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赔本赚吆喝”,即情愿亏本也要扩大销售的规摸,这样的企,很少见,但京东商城就是这样一家奇怪的企业。
京东商城2004年的销售额不过1000万元,2009年凳玻40亿元,2010年则可能达到100亿元。相对而言,国美从创立到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则用了整整15年时间,而当当和卓越则至今都没能突破加亿元。那么,京东商城的规模为什么能如此快速地扩张呢?
首先,通过控制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宜可靠的产品。网购跟传统的零售渠道相比,除了省去了昂贵的店面成本,运营效率也相对较高。同时,京东也把低价啡为自己的基本竞争策略,定价上只要_产品的毛利率和费用率持平即可。因此,总体上,京东产品的售价一般都会比线下的渠道低10%左右。
其次,京东商城努力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和自有的物流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服务。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物流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此前,京东商城72%的投诉都集中在物流方面,因此,京东把建设完善的物流体系作为其提升服务竞争力的关键。
但就在京东商城规模急速膨胀的同时,质疑之声也接连不断。其中,最首要的就是京东至今还没能实现盈利。京东为什么只关注规模而不关心盈利呢?网购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关键:规模或者用户数量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大规模的客户是企业获得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实现低价策略的基础。京东创立之初,由于规模小,又奉珩傲,价策略,很多供应商都不愿意给其较多折扣。但随着规模的扩大,目前京东的采购,90%都是生产商直供或者来自一级代理商。
另一方面,销售规模扩大后,更多的盈利模式就可能出现,而不仅仅限于价差利润。2008年,京东开始尝试多种增值服务,比如延保服务、针对企业的广告服务。目前,京东约3(YA的利润来自广告、品牌促销、首发专场活动等收益,其2009年的广告收入已超过了1000万元。
此外,京东商城在自主研发的信息系统中,将特定商品过去的销售数据、消费者点击、标签、路径、浏览次数、停留时间等几百个参数,按一定的权重进行汇总计算,得出消费数据,以帮助企业判断消费需求情况,这也是其追求的未来增收来源之一。
所以,把规模作为京东目前阶段追求的首要目标有其合理性。亚马逊2003年盈利之前曾投入数十亿美元来完善自己的物流体系、产品线和数据库。京东同样需要经历一个投入期,打造产品供应、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也许到那时,盈利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