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推进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

2010-12-27 17:06雷达罗二鹏
理论导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制度化领导干部

雷达,罗二鹏

(长安大学,西安7064)

略论推进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

雷达,罗二鹏

(长安大学,西安7064)

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关系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和使命。制度建设是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制度在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的内容研究,正确把握制度建设的规范性,对提升高校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巩固高校党的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化;建设

所谓制度化是指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是群体与组织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就是通过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等,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加规范和有序,从而达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目的。作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不仅是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整个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从制度化的角度探索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提升高校党组织的执政水平,对高校党组织而言,既重要又紧迫。

一、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的必要性

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从各方面发力,从制度方面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尤为重要,因为执政能力本身就是“执政者和执政机构,科学驾驭和运用执政的制度、体制、方式而表现出来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1]深刻认识制度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把握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的必然取向,是推进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的必要前提。

1.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制度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制度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在整个历史上,当人们在需要在国家(但可能具有剥削性)与无政府主义之间做出选择时,人们选择了前者。几乎任何一套规则都好于无规则”[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向着规范化、有序化的方向前进,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规律。高校党组织是社会的一个组成小点,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然也要在规范化、秩序化的轨道中进行。

2.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是现实的必然要求。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当前在高校的发展中,优秀教师、优秀生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服务的市场秩序、高等教育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应对现实挑战,从制度层面提升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是迫切之需。高校党组织能否以锐意改革的精神和强有力的党的制度应对现实之需,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更关系到高校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

3.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是实践的必然结果。实践既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高校党建实践告诉我们,抛开制度规范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不可取的。文革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停滞不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高校党的执政行为缺乏制度的规约,高校党的领导处于失范的状态。邓小平同志在分析“文革”教训时就讲,“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3]因此,制度很重要、制度是根本,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在制度化的轨道中进行。

4.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是未来的必然反映。党的执政实践告诉我们,制度建党是党建的基本规律。用制度规范党的执政行为,用制度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高校党的必然选择。另外从构建和谐校园方面看,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而要实现和谐校园的目标就必须发挥制度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与党的建设有关的制度,通过制度提升高校党组织应对复杂局面,驾驭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校园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二、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的主要内容

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是把高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建设纳入到规范化、有序化的轨道之中。制度是根本,制度建设是关键,其贯穿于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始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五个能力”的内容要求,高校党组织应围绕这“五个能力”要求,着力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和完善高校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高校采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在高校中处于领导的地位。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提升高校党的领导水平,高校党委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1)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顺高校党的政治权利、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明晰高校党委和行政之间职责和权利的划分,规范咨询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关系。(2)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及院务会议制度。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规范议事制度,完善重大问题的决策机制,确保决策方式的民主,决策结果的科学,使决策能够反映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和要求,符合学校发展的大局。(3)建立党务公开制度,实施信息公开,明确党务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以及不实行党务公开的纪律责任,除涉及机密事项外,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都应全面公开。(4)完善院(系)分工协作制度,协调党组织与行政的关系以及党组织内部集体领导与分工合作的关系,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加强领导班子的相互协调、配合和支持,为实现学校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2.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的培训学习制度。学习是保持党员先进性,搞好党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水平的关键。高校党的领导班子要做到与时俱进、永葆先进就必须着力完善以下几个制度:(1)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大理论和党中央,部省等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研究,使高校党组织始终把握理论的前沿。(2)完善二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各分党委,党总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师生,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3)健全党风廉政教育制度,结合党校培训等机会安排党员干部集中进行党风廉政教育,校、院两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定期上廉政党课。(4)完善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制度,“三会一课”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到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学习的规定,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执政水平。

3.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人事任用制度。党的执政能力说到底就是党员干部依照制度办事的能力,“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否优秀,能力很强还是很弱,领导机关结构是否合理,运转是否良好,都直接决定和反映着执政能力的高低”。[4]因此,高校党委必须重视这一点,严格党员的考核与任用,加强用人制度建设,完善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监督等工作制度,健全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原则的干部选任制度,坚持以工作实绩评价干部的优劣,启用那些勤政为民,能力突出的干部,切实把那些师生员工公认、政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为高校选拔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使高校党的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持久的动力,为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及政策的贯彻执行提供可靠的人力的保证。

4.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监督方式的制度。提升高校党组织廉洁自律防腐拒变能力,必须要有一套严密完备的监督制度。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于我们党来说,更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包括各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5]因此,在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应着力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的制度:(1)建立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制度。进一步完善处级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定期抽查领导干部的收入申报情况,并把收入申报单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廉政情况的重要依据,逐步建立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2)建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高校各级决策机构加强对决策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做好决策记录和相关会议纪要。对各项决策或决定实行联签制度,决策机构负责人及其成员对决策承担责任。对于在决策中违反规定的决策程序或者由于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3)完善信访举报制度。广泛接受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建立不正之风专项处理机制,快速有效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三、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的突破口

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是围绕制度进行的,保证制度建设过程的规范和有序,是实现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化的关键。笔者认为,搞好制度建设,重点应从制度的方向、制度的体系、制度的落实三方面入手:

1.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正确把脉制度化的方向。思想理论建设是制度建设的前提,是指引制度建设的方向标,党的制度只有与党的思想水平和党员的自觉性结合起来,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离开了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就会失去方向。因此,高校领导班子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指导,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高校党的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高校党的执政能力的制度建设,使高校党的制度建设能够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遵循高校党建的规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最终达到预设的目标。

2.着眼系统构建,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系统构建是建立一个成熟制度体系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准。系统构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长远规划。要根据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制定出法规制度的近期、中期以及长远规划,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计划性,克服盲目性、随意性、临时性。如在党风廉政的宣传教育上,应根据工作需要制定长远的宣传规划,明确将要达到的目标。二是全面设计。要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将制度覆盖和贯穿于高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等各个方面,使高校党的领导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高校党的领导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用制度形成一定的工作秩序,从而形成用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工作风气。

3.坚持可操作性,易于制度的执行落实。可操作性是制度落实的必要条件,其要求制度必须简洁明了,便于管理,易于实施。实现制度的可操作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制度形式上要简洁明了。体现在文字上就是要简明、准确、具体、量化、易懂易记,不能模棱两可、概念不准、弹性过大、自相矛盾。第二,从制度内容上要具体易行。在确定制度内容时,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以下三点:一是综合考虑各部门、单位的工作性质、任务和党员队伍等实际状况,确立制度的内容;二是全面周到的安排内容,凡是制度涉及到的相关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规定;三是根据不同的目标与要求,按照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实际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避免把制度建设搞成“一刀切”。

[1]李忠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刻内涵[J].半月谈.2004,(17).

[2]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译.上海三联出版,1991:24.

[3]邓小平文选(2卷)[M].人民出版社,1983:333.

[4]李忠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刻内涵[J].半月谈,2004,(17).

[5]邓小平文选(2卷)[M].人民出版社,1983:205.

D267.6

A

02-7408(20)05-0062-02

雷达(1953-),男,陕西绥德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长安大学党委书记,研究方向:高校德育与领导科学研究、行政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罗二鹏(1979-),男,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决策理论与方法。

[责任编辑:陈合营]

猜你喜欢
制度化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