的成长轨迹与全部产业的演变特征(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相结合探讨了产业成长的全过程。厉无畏和王慧敏(2002)从研判产业发展的趋势出发,认为由产业自身发展内在规律的驱动,以及科技创新、全球化竞争、产业政策等因素的作用,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族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
黎志成和左相国(2003)把一个产业的成长过程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落期四个阶段,通过定义两个代表产业成长周期的终点时间和起点时间,界定了产业成长周期的时间,论证了产业成长周期和成长速度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并从产业的导入状态、产业的代谢机制和产业的逻辑上界三个方面,讨论了决定产业成长速度的主要因素及其对产业成长速度的制约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刘戒骄(2003)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演变规律,考察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经济特征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特定含义,认为新的技术路径、新的产品设计概念、新的市场营销手段和新的服务理念是企业进步的几个重要要素。
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实证性研究也已经形成一些研究成果。
较早的研究中,刘铁民(1991)对美国、日本等部分工业发达国家的钢铁等产业进行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工业部门的产业生命周期是真实存在的,但对其定量预测又是困难的。产业周期演变存在如下规律:产业演进存在非线性特征;产业变动存在一次性周期;发展阶段的模糊性;产业发展的非规范性;产业峰值与人均收入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李靖华和李海波(2002)通过对中国彩电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合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理论,并以G—K模型为基础,对中国彩电产业生命周期的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李凯、代丽华和韩爽(2005)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利用发达国家钢铁产业的实证支持,联合运用类比法及生长曲线模型对中国钢铁产业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并对中国钢铁产业的极值点时间和拐点时间作了预测。
史忠良、何维达(2004)等人对于产业兴衰与转化的政策选择及企业数变化速度与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总起来看,现有关于产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多是借助于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来解释产业成长的周期规律,即从产业生命周期萌芽期(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这一视角切入进行研究的。这种判断比较简单和抽象,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及技术进步方式的差异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没有充分揭示产业发展的周期规律。
关于产业成长动力机制的国内研究文献并不多见,这些研究表明,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较为复杂多样,因而实际中的产业生命周期也并不完整。有的产业跳过成熟阶段,直接从成长期走向衰退或衰亡。如许多高科技产业由于受到技术进步的替代威胁和冲击,直接从成长期迈进了衰退期。有的产业在经历了衰退之后又重新获得再生,如棉纺织业、自行车产业以及收音机产业等。同时,由于技术前景、资源和政策导向、市场前景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并由此影响产业演进的路径。因此,也使得产业生命周期很难判定和预测。
陆国庆(2002a)认为,需求变化、人口、政策、制度、分工、技术以及供给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产业演进的系统动力。隋广军、万俊毅和苏启林(2004)认为区域产业生成是一组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组因素依据相对贡献的大小,可排列成由核心层、支持层和辅助层组成的圈层布阵模型。
向吉英(2005)构造了一个产业成长的简单综合动力机制模型,这个模型把产业成长放在一个综合的环境中,通过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完成产业的成长,涉及的综合因素有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投资、政策等,它们组成了产业成长的外源动力机制,产业成长的内源动力机制则简约为企业的竞争与协作。动力机制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系统的动力机制为产业成长提供了协同作用的综合驱动力。
周新生(2003)认为,利益驱动是产业兴衰的原动力,而经济需求并不是产业兴衰的最终动力,只是其中一个条件,利益驱动的强弱、大小是产业兴衰的根本原因。
传统理论认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是资本、劳动力因素,此外,区域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状况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李青、李文军和郭金龙(2004)认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一是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本和文化制度等成为新的区域发展因素;二是可贸易因素与不可贸易因素,可贸易因素主要是实物性要素;不可贸易因素是指具有强烈地方性、独特性和不可流动性的非实物因素,如社会网络、制度、习俗等。
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地区,或者产业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等情况,产业成长需要选择正确的模式。国内学术界近年来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学者们对产业成长模式的理论研究引人注目。郑双怡(2005)认为,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基本模式大致有技术引进模式、招商引资模式以及自主创新三种基本模式;向吉英(2005)把产业成长的模式分为三类:强制型、自组织型和引导型模式,认为每种模式有其应用环境和条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宋泓和柴瑜(1999)对发展中大国七个代表性产业作了对比分析: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产品业和纺织产业群;资本密集型产业——电器业、石化业和汽车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制药业和信息产业等。通过本地企业对跨国公司企业的依靠程度,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成长的模式划分为三种代表形式:依附型、自给自足型和自立型,自立型模式最应受到重视。
对于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的研究也有专门的论述。张洪增(1999)认为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存在四大缺陷:产业成长基本依赖国际产业转移、外部政策力量功过各半、缺乏生产要素的全面发展、具有产业同构性,并指出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彭骥鸣等(2001)认为,我国与许多后起国家都采用了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目前我国已具备内生型产业成长的初始条件,但由于知识、人才、资金、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模式过渡难度较大,必须加强基础研究、激活创新主体、开发人才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制度创新,以实现移植型向内生型产业成长模式的顺利过渡。
2000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产业自主创新问题受到关注和讨论,学术界对于创新与产业成长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这些研究说明,创新往往能给产业成长带来根本性的影响,不仅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延缓老的产业的衰退,甚至可以使濒于消亡的产业获得新生。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随技术创新有许多不同的扩展方式。
从动态来看,产业创新既包括新的产业的产生,也包括衰退产业的创新发展。从一般机理分析,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演进就在于它导致了不同产业和部门生产率上升率的差异。陆国庆(2003)认为创造新产业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构想未来产业,创建核心能力,以及开拓市场。衰退产业创新就是企业突破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运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或组合创新等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陆国庆,2003)。另外,从三次产业划分的角度,还可以从经济活动中细分出第零产业和第四产业(王奇叶文虎,2002),这也是一种形式的产业创新。
万迪舫、王宇光和朱伟民(2001)认为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产业发展的创新体系,该研究涉及到了产业演进和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问题。
李青、李文军和郭金龙(2004)对区域创新下产业发展问题作了研究。认为从广义上理解,区域创新是发生于区域内的所有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包括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网络和创新活动等内容。区域创新下产业发展包括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产业关联、空间结构以及产业效率等几个方面。
邱成利(2002)认为区域创新环境由子系统、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和制度环境构成;从动态看,区域创新环境由研究与开发、创新导引、创新运行与调控、创新支撑与服务构成;从对象看,区域创新环境由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等部分构成。陈建国和李自如(2002)以长沙信息产业成长为例,探讨了制度对产业成长的基础作用,构建了制度作用于产业的基本模型。并论述了现行制度对其不利的影响,提出了进行自由创业和产权交易制度创新的观点。
学者们对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创新和产业成长问题作了探讨。赵涛、牛旭东和高永刚(2004)认为,微观上产业园创新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创新企业群对各种资源的获取、协调、融合以实现创造性集成的能力;从宏观角度分析,产业园区域创新能力体现在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上。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政府可影响的创新要素包括供给、环境、需求等三个方面。
陈大雄(2004)认为目前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方式包括模仿创新、企业自主创新、政府推动的孵化器方式以及企业—高校合作创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微观方面的企业创新成果少且难以形成产业规模,以及创新资源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宏观方面问题是管理体制的制约,技术创新资金缺乏,创新网络尚未形成,以及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有待完善等。
吕明元(2009)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期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对产业成长的路径和机制,技术创新对产业成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天津滨海新区产业成长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试图对该领域的理论进行合乎逻辑和注重实际的扩展,探索技术创新条件下产业成长的新思路。
总起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产业成长理论的研究探索把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许多研究运用我国的资料验证西方学者的理论假说,对中国的具体产业实践和地域性产业成长模式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实际上是一种西方产业理论本土化的工作。在研究探索中提出的对策、路径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一些相关具体产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国内产业成长问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研究趋势:
1.实证研究不足。从检索到的资料看,秉承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国外对产业成长问题的研究更注重实证化、模型化。国内的研究尽管有一些初步的实证性研究成果,但与国外的丰富研究成果、与异常活跃的国内经济现实相比较,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
2.理论上深度不足,系统性不强,缺乏有本土特色的较为完整和成体系的理论。例如,有的研究往往过多强调某一要素的问题,而忽视了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或者只是对影响因素的归纳总结,并没有对新的产业成长机制做出深入的分析。
3.现有理论更多地涉及了物的因素,而对非物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分析不够;即使涉及到了制度因素的研究,也往往注重对正式制度的研究,而对非正式制度对产业成长的作用研究重视不够,对非正式制度、创新环境对产业成长影响的研究则更少。
4.对产业成长中出现的新的特点和趋势关注和研究得不够。受信息技术的进步、资源能源的短缺加剧、新产业的涌现等因素的影响,产业成长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点。产业成长与资源禀赋的联系在减弱,而与技术、知识、制度的联系在加强,国外产业成长的理论也正向综合的方向发展,国内学术界对这种趋势关注和研究亟待加强。
[1]郑林.产业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2]王先庆.产业扩张[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3]庄铭川.组织结构演进与产业成长[J].复旦学报,1997,(4).
[4]刘安蓉,林玲.高技术产业成长环境的动力作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5]夏华龙.产业演进理论评述[J].江汉论坛,2000,(3).
[6]万迪昉,王宇光,朱伟民.西部产业创新发展及重组的初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7]陆国庆a.论产业演进的系统动力机理——兼论产业衰退的原因[J].江汉论坛,2002,(4).
[8]裴林.试析企业再造的前提条件——兼论信息产业演进[J].南开管理评论,2002,(6).
[9]陆国庆.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战略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2).
[10]陆国庆b.衰退产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戴伯勋,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2]白凤峥.产业成长论[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13]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14]黎志成,左相国.产业成长周期与产业成长速度特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7).
[15]刘戒骄.产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竞争力[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8).
[16]刘铁民.产业经济理论思考[J].经济科学,1991,(1).
[17]李靖华,李海波.中国彩电产业生命周期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1).
[18]李凯,代丽华,韩爽.产业生命周期与中国钢铁产业极值点[J].产业经济研究,2005,(4).
[19]史忠良,何维达.产业兴衰与转化规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0]向吉英.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产业成长模式[J].学术论坛,2005,(7).
[21]周新生.产业兴衰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
[22]李青,李文军,郭金龙.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3]陈春宝,杨德林,周宏宇.中国SA产业成长过程和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5).
[24]金维兴,陆歆弘,何云峰.建筑业产业成长发展轨迹的回归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3,(3).
[25]郑双怡.中国光电子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J].中国高新区,2005,(8).
[26]孙辉,刘晓英,王国红.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产业集群运行模式[J].技术经济,2005,(12).
[27]宋泓,柴瑜.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成长:模式和政策选择[J].改革,1999,(4).
[28]张洪增.论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及其缺陷[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3).
[29]彭骥鸣,钱存林.产业成长模式:从移植型向内生型过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6).
[30]秦志宏.内蒙古资源型产业的成长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06,(13).
[31]朱华晟.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与发展动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2]娄勤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3]陆国庆.衰退产业创新的路径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2003,(5).
[34]王奇,叶文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
[35]卢锐.跨国学习模仿创新与我国汽车产业的成长[J].国际经贸探索,2005,(5).
[36]邱成利.创新环境及其对新产业成长的作用机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4).
[37]陈建国,李自如.制度创新与信息产业的成长——对长沙市信息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3).
[38]赵涛,牛旭东,高永刚.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创新体系分析与建设[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39]陈大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浅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2).
[40]吕明元.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F12
A
02-7408(20)05-05-04
天津市哲学社科规划研究“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调整研究”(TJJL07-014)重点项目;天津市教委科研专项课题“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2006ZH92)的子课题“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规律”阶段性成果。
吕明元(1966-),男,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责任编辑: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