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类报纸不能丢失报纸功能

2010-12-27 10:13张西安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武汉430056
新闻前哨 2010年4期
关键词:教辅乱象报纸

◎张西安(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武汉 430056)

以纸质版面为载体快速发布新闻信息,是报纸的基本功能,也是“报之为报”的标志。但有一类报纸,即以广大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以中小学学科内容为特色的教学辅导类报纸(以下简称“教辅报”)却非如此——至少近十年来,它们基本不发布新闻信息,既没有消息,也极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言论,其他体裁的新闻如通讯、述评等更难觅踪影。那么,它们主要刊载什么内容呢?以语文类教辅报为例,大抵给出这么几个品种系列——

1.教材系列。围绕教材做文章,如对教材内容新的解读,对教材重点难点的解说,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等。

2.考点系列。 围绕“考纲”(国家有关部门的“考试说明”)做文章,如高考要科学文、文言文、文学散文的阅读,就不断给出这三大文的阅读、训练材料。

3.试题系列。根据教学、复习、考试的需要,大量给出各种试题,如同步训练题、单元测试题、期中期末套题、中高考模拟题等。

4.方法系列。立足于本学科介绍学习方法,如阅读方面如何读懂内容,如何鉴赏形式,写作方面如何选材,如何立意,如何表达等。

5.知识系列。以学科为主的多方面知识,如语言知识讲解、文学知识介绍和各种轶闻故事的钩沉、新编等。

6.习作系列。选登学生课内课外的优秀作文。

不要以为这些内容是平分秋色的,考点系列、试题系列绝对是主要的。有些报纸即以“考试”入报名,有的报纸专门辟有“考试版”。围绕考点做文章,大量登载试题即成这些报纸或专版的“本业”。这些报纸“报之为报”的标志其实只有一行唱着空城计的报头,倘若去掉报头,活脱脱便是一份份大活页。

教辅报丢失报纸功能,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让新闻蒙羞。这一点似未引起新闻界的注意,但却是事实。报纸是最早的新闻媒体。教辅报既冠之以“报”,当然应属“新闻一族”。目前的行业管理归口,教辅报也被划在新闻一条线上,各省市记协也都列着各教辅报的“户头”,每年记者节,教辅报也按要求派员参加各地记协举办的庆祝活动。但教辅报基本不发布新闻信息,在其行却不操其业,这算啥门子事?新闻界里有这么一个挂羊头不卖羊肉的“铺子”,新闻同仁能不蒙羞吗?

其次是使文化受损。报纸,从当前看是文化产品,从长远看是历史资料,且年代愈久,愈益成为宝贵的历史文献。所以报纸内容无论如何都应对得起“文化”这两个字,应该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加数”。教辅报现在的文化含量如何?笔者2007年曾借《中国出版》杂志一角对其“有意无意‘编发资料’”作了初浅阐述。[1]其后不久,《学习报》编辑王中峰先生在《编辑之友》杂志上回应说,“这样的声音可谓振聋发聩”。[2]教辅报内容上“去文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三是给市场添乱。现在的教辅市场已经够乱,《人民日报》于去年秋开学之际发表新闻述评,专门对“教辅乱象”进行披露。[3]不到3个月,《中国教育报》又发表署名文章对这一乱象进行深入剖析。[4]不知是“可惜”还是“所幸”,两文均只涉及教辅图书,而未涉及教辅报。是教辅报没有加入到这个乱象的大合唱中吗?不是。教辅图书的诸种乱象,如内容上东摘西抄、同质化竞争,编辑上粗制滥造、错误百出,发行上使手段、“潜规则”,教辅报圈内都有。教辅报甚至还有乱的 “特色”,如一号多版(有的“多”到40版),便是教辅市场中的一个独有“乱象”。

第四是于教育有害。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推行素质教育可谓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第9次课改的浪潮使素质教育大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气象,另一方面,由于高考、升学仍在师生、家长面前呈现“高压态式”,应试教育并未得到根本性遏止,师生家长仍陷于题海大战中无法脱身。教辅报在这种情况下编出一份份“考辅活页”、“试题活页”、“猜题押题活页”,等于将自己的砝码压到了应试教育的托盘上,其贻害基础教育的责任难以推卸。

教辅报丢失报纸功能有一个过程,我们不妨从该类报纸的发展阶段上来回首这一可悲的过程。这类报纸从上世纪80年代初陆续创办,至今大抵经历了三个“辅助期”。从创办到80年代后期为“学科辅助期”,即在基础教育各学科领域进行颇有新闻性与知识性的辅助。其新闻性主要表现为对学科领域中新人新事新气象的报道,对某些课程内容作新的阐述、新的解读,介绍一些新的教法、学法等。由于名至实归地为一张报纸,该时期新闻主管部门还“一视同仁”地为各教辅报记者核发了记者证。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为“教学辅助期”,即开始追求贴近教学、同步辅导,版面逐渐体现单元及课文内容的备、教、改、导、考诸环节。于是,辅导性增强,新闻性弱化。也就是从这一时期起开始按年级分版,教辅报乱象由此而萌生。从90年代中后期至今为“应试辅助期”,即把编辑的重点逐渐移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考试”上。于是各种考试题竞相登场,报纸发行给师生已不是让他们读的,而是给他们用的。新闻性从弱化走向“基本丧失”。或许正是由于再也难觅其“报之为报”的标志,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主管部门便停止了继续给该类报纸核发记者证,并要求各教辅报在刊号后加一“F”(辅)的标记。从此,教辅报似乎名正言顺地成为一张有其名而无其实 (报道新闻)、有其形而无其神(新闻的冲击力及其价值所散发出的神韵与气度)的“报纸”。

教辅报为何一步步丢失报纸功能呢?可能人们会从市场经济、从应试教育、从读者需求几个方面或角度来寻求原因。的确,教辅报编资料、编试题都是市场杠杆撬动的,但我们不应止于这些客观环境下的、表面的原因追寻,还应从主观上、从更深的层面上来寻根问由。

1.缺乏对读者“需求”的必要拷问。广大中小学师生是教辅报的 “上帝”。“上帝”的需求当然也应成为教辅报的追求。但对此不能简单化。第一,教辅报不是纯物质商品,还具有文化属性和精神内涵,因而对“上帝”的需求应有所选择和引导。第二,当前师生对“考辅”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奈的接受,并非是乐意的、主动的选择。湖北麻城某高中一次面对老师给他们推荐的诸种“考辅报”全看不中,却要求老师 “能不能帮我们订一份不做题目的报纸”即是明证。教辅报对师生的需求应有必要的拷问,而目前的教辅报恰恰缺乏这种拷问,这正是教辅报丢失报纸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2.缺乏对相应领域新闻及其价值的认识。教辅报本属专业报,而专业报亦为相应专业的“新闻纸”。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各专业报仍都以报道相应领域新闻为主打,惟独教辅报放弃了对自家新闻的报道,这显然是教辅报缺乏对自家新闻及其价值应有认识的结果。

有人将报纸的基本功能称之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一张报纸如果没有新闻就应因缺乏核心竞争力而难以生存,更别说发展壮大了。但教辅报没有新闻仍能生存,甚至还能发展壮大。尤其是发行量,部分教辅报真让中国当今所有的报纸都难望其项背: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从利润、资产等因素形成的经济实力上来看,有的教辅报可谓“小报不让大报”,并不比有些大报差。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原来教辅报的核心竞争力已从 “快速发布新闻”转移到了“及时满足需要”上来了。新的核心竞争力使教辅报赢得市场,实现盈利。然而,正是这核心竞争力的转移,使教辅报产生了上述多种负面效应。也就是说,上述多种负面效应都是教辅报盲目满足读者需要,尤其是盲目满足读者应试需要所造成的。因而教辅报不可能长此以往地这么“发展”下去。

首先,管理层存在干预的可能性。教辅报存在两个可能被干预的 “软肋”:一是滥分版,二是无新闻。关于滥分版,这或许也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不管的。事实上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已多次在一定场合对教辅报“一号多版问题”发出过警告。而多分版是教辅报细分读者,实现“满足需要”的不二途径。这样,当这口管理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时,教辅报这一新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削弱,甚至会消失。关于无新闻,管理部门约束的理由也很充分:你完全没有新闻还算什么报纸?你要想还留在报界就必须有新闻。而且,管理部门可以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约束办法,如规定头版必须是新闻内容,或从版面的比例上提出一个新闻量化的硬性要求等。

其次,主流媒体不会永远放过教辅报的问题。教辅报有的问题,如上述“给市场添乱”、“于教育有害”都是具有较高社会关注度的问题,主流媒体的批评报道今天没有涉及到你,你躲过了“初一”,但不一定能躲过“十五”。一旦被主流媒体记者的“新闻眼”盯住,不要说专门曝光,即使仅涉及到,教辅报也有难以承受之重。因为教辅报在舆论批评面前将是非常脆弱的。何以见得?绝大多数教辅报不但基本没有诸如“二次售卖”、“三次售卖”等多元经营,而且仅“一次售卖”(内容售卖)也是“鸡蛋”都放在教辅内容一个篮子里,只要这一个篮子被撞击一下,后果可想而知。因而教辅报必须远离教辅乱象,必须放弃有意无意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便很难做到“及时满足需要”,至少不能一味满足应试需要。这样,教辅报就不能继续“编发资料”了。那么,重拾报纸功能,回归到报纸的本体上来应成为教辅报的必然选择。

教辅报重拾报纸功能,并非一定要办成如大报一般的“新闻纸”,其“教辅”、“学辅”功能仍可保留,知识性、适用性、趣味性仍应具备,只是“报道新闻”应成为基本功能,新闻性应成为基本属性。做到这一点,从理论上看,应该没有问题。因为任何一个领域,只要有人在活动,只要有事情在发生,就会有新闻产生。基础教育各学科领域有那么多人在紧张而繁忙地教与学,在积极地探索与实践,怎么可能没有新闻呢?从实践上看,教辅报“学科辅助期”报道新闻,发表观点、见解等,其实已有过成功的尝试。当今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传输手段如此之先进,传输途径如此之多样,教辅报要快速发布新闻,重拾报纸功能,当然是可能的。

不过,教辅报要“反璞归真”,也非轻而易举,必然有很多难题要破解。比如,针对丢失报纸功能的原因,首先得要有对“本报新闻”的认同,因为版面没有新闻,重要一点是报人头脑里没有新闻。在一次教辅报人的联谊场合,某报总编在谈到报纸的贴近性时便认为,“像我们这类报纸,又没有什么新闻”,此言一出,马上得到其他同仁的赞同。说明教辅报要重拾报纸功能,首先要认识到“本报有新闻”,且要认识到本报新闻能够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应消除办报观念上的某些误区,如教辅报的确应注重“贴近性”,但是否非得贴近应试?是否只能贴近知识?为什么不能贴近学科领域中的人和事?为什么不能贴近师生的酸甜苦辣?其次是要引入“新闻人”。“新闻人”是指具有新闻专业背景或具有较强新闻意识的人。只有引入一定数量的“新闻人”,教辅报的新闻意识、新闻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增强。接下来,还要有新闻投入。新闻是有成本的,经营新闻是要有投入的。现在教辅报因为不经营新闻,所以也没有新闻投入,如没有专职记者、没有专门的通讯网络等。另外,在外部要有配套措施。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有时甚至能使事物发生“畸变”。教辅报丢失报纸功能,除了应试教育盛行这一因素外,市场竞争无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市场竞争无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抢“蛋糕”的报纸不断涌现。除教辅报分版不断分出新的报纸外,一些其他报纸,如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专业报整顿中被整顿下来的报纸,不少也转向教辅报市场。而且这些 “转向教辅报”游离于教辅报的管理范围之外,如它们并不参加新闻主管部门委托的、全国教辅报质量审读中心的“质量年审”。现在有的同一地区、同一专业的教辅报竟达到六七家。二是争抢的方式五花八门,除“传统”的潜规则、高回扣外,还有订甲专业教辅报,送乙专业、丙专业试卷的优惠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辅报急功近利,放弃新闻,编发资料也就成为可能。因而,主管部门要出台整顿或规范措施,为教辅报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注 释:

[1]张西安《警惕新闻出版行业中的去文化现象》[J].《中国出版》2007年第8期

[2]王中峰《教辅报刊应努力做到精致》[J].《编辑之》2007 年第 6 期

[3]袁新文《教辅乱象几时休》[N].《人民日报》2009年9月6日

[4]孔凡哲《中小学教辅市场乱象何时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2月3日

猜你喜欢
教辅乱象报纸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晨农直销乱象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