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汶川地震专题研讨会内容介绍*
2010年1月8日—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海峡两岸汶川地震专题研讨会”。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司赵明副司长、徐志忠处长,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白鸽副局长、港澳台办公室王逸处长、地球科学部地质学科姚玉鹏博士等,中国科学院滕吉文、邓起东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JohnSuppe教授,李国鼎基金会负责人、台湾大学地质系陈正宏教授,四川省地震局王力副局长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港澳台合作项目
“汶川地震三维发震构造、现今运动状态和区域活动断层发震危险性综合评价”负责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徐锡伟研究员主持。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十余所科研院所的40余位地球科学工作者参加了研讨。刘玉辰副局长代表中国地震局表达了对所有与会的嘉宾及代表的热烈欢迎,并对合作研究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陈正宏教授对推动海峡两岸汶川地震的科学合作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汶川地震三维发震构造、现今运动状态和区域活动断层发震危险性综合评价”项目是海峡两岸分隔数十年后的第一个地震科技合作研究项目,于2008年12月执行以来,在两岸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以及很有价值的初步研究成果。为更好地推动海峡两岸地震科技合作与交流,深化对汶川地震破裂过程和发生机理的认识,有效地减轻未来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李国鼎基金会的委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了此次“海峡两岸汶川地震专题研讨会”。大会安排特邀报告3个:四川省文物管理局朱小南先生介绍了5·12汶川大地震中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滕吉文院士探讨了汶川-映秀8.0级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的深层过程与动力成因,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邓起东院士作了龙门山及邻区区域活动构造与汶川8.0级地震的精彩报告。来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北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市地震局,以及台湾大学、中央大学、中正大学、“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等十几个科研院所的近40位地球科学工作者围绕大地构造与造山作用、构造与地震特性、地表破裂与古地震、大地测量与同震地表变形、地壳速度结构与震波特性、震源物理与大地应力、遥感测量与地表变形、强地震动与断层带特性等专题开展了充分的交流与研讨。会议交流报告共计32个,分别是:J.Suppe(苏强):“集集与汶川地震在大地构造特性上之比较”;李元希等:“龙门山断层的造山机制”;何登发等:“龙门山与四川盆地过渡带构造变形几何学与运动学”;马国凤等:“汶川地震之破裂特性”;黄柏寿等:“汶川地震之震源破裂逆推”;陈晓非等:“地震动态破裂过程分析”;徐锡伟等:“青藏高原东缘汶川地震断层陡坎类型与级联破裂模型”;陈文山等:“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在线之古地震研究”;冉勇康等:“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古地震复发间隔研究”;张中白等:“汶川地震小鱼洞破裂带与北川地区地表变形构造探讨”;于贵华等:“汶川8.0级地震地表变形局部化样式与构建筑物破坏特征关系初步研究”;甘卫军等:“5·12汶川8.0级地震前后鲜水河断裂运动状况的变化基于跨断层连续GPS观测结果的认识”;王庆良等:“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汶川地震前隆升运动特征与同震垂直变形水准形变测量结果”;李陈侠等:“东昆仑断裂带中东部地震破裂分段性与走滑运动分解作用”;陈桂华等:“汶川地震多断裂破裂的同震滑移与滑移分解”;刘启元等:“汶川地震区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初步研究”;洪淑蕙等:“应用多重尺度有限带宽走时层析成像方法逆推龙门山地区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王椿镛等:“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以及地壳组分的分段特征”;万柯松等:“龙门山周边地区地震波速度结构的有限频率反演”;郭飚:“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区地壳上地幔P波层析成像”;马文涛等:“汶川地震发震构造应力场分析”;林正洪等:“地核反射之剪力波触发余震以四川地震为例”;刁桂苓等:“汶川MW7.9和集集MW7.6地震震前类似应力场转换现象及其内涵分析”;姚琪等:“龙门山断裂带南北活动差异及复杂构造建模基于地表破裂带和中小震精定位”;陈锟山等:“藉由InSAR资料分析四川地震震前及震后地表变形”;孙建宝等:“汶川地震同震模型新解及震后In-SAR观测和初步分析”;郭昱廷:“利用卫星影像获得汶川地震之同震地表变形来探讨其断层几何模型”;徐澔德等:“龙门山褶皱逆冲带中前山逆冲带之新期构造及断层运动学”;温国梁等:“利用共振主频之时间变化辨识场址非线性反应”;张冬丽等:“汶川地震峰值加速度纪录的几个特征分析”;宋圣荣等:“台湾车笼埔断层带上的黏土矿物变化和摩擦温度”;袁仁茂等:“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东端东河沿大型滑坡体成因分析”;胡植庆等:“汶川地震诱发台湾西部井下应变仪的面应变变化”。
“海峡两岸汶川地震专题研讨会”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李国鼎基金会联合资助的“汶川地震三维发震构造、现今运动状态和区域活动断层发震危险性综合评价”、“2008年汶川MW8.0级地震的地震活动性和深部构造环境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与1999年集集地震震源过程、强地面运动及灾害效应比较研究”、“汶川地震余震高精度水平位置及深度确定”等4个汶川地震专项合作课题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研讨会后,会议代表对汶川地震区都江堰虹口乡深溪沟、八角庙、小鱼洞大桥、白鹿乡白鹿中心学校、北川县擂鼓镇、曲山镇等地震遗迹进行了野外考察,并在北川县曲山镇北沙坝村对正断层型地震陡坎进行了专题讨论。
通过2天室内充分研讨和2天野外实地考察,与会学者加深了对汶川地震基本特征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明确了项目未来两年的研究目标,为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研究内容奠定了基础。另外,项目合作双方基于研讨会期间可见的和预期可能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2009年12月秋季AGU汶川地震专题内容,将积极选择其中重要成果争取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出版专刊,以便充分展现合作项目研究成果。
P315,N27;
D;
10.3969/j.issn.0235-4975.2010.01.022
2010-01-18。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技发展部 张淑萍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 于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