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周傲霜
拉长会展短腿打造海南品牌
——访海南会展协会会长杨学功
□见习记者/周傲霜
2009年11月,海口市政府宣布成立会展业协调领导小组,并划拨300万元作为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作为海南省首个具体协调管理服务会展业的机构,将把制定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展会等纳入其职能范围。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海口会展业将迎来新一轮整合热潮,也将为海南会展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就近期海南会展业发展的相关话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贸促会海南分会副会长、海南会展协会会长杨学功(以下简称“杨”)。
记者:近年来,海南会展业逐步升温。您如何评价海南会展业当前的发展现状?
杨:总的来说,近几年海南会展经济正逐步驶上平稳较快发展道路。海南会展企业2006年的会展总收入仅690万元,2007年跃升到1508万元,2008年达到2310万元。会议方面,2006年我省会议总收入3.6亿元,2008年达到5.6亿元,会议接待人数达到160万人次,带动会展相关产业收入超过10亿元。
此外,海南还培育了冬交会、博鳌亚洲论坛、旅游房地产展览、汽车展及海洋渔业博览会等一大批比较知名的会展品牌。以特色产业为原动力的会展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拉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记者:当前制约海南会展业做大做强的短腿主要有哪些?
杨:前几年,缺少大场馆和重视不够是海南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前者随着2011年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的落成,情况将会有所改善。目前,社会各界也逐渐意识到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性,省领导大会小会也在反复强调。但不得不提的是,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等方面还不很到位。
另外是人才问题。海南开展会展经济的主要障碍是缺乏专业人才。会展业延伸链长,涉及领域多,而海南会展业起步晚,规模小,与会展有关的如公关外语、广告设计、营销策划等专业人才比较缺乏,现有人员经验少,普遍没有策划、经营、举办过大型的展览项目。
此外,在经营管理上,现有会展企业仍存在经验不足、经营管理理观念落后的问题,技术手段、营销手段有待提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会议服务和展览公司。
记者:海南在会展人才培养和吸引方面应该做哪些努力?
杨:人才吸引方面,企业、政府要积极招聘岗位需要的高端人才,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人才培养方面,目前,海南大学、海南经贸学院、海南商业学校等都相继设立了会展专业,但应届生走到岗位完全上手业务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也特意邀请国际国内的会展专家到海南培训本地会展人员,如2008年就请了博鳌亚洲论坛总监姚望、香港海岸展览公司董事长陈金鈸等,希望对工作人员开阔思路,转变思维方式有所启发。此外,企业也可将人才送出岛外培养。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参与办展的政府有关人员,往往想着这个展览是我们厅或单位办的,别人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竞争力,对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记者:海南会展业尽管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历程,但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展会还不多。请问,海南在打造会展品牌方面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杨:打造会展品牌需政府支持与企业修炼内功二者并行。我们建议,本地办展企业不要急功近利,头三年好好经营展会,多引进国际知名展会、大企业参展,打造会展品牌。
当前,国内会展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经验丰富的办展公司入岛,与本地会展经营企业既形成竞争,又互相促进、优势互补。在这一过程中,有些会被淘汰,有些会越来越强,这对海南会展业的整体发展应该是有好处的。企业要做好自身修炼工作,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努力维护品牌,提高服务理念和人员素质等等。
在政府扶持方面,除税收优惠外,当务之急是设立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很多省市都设有类似的专项基金,比如广西,凡是举办200个以上展位的展会,每个展位补贴200元;300个以上展位的展会,每个展位补贴300元,展会规模越大补贴越多。而海南缺乏省级专项资金拖了品牌会展的“后腿”,吸引不来很多有影响力的展会,甚至不少应在本地举办的品牌展会最后都移师其他地方举行。
目前,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意识到了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性,责成相关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组织会展活动。但很多会展组织单位主要散落在各个厅局,大部分都以自己的职能为中心策划展会,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难以监管规范市场。因此,成立省级会展管理协调机构也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