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增福 郑少锋
种粮大户规模生产行为认知及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 TPB理论和黑龙江省 460户微观调查数据
姚增福 郑少锋
基于 TPB理论和黑龙江省 13个市、2个农垦分局共 460户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种粮大户资源禀赋对规模生产行为认知的影响,并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规模生产行为意愿的内生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粮大户资源禀赋对行为态度理性认知影响较大,由“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转变;资源禀赋对主观规范认知影响较大,促使种粮大户家庭决策模式由“男主外,女主内”向“男女共商”转变;资源禀赋对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影响较小,表现出经营规模与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强度呈现“∩”型效应趋势;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88、0.258和 0.235,有显著正向影响。
种粮大户;规模生产行为;意愿;认知;计划行为理论
当今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人均耕地少,质量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且在逐年减少的现状,粮食供求关系中长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1]。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小规模土地经营农户交易成本高、土地生产率低,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农产品生产竞争日益激烈,以小规模为主的农户经营形式所形成的竞争力明显不足[2]。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种粮大户,改变了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良种良法采用、提高单产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用明显,为稳定粮食生产和保证粮食安全作出了很大贡献[3]。农户经济行为是理性的,所以,有必要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调动种粮大户的积极性,让种粮大户愿意种粮[4]。
关于农户行为认知和意愿问题许多研究都做了有益的探讨[5-9],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赵建欣,张晓凤 (2007)利用问卷调查研究了农户对无公害农药的认知和购买意愿。研究发现,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到中心城市的距离是影响农户对无公害农药认知的重要因素,无公害农药的价格、土地的获得成本、种植面积和市场检测机制直接决定着农户对无公害农药的购买意愿;马彦丽等通过对河北农户进行分析,得出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较小[6];周清明针对湖南、辽宁、广西和重庆四省农户的种植意愿,利用 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粮食价格、种植规模、服务程度与意愿呈正相关,文化程度、农资价格与意愿呈负相关[7];康岚利用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失地农民被征用土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8];李冬梅,刘智等运用 Logistic模型对农户选购和使用水稻新品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水稻产量、出售水稻的数量、农技员推广和亲戚朋友的购种行为对农户选择水稻新品种具有正向影响[9]。国内仅有少数的学者关注大户生产行为问题,但都是研究外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1,3,10]。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户行为动机和行为选择偏好的研究上[11-12]。
在分析农户生产行为意愿的文献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大多是从普通农户的角度,分析外部各种环境对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而针对种粮大户进行分析的较少,更缺少从资源禀赋方面研究种粮大户规模生产行为认知和影响规模生产行为意愿的内生性因素。为此,笔者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种粮大户资源禀赋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影响,以及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效应,可以从全新角度了解种粮大户行为意愿的内在影响因素,从而为进一步掌握种粮大户行为特征提供了科学参考。
(一)数据来源
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调查时采用一对一访谈法。在问卷中共设计了 4个潜变量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行为意愿)和 14个可观测变量。在设计问卷时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即 1代表“不同意”,2代表“有点不同意”,3代表“一般”,4代表“有点同意”,5代表“同意”,问卷的具体可观测变量设计见表 1。
表1 种粮大户对规模生产行为认知统计结果
调查范围包括红兴隆农垦分局 (双鸭山农场、853农场和友谊农场)、建三江农垦分局 (七星农场、青龙山农场和 859农场)以及七台河市、双鸭山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黑河市、五常市、富锦市、鹤岗市、伊春市、绥化市,共 13个行政市 27个乡 (镇)。调查对象为经营耕地面积约 6.67公顷 (100亩)以上的农户①种粮大户衡量标准的制定参照标准见文献[21][22][23]。。在研究中共发放问卷 490份,收回问卷476份,其中,有效问卷 460份。
(二)资源禀赋对规模生产行为认知影响
本文中选择户主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是否村干部、经营耕地面积和从事农业人口数量等变量代表种粮大户资源禀赋,用 x1来代表行为态度中的生存理性①根据表 2因子分析结果可知,x1变量因子载荷系数值较大,对行为意愿影响效应大。;选择 x4、x5代表价值理性、经济理性;变量 x7和 x10代表种粮大户主观行为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分析结果见表 1。
从表 1得知,种粮大户资源禀赋基本特征表现为:户主年龄多集中在 36~45岁之间,占总人数的 42%,表明种粮大户多是中年农户,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初中,占 52.4%,说明种粮大户的学历层次并不高,身体健康大户占 50%,说明种粮大户规模生产需要户主投入较多体力劳动,身体健康程度很重要,不是村干部的种粮大户占 90.7%,种粮大户大都没有村干部身份,因为村干部从事行政事务可以发挥其比较优势,专注于规模经营的机会成本较高,时间配置的替代效应会产生负作用[13],经营规模多集中在 6.67~8公顷和 14公顷以上②6.67~8公顷经营规模多出现在地方,因为地方大户土地交易成本较高,14公顷以上多出现在垦区,垦区土地交易成本较低。,家庭农业投入人口多为 1~2人,占67.7%,说明自家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很少。
1.资源禀赋对种粮大户行为态度认知影响
在表 1中,总体来看,资源禀赋不同的种粮大户对行为态度的理性认知基本一致 (变量均值 x1>x4>x5),认知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价值理性③笔者认为价值理性有别于经济理性和生存理性,主要是指行为主体认为某一项事业值得去从事,即使外部环境不利,为了实现主体行为价值,此行为还是要发生。。年轻种粮大户对生存理性的认知要高于中老年种粮大户,而对经济理性和价值理性认知程度较低,总体表现出,年龄大、学历高、身体健康、是村干部和经营规模大的种粮大户,理性认知从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转变的趋势更明显④大专及以上学历较之其他学历层次的种粮大户对经济理性认知最强 (均值为 3.7),而对价值理性认知最弱(均值为 3.3)。。家庭从事农业人口 5人以上对生存理性认知均值为 4.2,而从事农业人口为 1~2人的生存理性认知均值为 4.1,说明家庭从事农业人口越多,生存理性认知越强烈,感觉生活压力越大。
2.资源禀赋对种粮大户主观规范认知影响
从年龄上看(表 1),35岁以下种粮大户比其他年龄区间内的大户更重视爱人和孩子在决策中的建议;从文化程度上,没有表现出随着学历层次提高家庭决策更加民主的迹象,而是高中及中专学历层次上的大户更加重视周围人员的建议;身体健康、不是村干部的大户认为周围人员意见更重要;从事 8.67~10公顷经营规模、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 5人以上的家庭,决策更民主。从整体趋势上看,种粮大户家庭经济决策的模式已由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决策模式向“男女共商”模式转变[14]。
3.资源禀赋对种粮大户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影响
从表 1可以看出,种粮大户资源禀赋对感知行为控制 (x10)认知强度的均值都在 3.1~3.9之间,说明种粮大户并没有因为具有规模经营等资源禀赋,加强了对自我行为控制能力的认知程度,资源禀赋对种粮大户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影响效应较小。但也表现出中老年种粮大户和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种粮大户对从事规模生产行为较有信心,能够承担一定的可预见风险,对自我行为控制能力认知程度较高;经营耕地规模与种粮大户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强度呈现出“∩”型效应趋势,而从事农业人口在 5人以上的种粮大户,对行为控制能力认知程度较高。
(一)模型假设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计划行为理论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认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是决定行为意向的 3个主要变量。”其具体表现是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行为意向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行为意向又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15]。为此,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提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假设:
假设 1:种粮大户规模生产行为态度越积极,从事规模生产行为的意愿越高。
假设 2:种粮大户积极的主观规范与从事规模生产行为意愿呈显著正相关。
假设 3:种粮大户强感知行为控制对从事规模生产行为意愿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模型分析假设,构建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见图 1。
图 1 种植大户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具体数学表达式为:式中:y1、y2、y3、y4分别代表潜变量行为意愿、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x1→x14代表 14个可观测变量;β代表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γ为各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 (具体参见图 1),ζ代表残差项。
(二)信度、效度检验以及探索性因子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认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要做信度检验。本文中 s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①研究没有进行多次重复调查,所以采用此方法测量。(Cronbach’s alpha系数)来测量问卷的信度。利用 spss16.0软件对行为的态度、行为意愿、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等四个潜变量中 14个可观测变量进行信度分析 (表 2),分析得出 Cronbach’α值介于 0.676到 0.713之间,问卷整体的 Cronbach’α值为 0.826,问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各可观测变量标准因子载荷系数都在 0.7左右,说明各潜变量的结构效度良好。
继续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首先,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结果为大部分系数值大于 0.3,其检验值均小于 0.05②因为篇幅的限制,计算出的相关系数矩阵和检验值结果没有一一列出。。其次,利用 KMO样本测度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来验证问卷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软件运行结果 KMO值为 0.821,Bartlett球体检验 App rox.Chi-Square统计值为 1 764.0,显著性概率为 0.000,小于 0.001,两者说明数据具有很高的相关性,适宜做因子分析。
表2 变量信度、效度及因子分析结果
表3 模型拟合指数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图 2 结构方程路径图
利用 AMOS7.0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各观测变量的 C.R值都大于 2①根据荣泰生的建议,只要 C.R大于 2,则表明估计值与零存在显著差异,见文献[17]。,且都在 99%和 95%置信度下显著,说明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估计具有显著性,即可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衡量具有较高的会聚有效性。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值及显著性见图 2。
对上述经过载荷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模型再进行模型拟合评价,选择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和信息指数来评价模型的优劣 (表 3),各指数指标值都符合建议值的要求,测量模型的总体拟合情况较好。
(四)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分析
对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以验证前文提出的假设。从图 2可以看出,种粮大户行为态度对行为意愿路径系数值为 0.088且通过 5%显著性检验,两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积极的行为态度能增强行为意愿,这和前述假设 1以及以往学者在研究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时的结论相同。
从表 2中可以看出,生存理性 (x1→x2变量标准因子载荷系数值都大于 0.5,分别为 0.770和0.511)、经济理性 (x5→x6变量标准因子载荷系数值分别为 0.665、0.490)和价值理性 (x3→x4变量标准载荷系数值分别为 0.528、0.670)对行为态度影响效应均较大。以上分析表明,种粮大户生产行为态度受到多种行为认知理性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了行为意愿的产生。
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值为 0.258且在 1%水平上显著,假设 2是成立的。充分表明:爱人、孩子以及重要亲戚朋友和技术人员对种粮大户主观规范影响较大 (x7和 x8载荷系数分别为 0.544和 0.536),周围重要人员的建议能够直接导致种粮大户行为意愿的产生。
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为 0.235且在 1%水平上显著,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假设 3是成立的,说明高感知行为控制能力可直接引发行为意愿的产生,这和张建杰和王秀东,王永春等人的研究是一致的[18]-[19]。再从表 2中可以看出,感知行为控制 3个可观测变量的标准载荷系数值较大,分别为 0.607、0.705、0.702,表明 x9、x10和 x113个变量对行为意愿的产生影响很大。
通过种粮大户资源禀赋对规模生产行为认知及意愿内生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得知:第一,计划行为理论在分析种粮大户生产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时是适用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影响效应较大,TPB模型解释力强大,说明 TPB理论有很好的跨文化适应性的特点[15];第二,资源禀赋显著影响了种粮大户对规模生产行为态度的认知,认知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价值理性,且有由“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转变的趋势,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知,多元的行为理性认知又显著影响了行为意愿的产生;第三,资源禀赋对主观规范认知的影响较大,种粮大户家庭决策模式由“男主外,女主内”向“男女共商”模式转变,周围人员的意见直接影响着行为意愿的产生;第四,资源禀赋对种粮大户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影响作用较小,经营规模与种粮大户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强度呈现出“∩”型效应趋势,从而导致种粮大户没有较强的规模生产行为意愿。
本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已经很明显,种粮大户行为意愿影响因素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是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种粮大户规模生产行为意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根据种粮大户多元的行为态度理性认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政府应该加快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市场体系完善,营造好的规模生产外部环境,真正确立种粮大户规模经营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上的优势,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收入,同时从内在动机上培养种粮大户个人成就感,提高种粮大户对“价值理性”认知强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户行为意愿;第二,基于家庭决策模式的转变,应该加强对种粮大户周围人员培训和教育,认真全面地做好种粮大户身边重要人员的市场信息、预测等内容的培训和指导,以此来影响种粮大户行为选择[20];第三,面对种粮大户较弱的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应全面加强对种粮大户生产行为的引导和支持,加大信息、政策宣传以及技术培训力度,增强种粮大户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行为控制能力,以此增强种粮大户生产行为意愿。
[1] 翁贞林.江西种稻大户对粮食补贴的政策认知、行为意愿及其对策建议.经济问题探索,2008(1):187-90
[2] 陈欣欣,史清华,等.不同经营规模农地效益的比较及其演变趋势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0(12):6-9
[3] 陈洁,刘锐.安徽省种粮大户调查报告——基于怀宁县、枞阳县的调查.中国农村观察 ,2009(4):2-12
[4] 张晓山.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8):28-33
[5] 赵建欣,张晓凤.蔬菜种植农户对无公害农药的认知和购买意愿——基于河北省 120家菜农的调查分析.农机化研究,2007(11):70-73
[6] 马彦丽,杨云.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种粮意愿、农民收入和生产投入的影响——个基于河北案例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4,(3):7-13
[7] 周清明.农户种粮意愿得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9(5):25-30
[8] 康岚.失地农民被征用土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农村经济,2009(8):53-62
[9] 李冬梅,刘智,等.农户选择水稻新品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9(11):44-50
[10] 徐峰,邱隆云.江西种稻大户稻作经营意愿行为及其对策建议.江西农业学报,2009(1):148-151
[11] Popkin S.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12] Horna JD,Smale M,von Oppen M.Farmer Willingness to Pay for Seed-Related Information:Rice Varieties in Nigeria and Benin.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7,12:6,799-825
[13] 李谷成,冯中朝,等.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统计研究,2008(1):35-42
[14] 史清华,张改清.农户家庭决策模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自浙江 5村的调查.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86-90
[15] A jzen I.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179-211.
[16] Fornall C,Larcker D F.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Algebra and Statistics.Journal of M arketing Reserch,1981,18(3):382-389
[17] 荣泰生.AMOS与研究方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18] 张建杰.粮食主产区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及其政策效应.中国农村经济,2008(6):46-54
[19] 王秀东,王永春.基于良种补贴政策的农户小麦新品种选择行为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7):24-31
[20] 安增龙,姚增福.现代化农业技术效率进步贡献与损失测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待刊
[21] 朱红根,陈昭玖,翁贞林,等.稻作经营大户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8(12):71-78
[22] 周曙东,朱红根,卞琦娟,等.种稻大户订单售粮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8(5):38-44
[23] 刘凤芹.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与效果研究:以东北农村为例.管理世界,2006(9):71-79
An Analysis of the Cogn ition and Factor s on the W illingness of Large-Scale Gra in-production Households'M ass Production Behavior
Yao Zengfu Zheng Shaofe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gnition and endogenous factors on the willingness of large-scale grain-production households'production behavior based on the TPB theory and Heilongjiang 460 micro-survey data,using factor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The result shows that resource endowments havemore impact on the cognition of 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changing from survival rational to“economic rationality”,and havemore impact on subject norm,changing from“Theman worksoutside the home,women inside”to“men and women jointly”in decisionmodel,and have little impact on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presenting“∩”shaped effective trend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size and cognitive intensity of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The path coefficientsfrom 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subject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to thewillingnessof behavior are 0.088、0.258 and 0.235 respectively,and have significantpositive correlation.
Large-scale grain-production household;Production behavior;The willingness;The cognition;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2010-04-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8BJY067);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重大课题项目 (HNKXIV-12-04a)
姚增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郑少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712100。
(责任编辑:常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