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帅不同心境回故里(下)

2010-12-26 22:41尹家民
党史博览 2010年3期
关键词:徐向前聂荣臻刘伯承

○ 尹家民

刘伯承就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后,却不曾回故乡

1911年,刘伯承从戎,开始了军旅生涯。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做主在家乡为他定了亲,女方叫程宜芝。刘伯承虽不太情愿,但在母亲的坚持下只得同意完婚。由于军务繁忙,夫妻很少在一起。1921年,刘伯承驻防奉节时,为了孝敬母亲,便把母亲和妻子从开县老家接到奉节同住。由于母亲过不惯远离故土、养尊处优的日子,没多久便又带着儿媳回到了开县的乡下。1924年,刘伯承在重庆养伤期间,结识了吴玉章、杨闇公等,并在他们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从此,刘伯承南北征战,与家中失去了联系。

1930年底,上海愚园路的一幢二层小楼里,迁来了“林直木教授”一家,这位“林教授”就是刘伯承。同他一起生活的有他的新婚妻子吴景春、岳母和妻弟。吴景春一家三口从万县来上海,没有三亲六故来往,很符合秘密工作规定。吴老太太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经常烧香念佛,弄得家里香烟缭绕。在外界看来,这样一户人家,断不会有共产党。别说外人,就连吴景春,当时也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共产党员。刘伯承就这样开始了在上海的地下工作。

1936年,当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任弼时和夫人陈琮英,对刘伯承非常关心。他们知道刘伯承早与妻子失去联系,伤残的身体又无人照顾,就介绍汪荣华与刘伯承结婚。

1950年,刘邓大军席卷大西南。刘伯承回到重庆,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此间,他没有回故乡开县探亲,也没有急于寻访旧友,而是给当年救助他的涪陵县人民写去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感谢乡亲们在34年前的救命之恩和深情厚意,并向当地群众致以崇高敬意和亲切问候。

刘伯承在重庆市工人座谈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作为一个解放军军人,一个政府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与人民大众,尤其是与工人同志在解放了的重庆如此见面谈心,是何等高兴啊!我又想到在大革命时代,我们就在重庆遭到“三三一”惨案。我们顺泸起义失败的老工友、老战友、老同学被蒋介石打散了。我们分别了22年,而今天竟在重庆见面了,真是无穷的高兴呀!

刘邓大军的两位主要领导人像是约定好了似的,都没有再回过自己的家乡,也都不写回忆录。

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在外游历了几十个春秋的元帅,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叶落归根。当然,在刘伯承本人及其亲属看来,根的概念的外延已经大大地扩展了。刘伯承逝世后,他的夫人汪荣华在给党中央的信中写道:

根据伯承同志一贯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对我们的教导:为人民的事业要敢于斗争,勇于牺牲。永远同战士们和劳动人民站在一起。因此我要求把伯承同志的骨灰撒在祖国大地,撒在淮海、南京、大别山区、太行山区、大西南及故乡,撒在养育他的山河大地上,撒在他曾经与战士们的血和汗流在一起的地方,让他安息在与他血肉相联的人民群众之中。

1986年深秋的一天,一架空军专机穿过飘浮的云雾,向祖国的西南飞行。飞机上坐着三位空军军官——他们是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刘太迟和女儿刘雁翎。这天,儿女们护送着父亲的骨灰盒,最后返回故里。

周恩来对徐向前说:“回家也是工作嘛。”

徐向前小时候,父亲常在外谋生,他整天跟着母亲屋里屋外转。他的母亲姓赵,名金銮,生于1862年,长在离徐向前家不远的槐阴村,家境与徐门相当。她不是徐向前父亲的原配。在她之前,徐父曾娶一妻,后病故,没有留下子女。赵氏并没有因为是填房而降低她在徐家的地位。相反,由于她的善良,博得了长辈的喜爱。婆婆信任她,放手让她操持家务,她成了家庭生活的实际组织者。

母亲怜贫惜老,施舍僧侣。冬天,街上来了乞讨者,她常把他们让到屋里,给吃,给喝,再施舍。如遇僧尼化缘到门前,她都以同道师长相待,净手素斋,不吝布施。母亲这种行为,影响了徐向前。母亲的节俭勤劳,对徐向前也有很大影响。母亲闲不下来,他也闲不下来;母亲打扫屋里屋外,他也拿着小笤帚东一下西一下地划拉;母亲做饭,他也往灶门里添柴添炭……

徐向前伴随母亲劳动,劳动伴随他成长。北方冬天的五更时分是最冷的,人们管它叫 “鬼龇牙的时辰”。有时,徐向前拾粪回来,脚冻麻木了,手冻僵了。母亲很心疼,帮他脱鞋,让他上热炕暖暖,还用手暖他那冻得发紫的小手,可是从来不说不让孩子去拾粪的话。徐向前成年后才体会到,母亲这样做,也是一种对孩子的爱。这对他的坚强性格的形成,是一个直接的因素。

尽管父亲与母亲感情很好,但放不下男人对女人的威严。徐向前总是站在母亲一边,维护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徐家的日常生活,虽然由母亲安排,但家庭经济的支配权却在父亲手里,母亲手中很少存过钱。徐向前对此颇感不平。他当了小学教师后,每月有20块银元的薪水,都要如数交给父亲,不能给母亲。父亲要求他这样做。可徐向前看到母亲手里年年不进一文,很不是滋味。有一回,他领到薪水,偷偷地交给了母亲3块,只交给父亲17块。父亲问他怎么剩17块,他只好说,一个同事成亲,那3块送礼了。3块银元,打动了母亲。母亲接过钱,泪水欲滴。

1920年,徐向前考入太原国民师范的第二年,父母考虑,他已经19岁了,再不定亲,别人要笑话的。于是,就从媒人介绍的几人当中,选中了东冶镇朱门长女香蝉。徐向前虽然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但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能使他有摆脱父母包办而去自由恋爱的勇气。一字不识的香蝉,根本不知道五四运动是怎么回事,更不会有什么新思想了,她只相信命运会给她安排一切。

1921年,徐向前在太原国民师范学习满两年,正式毕业了。在川至中学小学部当教师时,由父母做主,操办了他的婚姻大事。

次年,香蝉生下一女,取名松枝。松枝是个苦命的孩子。生下来,母亲奶水很少,不够吃。1岁多时,父亲又离家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没多久,母亲又得了不治之症,当时谁也说不清楚是什么病。每天除吃一点粥外,别的什么也吃不下,身体急骤消瘦,脸色蜡黄。她很想念丈夫,哀求公婆写信叫徐向前回来。其实,公婆早就写了信。此时,徐向前已经考入黄埔军校,军校纪律严格,使他无法脱身,只好写信安慰妻子不要着急,安心养病,等有机会一定回去看她。可是,香蝉没有等到丈夫回来,即命赴黄泉。松枝在爷爷、奶奶、姑姑的照料下长大。

1926年,徐向前曾回过家乡一次。1937年,已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的徐向前随周恩来来到太原。这里距家乡不过半日行程了,彭雪枫等都曾向他提出:应当回去看看。徐向前何尝不想回家呀,11年了!这11年,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家乡情况怎样了呢?这么多年,他被国民党说成了“匪首”,家中的亲人怎样他都无暇顾及。

从大同、岭口回到太原,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都劝徐向前回家看一看。

周恩来看徐向前是怕耽误工作,就说:“回家也是工作嘛。五台山区战略地位重要,是我们下一步开展游击战争的基地之一,你去走一趟,能扩大党的影响,为将来开展工作作点准备。”彭德怀说:“你和家人离别多年,回去看看,合情合理,不能让人家说共产党不讲人情嘛!”还让供给部拿出60元钱给老人买点东西。

还未到家,徐向前便听到母亲已经过世的消息

1937年9月16日,中秋节前三天。徐向前早上6点出发,中午过后到了东冶镇,从这里到永安村还有几里小路,不能行驶汽车,只好弃车步行。要到家了,徐向前很兴奋,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和警卫员说着童年的生活、风土人情,什么东冶白菜、建安大米、台山蘑菇等都在话题之内。

忽然,徐向前看到前边有一位老人,正背着口袋吃力地行走。他一眼就认出是父亲的背影,但又不相信这么巧,走近一看,果然是。徐向前轻轻叫了一声,老人愣住了,用惊疑的眼光看着这两个军人。徐向前站在他面前,恭恭敬敬地说:“大大(爸爸),我是象谦。”老人听到“象谦”两个字,眼泪立刻流了下来。警卫员接过老人肩上的口袋,徐向前搀扶着父亲,问:“娘好吗?”老人用衣袖擦了擦眼泪,说:“她头年就过世了。”一听这话,徐向前一路的喜悦像是被一阵狂风吹过,无影无踪。

回到家里,姐姐、嫂嫂、妹妹、女儿,都很意外,恍如梦中相见,悲喜交加。消息很快传开了,村里热闹起来,亲戚、朋友、同学、邻里,都赶往徐向前家。住在外村的两个姑姑也很快赶来了。院子里,人来人往,上房和东西厢房都挤满了人。徐向前热情招呼着众人,一一回答他们的问话。

一位老太太挤到徐向前跟前说:“银存(徐向前乳名)呀,让我好好看看,人家说你长了红头发、蓝眼睛、猪嘴巴,当了什么‘匪’,这是真的吗?”一句话逗得全屋人都笑了。徐向前也逗趣说:“那你还来看我,不怕把你吃了哇。”

还没见过父亲的女儿松枝,虽然眼生,却又不愿离开,当父亲问话时,羞怯地躲在一边。

姑姑的一双眼睛一直没有离开徐向前,她觉得,侄儿母亲不在了,姑姑应该尽母亲的责任。她看到徐向前穿得单薄,就说:“银存,天快冷了,给你做一条棉裤吧?”徐向前理解老人的心,对姑姑说:“姑姑,怕你做不起呀。”姑姑说:“再怎么穷,一条棉裤还是拿得出来的。”徐向前意味深长地讲道:“姑姑,我的同志有一万人,要做就得一起做呀,光我一个人穿暖了怎么行呢!”姑姑这才理解了徐向前的心。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后来彭雪枫不止一次把它讲给众人听,要大家想一想这短短几句话。

父亲自从儿子走后,对国事、政治时时留意,尤其对共产党和红军的动向更为关注,想方设法打听消息。有一年,曾有两名国民党军官来看过他,两人口称是蒋校长派来的,问他家里有什么困难没有,知不知道徐向前的下落。徐向前的父亲回答得很巧妙:“自从象谦考上黄埔军校,就不知哪里去了,连点音信也没有,我正要找你们蒋校长要人呢!”两名国民党军官啼笑皆非,无可奈何地回去了。

徐向前和家人、乡亲们的中心话题是抗日。徐向前大姐、二姐的孩子都要求把他们带到部队去,上前线打日寇。徐向前尊敬两个姐姐,从小听她们的话。在姐姐没说话之前,一直没答应。当两个姐姐说“行”时,他才答应下来。可惜的是这两个孩子后来都在抗战中牺牲了。

夜深了,人们陆续散去。一家人静下来又谈起了家里的事。姐姐、嫂嫂、妹妹都说:娘晚年很想他,病倒在炕上的时候,还不断呼唤他的名字。徐向前很悲痛,让女儿掌着灯,来到上房西屋,在母亲灵柩(当地风俗,老年夫妇先死者可不下葬,而停灵于家中)前站了很久。姐姐送来了黄表纸,替徐向前把它点燃……

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向正(定)太(原)路以南太行山区展开,发动群众。担任一二九师副师长的徐向前率七六九团一路南下,27日走到五台县永安村附近。大家都想到徐向前家看看,徐向前就把陈锡联、汪乃贵、范朝利、丁先国几个团干部请到家中进午餐。

军情紧急,吃过饭就上路了。徐向前的父亲把他们送到村头,眼里含着泪珠。大家都热情地向老人告别。徐向前说:“回去吧,有机会还会回来的。”

谁知,这竟是他们父子的最后分别。后来形势紧张时,乡亲们帮忙,把徐向前母亲的棺木下了葬,把他父亲转移到山上一个寺庙里。徐向前的嫂子和侄儿不时给老人送点米面。经常照顾他父亲的是一位本家,名叫徐献荣。徐向前的父亲最后在寺庙里去世。

徐向前晚年一直受疾病折磨,临终前,他对来看望他的李先念说:“我的遗言有三条:一是不搞遗体告别;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和太行山。”

1990年9月21日凌晨4时21分,徐向前与世长辞。11月1日至10日,中央有关部门陪同徐向前的亲属,乘专机飞往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山,执行徐向前的遗嘱,撒放骨灰。飞机追寻着徐向前的战斗足迹,将骨灰伴着朵朵鲜花,撒向徐向前征战过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徐向前安息在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山浴血征战地。骨灰盒和遗像最后安放到五台县烈士陵园。

聂荣臻的两个未了心愿

到了暮年,聂荣臻常说还有两个未了的心愿。

聂荣臻眷恋家乡,多次提出想到哺育自己成长的四川省和江津老家看看。但医生总是劝阻,担心他长途颠簸,难以适应旅途劳顿,发生意外。于是,他就在北京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家乡来人,就请他们介绍情况,家乡建设的好坏,牵动着聂荣臻的心。出于这种感情,他对家乡要求的题词总是有求必应。他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原江津中学的大院内;游人到国家级旅游胜地江津四面山,首先看到的是他题写的“四面山风光”五个大字。

聂荣臻也眷恋革命老区,把河北老区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1987年,他在写给支前模范戎冠秀的信中说:“我常讲,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打就打了22年的革命仗,而其中11年都是在华北,主要是在河北度过的。所以,河北的一草一木,我都不会忘记。”进城以后,因为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到老区看看。“文化大革命”后,“几次想去,又因为身体不好,未能如愿。现在腿脚更不便了,真是遗憾,不过我对老区人民始终怀念着”。

1991年,聂荣臻让办公室写信给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以及阜平、完县、平山、唐县的党政机关,转达他的话:“近来常有老区的同志来看望我。由衷地感谢老区人民对我的关心。老区人民是我们战争年代的主要依靠,我对他们怀有深厚的感情。1970年我曾计划去看望老区人民,后因病未能成行。现在多种疾病缠身,已经没有这种可能,我视为终身憾事。当我听到大部分老区人民生活还比较困难,深感不安,心里不是滋味。所以你们以后来,无论如何不要再带什么东西了(包括土特产),否则只会增加我的不安。”信里还建议省里的领导,注意在搞好平原建设的同时,尽量对革命老区多投些资,帮助那里的人民尽快脱贫致富。

20世纪50年代初,聂荣臻在代总参谋长岗位上累垮了身体以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健康有所恢复。1960年,他的心脏病再次发作,以后高血压、失眠、胃肠功能紊乱、前列腺炎、糖尿病和皮肤病等接踵而至。从此,他与病魔进行了顽强搏斗。

1992年5月14日,是聂荣臻一生中的最后一天。和往常一样,上午他照常听工作人员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关心国内外大事。听到报上有条消息说,前几天一场喜雨,使北方旱情缓解,小麦长势喜人,聂荣臻高兴地说:“这就好了。”

这天,适逢江津来人,召集在京江津籍的同志开会,听取大家对建设好江津的意见和建议。聂荣臻的女儿聂力出席了会议。中午回来,聂荣臻问她会议情况。听完情况后,他说:“就是要改革要开放,要不江津不能发展。”聂力说:江津的同志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正在设法缩小。聂荣臻说:“是嘛,我们江津有一种特产叫米花糖。糖是不错,可是我们的包装上不去,三四十年一贯制。日本人就比较注意包装。要打出去,就要有所改进。”谈话时,聂荣臻很高兴,再次表示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晚上10点,聂荣臻仍按老时间熄灯睡觉。平时,他入睡后便有鼾声,可今天入睡不久,心电监护仪器上显示,出现了严重的室性心律紊乱,不久就心力衰竭。虽经医生抢救,但终未能抢救过来。没有说一句话,共和国的最后一位元帅就这样安详地离去了,享年93岁。

按照聂荣臻的遗嘱,他的部分骨灰被撒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一棵桧柏树下,另一部分骨灰被安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这是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第一颗人造卫星升起的地方,也是元帅后半生最牵挂的地方。距离聂荣臻墓不远处,耸立着他的手迹:“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元帅墓的周围,整齐地排列着604座坟茔,他们中有将军,有士兵,有科学家,也有普通的工作人员,有的墓碑上连姓名都没有。元帅和他的部下永远在一起。 (全文完)

猜你喜欢
徐向前聂荣臻刘伯承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徐向前的三次探亲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在徐向前指挥下鏖战山西战场
聂荣臻的军事秘书谈聂荣臻
刘伯承治校三法
刘伯承带兵思想探讨
聂荣臻元帅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刘伯承过许昌
徐向前的军事理论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