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铁,王丽萍,贺 明,滑立民,董 敏,陈国荣,赵宏福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大连市健康人群 J波发生相关因素的研究
王鼎铁,王丽萍,贺 明,滑立民,董 敏,陈国荣,赵宏福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研究健康人群 J波发生率及与年龄、性别、劳动强度的关系。对 2008年 1月 -2009年 6月的1809名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观察 J波发生情况。结果表明,J波发生率 5.64%,其中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8.91%比 1.40%,P<0.05);青壮年发生率较高;下壁导联发生率显著高于右心导联、左心导联 (P<0.05);劳动强度越大,J波发生率越高。结论 J波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多见于下壁导联,与劳动强度有关。
心电图;J波;心脏;猝死
近年来人们关注 J波,是因为其见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颤、Brugada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等易引起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疾病,本文主要探讨健康人群 J波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及劳动强度等的关系,以利于区别病理性 J波,提高我们对高危人群的认识。
收集我院体检中心 2008年 1月 -2009年6月 1809名健康体检人群资料,年龄 19~92岁,每例体检者均进行心电图、肝功、生化全套、彩色 B超、血常规、尿常规及临床各科系统检查。其中男性 1021名,平均年龄 47.21±12.34岁;女性 788名,平均年龄 45.61±11.40岁。采用美国生产 PH IL IPS-M1770A型心电图机进行 12导联同步描记,心电图走纸速度 25mm/s,振幅 10mm/mv。体检者平卧位,J波的诊断标准:J点抬高大于 0.1mv,持续时间大于 20 ms。将 J波发生部位分为下壁 (II、III、AVF任何两个导联 )、右心导联 (V1、、V2、V3任何两个导联)和左心导联 (V4、V5、V6任何两个导联)。心电图由专人操作,J波的诊断由两位心血管副主任以上医师同时诊断。观察发生 J波的导联分布情况,性别、年龄及劳动强度对 J波的影响。统计学处理:应用 PEMS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xˉ±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 1809名体检者中,共检出 J波 102例,总患病率为 5.64%,其中男性 91例 (8.91%),女性 11例 (1.40%),有显著差异 (P<0.05),50岁以内,发生率为 7.58%,占总 J波发生率的 64.7%,(66/102),而 50岁以上发生率3.87%,占总 J波发生率的 35.3%(36/102),两者有显著差异 (P<0.05)。J波发生率在 30~39岁和 40~49岁组是 2个高峰,J波发生率分别为 9.47%和 8.67%,共检出 57例 J波,占这 2个年龄段的 9.00%,占总 J波的 55.9%,见表 1。
表 1 发生 J波的性别及年龄情况
※(P<0.05)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力劳动分级》(GB3869-83)标准进行分组[2],II级劳动强度者 J波发生率与 I级劳动强度者 J波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III级、IV级劳动强度者 J波发生率与 II级和 I级劳动强度者J波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III级、 IV级劳动强度者 J波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III级和 IV级劳动强度者 J波发生率总共为 9.92%。见表 2。
表 2 J波与劳动强度关系
单一发生在下壁 (II、III、AVF)、右心导联 (V1、V2、V3)和左心导联 (V4、V5、V6)J波发生率分别是 2.88%、0.89%、1.38%,下壁导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0.05),右心导联、左心导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P>0.05),下壁导联、右心导联、左心导联发生 J波的平均年龄(43.46±11.21)岁、(48.42±12.71)岁、(48.87±14.01)岁,下壁导联发生 J波的平均年龄比其他两组小,有显著差异 (P<0.05),而其他两组间没有差异 (P>0.05)。特别提出 9例下壁并右心导联 J波,男性 6例,女性 3例,占全部 J波发生 8.82%,占全部健康体检者的 0.50%,平均出现在 20~49岁 3个年龄组,在仅有的 11例女性 J波中,这 3例同时下壁并右心导联 J波的女性,1例 27岁,1例 32岁,1例 33岁,在男性 6例下壁并右心导联 J波中 4例 20~29岁 ,1例 35岁 ,1例 41岁 ,见表 3。
表 3 不同年龄及不同导联 J波发生例数
严干新等电生理学家,将心电图具有 J波的临床症候群,包括 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室速、心室颤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超急期和早期复极综合征,统称为 J波综合征[1][3][4],认为 J波的共同的离子流基础是由于心外膜心肌细胞含较多的瞬间外向钾电流 (Ito),心内膜较少 Ito,早期复极形成跨壁复极电压梯度形成动作电位 1相切迹,心电图上表现 J波,但持续时间短、内外电位差相对较小,因此较少发生 2位相折返,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在病毒性感染、低钾等电解质紊乱和交感神经极度不平衡时,心外膜与心内膜 (包括 M细胞)电位差和复极离散度增大,可产生 2位相折返,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颤[1][5]。Haissaguerre等[6]观察了 206例因特发性室颤植入 I CD的患者,以为早期复极与恶性律失常有密切关系。
国内报告 J波在健康人群的发生率为 2.5-18.2%[7],本文统计为 5.67%,男性发生率8.91%,女性 1.40%,这也和男性猝死发生率高于女性的临床特点相一致,从离子流的原因上分析可能是男性心外膜 Ito产生的动作电位切迹较女性明显[8]。
J波发生的两个高峰年龄是 30~39岁和 40~49岁,共检出 57例,占这两个年龄段的 9.00%,占总 J波的 55.9%。从临床上看 30-39岁组和 40~49岁组是猝死发生的高发人群,与J波高发年龄相一致。
30岁以内 J波发生率 3.78%,这可能低于实际值,原因是体检人数少。
60岁以上老年人也会发生 J波,J波发生率为 2.71%,可能高于实际,是因为老年人有一些潜在性疾病,需要特殊检查才能诊断,不排除非健康老年人群也参加了体检,存在假阳性。
如果以 50岁为界,50岁以内发生率 7.58%,50岁以上发生率 3.87%,两者有显著差异 (P<0.05),说明 J波主要发生在青壮年。研究发现下壁 J波发生率显著高于右心导联、左心导联,且可以和右心导联同时出现 J波,这与一些研究相似,TakagiM等[9]指出只有特发性心室颤动和个别特殊的 Brugada综合征与健康人群 J波分布类似,多见于下壁导联,林加锋等[11]的论文中也提出,无病理状态的人群下壁导联 J波显著多于左、右心室导联,与特发性室颤 J波分布一致,而特发性室颤也多见于 50岁以下青壮年,也与临床相一致。Kalla等[11]和齐欣等[12]分别报告了 1例少年和青年下壁导联并右心导联 J波引起室速猝死的病历,其中齐欣等报告的病历引起了一些争议,是早期复极综合征,还是 Brugada综合征?这让人们想到下壁导联并右心导联发生 J波更危险吗?2009年,Haissaguerre等[13]又提出下壁导联 J波更容易发生室颤。
戴伟川等[14]分析 1310例健康疗养飞行人员,早期复极综合征较一般人群高,指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郭继鸿[15]介绍 Lambda(λ)波是出现在下壁导联,可以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其原因可能与下壁的迷走神经末梢较多,张力过度增强,突然强烈的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心脏极不规则的电活动,那么 Lambda(λ)波是否是下壁的 J波的恶性化表现呢?是否下壁导联心外膜 Ito离子流产生的跨壁动作电位差较其他导联大,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 J波发生率与劳动强度的关系中,由于在城市从事 IV级劳动强度劳动者为个体出租车司机和建筑工人,参加体检的比例较少,故将III级和 IV级劳动强度者合并一起,这样简单的可以看出强度越高,J波发生率越高,为正相关。Haydar ZR等[16]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与同年龄对照组进行运动实验,结果显示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最大耗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运动后 ST段回到等电位线,孟庆义[17]认为这种变化可能与运动后除极加速,后复极减慢有关。Kalla等[11]的病例在平板跑步时,心率加快,出现下壁和右心导联J波减小,ST段回到等电位线,但在运动中出现RonT室早、室颤。
运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多,J波反而减小,ST段回到等电位线的现象及运动中出现 RonT室早、室颤如何解释?。1995年杨均国[18]已经提出在 J点后出现向上的骆峰样波形 (AVR倒置),其后 ST段存在,这为异常 J波,属于高危人群。Kalla等[11]和齐欣等[12]分别报告的病例心电图就属于这类。可惜的是,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这种观点。青壮年男性 J波发生率较高,是由于体力活动及劳动强度大,平静时迷走神经张力较高,易发生 J波,女性劳动强度小,有氧活动较小,平静时迷走神经张力相对较低,故其患病率低。这类人群一部分可能本身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不全,运动后心脏电不稳定,交感神经极度不平衡,在出现 J波后,心外膜与心内膜 (包括M细胞)电位差和复极离散度增大,可产生 2位相折返,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心脏性猝死[5],这可以解释运动中的猝死。
通过临床现象和心肌离子流的基础研究,有人认识到早期复极综合征并不总是良性的[19],什么条件下健康人群 J波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目前还不了解,所以了解 J波对于临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严干新,姚青海,王东琦,等.J波与 J波综合征[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4,8(6):360.
[2]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劳动卫生国家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1-2.
[3]Yan GX,JoshiA,Guo D,et al.Phase 2 reentry as a trigger to initiate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during early acute myocardial is chemia[J].Circulation,2004,110:1 036.
[4]Shu J,Zhu T,YangL,et al.ST-segment elevation in the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and the Brugada syndrome:cellular and clinical linkage[J].J Electrocardio,l 2005,38(4 Suppl):26.
[5]陈玉珍,马维勇,郑更生.早期复极综合征一例 ---Brugada综合征变异[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9(1):3.
[6]Haissaguerre M,Derval N,Sacher F,et al.Sudden cardiac arrest associated with early repolorization.N Engl J Med 2008:358:2016-2023.
[7]汪康平,周勇,J波的临床意义,医师进修杂志,2003(2),26:6-7。
[8]Fish JM,Antzelevitch C,cellular and ionic basis for the sexrelated differencein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Brugada syndrome and progressive conduction disease phenotypes.J ELECTROCARD I OL,2003,36(suppl):173-179.
[9]TakagiM,AiharaN,TakakiH,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of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or inducible ventricular fibillation without apparent heart disease presenting with J wave and ST segment elevation in inferior leads.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0,11(8):844-848.
[10]林加锋,林文辉,胡晓晟等。异常 J波、Brugada综合征与特发性的Brugada综合征临床与心电图特征。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4),18:263-265。
[11]Kalla H,Yan GX,Marinchak R.Ventricula fibrillation in a patient with prominent J(Osborn)waves and ST segmen televation in the in feriorelectro cardiographic leads:a Brugada syndrome variant?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02,11:95298.
[12]齐欣,孙福成,安淆等,胸前导联 ST段广泛抬高 Brugada综合征一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32:272-273。
[13]Haissaguerre M,Derval N,Sacher F,Nogami A,et al.Characteristics of recurrent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ssociated with inferolateral early repolarization role of drug therapy.J Am coll Cardiol.2009:1753(7):620-622.
[14]戴伟川,周赤龙,田笑霞等,健康飞行人员早期复极综合征特点,中国疗养医学 2005,(14)1:67-69。
[15]郭继鸿,Lambda(λ)波,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4:291-295。
[16]Haydar ZR, Brantley DA, GittingsNS, etal.Earlepolarization: An electrocardiographic predictorofenhanced aerobic fitness[J].Am J Cardiol 2000,85(2):264.
[17]孟庆义.临床心电图学新概念[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224-226.
[18]杨均国,异常 J波和多形性室速[J]。心电学杂志,1995,14,(4),250。
[19]舒娟,王东琦,薛小临等,早期复极综合征总是良性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4,11(5):390-391.
Study of the Relative Factors AssociatedW ith JWave in Apparently Healthy Subjects in Dalian
WANGDing-tie,WANGLi-ping,HEM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Xinhua HospitalAffiliated to Dalian University,Dalian,116021,China)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J wave in the healthy population in Dalian,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 wave and age,sex aswell as labor intensity.The study subjects comprised of 1809 apparently healthy subjects(1021 males,mean age 47.21±12.34 years;788 females,mean age 45.61±11.40 years)from January 2008 to July 2009.ECG and routine medical examinationswere perfor med.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J wave was 5.64%.The incidence of J wave in males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females(8.99%vs 1.40%,P<0.05).It occurred most in the age of 30~59.J wave located in leads of inferiorwallwasmore than in left and rightwalls(2.89%vs 1.08%,1.71%,P<0.05).The higher of labor intensity,the higher of the morbidity of J wave.J wave ismore likely seen in males,especially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and more likely located in leads of inferior wall than in left and right walls.There 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 tween the morbidity of J wave and labor intensity.
Electrocadiography;J wave;Cardiac;Sudden death
R1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2395(2010)06-0096-04
2010-05-27
王鼎铁 (1966-),男,主任医师,Email:hs_hs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