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省必须办好大教育
11月25日至26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举全省之力,用两个五年的时间把贵州的教育搞上去,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推动贵州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指出,要解决认识问题,牢固树立“富民必先强教,兴黔必先兴教”的思想。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最具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穷省可以办好大教育
我省人口多,贫困面大,对于我省来说,教育的作用尤为凸显。栗战书指出,实践充分表明,穷省可以办大教育,穷省必须办好大教育。贵州发展有两个基础,一个是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硬基础,一个是包括教育在内的软实力基础。光有硬基础是不行的,没有软实力,贵州要加快发展是不可能的,要实现更高水平、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则更不可能。
在全省工业大会、全省支持贵阳加快发展动员大会等一系列我省经济发展相关会议之后,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紧随其后召开,足见省委、省政府对教育软实力的重视,以及对提高我省教育水平的决心。
此前,10月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主持召开了《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情况汇报会,他指出,省委、省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并要求,《规划纲要》的编制要与贵州省“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在发展目标、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做好协调安排。既要突出重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又要在高等教育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此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则正式印发《规划纲要》,并对《规划纲要》的实施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
用两个五年赶上全国教育平均水平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到2020年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从根本上改变贵州省教育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逐步向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迈进,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经过长期努力,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站在新的起点上。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贵州省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发达省份的差距还很大,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很不适应。我省的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
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栗战书强调,要解决“短腿”问题,大力推动贵州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发展教育必须坚持“扬长补短”。
同时,贵州教育主要需要从三个具体的方面“补短”。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补能力、素质之短;二是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补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之短;三是坚持教育公平,补乡村教育和弱势群体接受教育之短。
对于目标的实现,赵克志也点出了明确的抓手:一是巩固提高义务教育。二是着力突破高中教育。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四是调整优化高等教育。(本刊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