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爽
(西安邮电学院党政办公室,西安710121)
浅谈加强我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
杨爽
(西安邮电学院党政办公室,西安710121)
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软件人才重要性日益凸现。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存在着软件人才资源储备丰富但实际上适用人才不足的尴尬局面。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下的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自身培养三位一体互为补充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保障。
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培养体系;CD IO;卓越工程师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灵魂,是各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必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多个鼓励软件产业优先发展的政策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软件产业和软件市场的迅猛发展,软件产业已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但与世界软件大国相比,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在世界软件产业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究其原因,除了在企业规模、交付能力、品牌形象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软件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1]如何发挥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社会培训机构以及软件企业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与协调下尽快形成有利于软件人才培养的有效体系与运行机制,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1.软件产业人才的层次结构
软件产业要想做大做强,规模和人才是两个关键问题,这两个问题相互制约,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才问题。[2]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层次呈金字塔结构,包括:(1)高端人才。位于塔尖,约占5%左右,是软件产业的领军人物,要求精通软件工程相关知识,具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和系统设计能力,熟悉国际软件企业的行业规则,有很强的与客户沟通的能力,了解国际企业运作管理模式,具有海内外市场开拓的能力。高端人才的这种素质能力要求决定了其只能通过外部引进或通过具体的项目锻炼逐步培养。[2](2)管理人才。位于金字塔中部,约占35%左右,是项目组织实施和技术开发的中级技术和项目管理人员,即通常所说的项目经理或者技术总监,他们在软件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每一个订单都需要有管理人员组织实施,这使得软件产业急需大量的中层管理人才,因此,加大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程序员。位于基层,约占60%左右,是软件编码人员,也称为程序员,他们是软件项目开发的实施者。软件产业要做大做强,需要大批具有一定软件开发经验的初级软件开发人员。
2.软件产业人才市场现状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各类计算机培训机构培养的程序员毕业,[3]但软件产业仍然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常有已经签订了软件项目订单,但却招不到合适软件开发人才的情况发生。针对这一现状,曾有人指出,中国的潜在人才虽多,但实用型人才不足,符合软件企业需求的人才就更少。[2]软件企业不仅缺少编码人员,也缺少中层管理人员,更缺少高端人才。
3.软件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人才主要来自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与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培养等。高等院校是我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拥有社会培训机构所不可比拟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然而大量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虽掌握了软件行业需要的软件基础知识和开发能力,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与产业脱节,片面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造成了表面上软件人力资源储备丰富但实际上适用人才不足的尴尬局面。社会培训和考试认证机构通常注重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但是由于学员的入学基础参差不齐、缺乏良好的师资,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缺乏严格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等因素影响,不少培训机构培训效果不理想。为了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很多软件企业加强了新进员工内部培训的力度,在具有丰富的软件项目开发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指导下,新进员工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能够获得最直接的项目开发经验。但是由于企业内部培训成本过高,以及对于培训后员工流失的担心,软件企业内部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
1.建立合理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目前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何挖掘我国高等院校的资源、提高社会培训机构及企业内部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建立软件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已成为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必须解决的问题。结合近年来政府机构、软件企业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针对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特点,应建立政府引导下的高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三位一体互为补充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讲,应建立或完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服务中心”,该中心代表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协调高校、社会培训机构、软件企业开展软件人才培养、培训和实训工作,分解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发挥政府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组织、协调与引导作用。必须扭转目前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各自为政,闭门培养,与用人企业的沟通交流不足,毕业生无法胜任软件产业工作需要的局面,在政府的引导下,高校、培训机构和用人企业应密切合作,注重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着力提高被培养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具体措施
(1)加强对软件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商务部等部委在有关鼓励软件产业优先发展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各地要加强对“软件人才培训中心”、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政策支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培养培训质量,满足软件企业用人要求。地方政府有必要成立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服务中心,作为连接企业、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桥梁,协调在企业建立大学生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通过政府的指导和协调,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多方互利共赢的软件人才培养局面。
(2)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用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和企业的欢迎,CDIO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轻视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等问题,[4]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教育部2008年启动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试点工作,先后有两批39所高校参加试点。我国高校应参照CDIO培养模式,树立国际化、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产业人才。
(3)在企业建立大学生软件开发实践教育基地。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提出的实施方案,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在企业设立一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国家、地方政府及高等学校要分别采取措施,研究制订支持工程教育改革的政策法规,特别是鼓励企业参与工程教育的财税政策、实习安全与保险政策以及鼓励教师参与工程教育的聘任与考核政策等,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针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接收学生实习的资源有限、学生实习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建立软件人才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以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
(4)建立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软件人才培养有效机制。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大学四年中学生必须有一年在企业实习,这对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毕业后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等都非常重要,但同时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其它三年的在校学习,除了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做中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外,学校还应该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交流,及时把企业的需求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出来。将企业最先进的开发平台和资源以共建联合实验室的方式引入学校,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的最新发展。学校还应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足够多的到企业实习的机会。聘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定期到学校给学生讲授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课程。
[1]教育部高教司.中国计算机教育现状[J].计算机教育, 2009,(9):52-54.
[2]陈伟,李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1):96-98.
[3]李东.西安软件产业竞争力优势战略定位分析[J].理论导刊,2009,(3):62-63.
[4]张亚军,赵炜.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J].理论导刊,2009,(3):30-32.
[责任编辑:孙巍]
C 96
A
1002-7408(2010)11-0079-03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9 J K 198)。
杨爽(1973-),女,南京人,回族,西安邮电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高教研究、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