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广义产权论”的常修泽教授

2010-12-11 09:24卢栎仁
产权导刊 2010年10期
关键词:产权交易产权制度广义

□/卢栎仁

创立“广义产权论”的常修泽教授

□/卢栎仁

常修泽教授

常修泽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产权理论家。他在长期从事产权理论研究中,兼收中外众家之长,结合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广义产权理论”。1998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名人录》第26版,“广义产权理论”被收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出版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第2卷。

常修泽1945年出生于山东省惠民县,1979年春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经济理论研究,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担任该所副所长,199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1年任常务副所长,1992年被遴选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调入北京,出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1997年被南开大学评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担任国家计委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外企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组长;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学术基金(香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兼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香港亚太法律协会顾问、香港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常修泽教授的代表性著作有:《广义产权论——中国广领域多权能产权制度研究》《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以及《产权人本共进论》;主笔或主持完成的产权著作主要有:《资产重组:中国企业兼并研究》、《现代企业创新论》、《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中国企业产权界定》等。

一、率先提出建立产权市场的构想和初创产权市场理论

(一)率先提出建立产权市场的构想。在1987年11月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研讨会上,常修泽发表了《建立企业产权市场和经营权市场的构想》的论文。该文明确提出,“建议在政府的组织下,从建立企业产权市场和经营权市场入手,重新构造微观经济基础”,“所谓产权市场,就是把国有企业的产权推进商品交换领域,实现企业多要素的整体转让”,并就建立产权市场的“四点好处”、“五类买主”及“具体实施”作了初步设计。该文引起决策部门重视。1988年2月中共天津市委内部刊物《对策研究》第6期刊载,1988年4月22日经济参考报公开发表,被新华社评为优秀稿件。据笔者了解,这是在我国国内最早见到的关于“建立产权市场”的文献。

(二)初创产权市场理论。1988年,常修泽在《建立企业产权市场和经营权市场的构想》基础上,主持完成并发表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产权市场论》,提出了关于产权市场若干有创新性的观点。一是产权也是商品,具有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应当通过产权市场进行转让,并具体阐述了产权市场的运行机理。二是国企产权主要应当“异己转让”。“横向转让”从本质上说,并不是企业所有权转让,而仅仅是企业的经营权转让。三是国有产权应当竞价转让,拍卖是产权转让的最佳方式,因为它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体现公平竞争法则,同时能保障国家受益。《产权市场论》在1988年10月国家体改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发表,引起很大反响。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高尚全先生评价说,“常修泽同志在《产权市场论》论文中关于‘产权也是商品’以及‘按市场化规则推进产权交易’的主张,引起了我和其他与会者的浓厚兴趣”。上海《学术月刊》编辑最为敏锐,一个多月后在该刊第12期独家刊载了《产权市场论》。这篇文章为我国产权市场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

(三)提出建立规范化的产权交易体系。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地区相继成立产权交易机构。其中,常修泽直接参与了天津产权市场的设计和创办,尤其是他提出的建立“太阳系式”的产权交易体系引起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在各地创建产权市场过程中曾出现不规范的苗头。基于此,常修泽在1994年3月专门撰写了《论建立规范化的产权交易体系》的论文,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刊载上报中央有关领导,亚太经济时报1994年6月5、7、9日连载。正是由于上述贡献,常修泽教授被业界称为“中国产权市场的开创者之一”。

二、《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被作为培训教材

虽然“产权交易”是现代市场的产物,但在上世纪90年代,对于“产权交易”,国人多感陌生,更不知如何操作。经济日报出版社负责人、著名财经记者杨林林女士敏锐发现此问题,约常修泽教授撰写“产权交易”专著,并作产权交易市场教材。1994年12月,常修泽主笔出版了《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一书,在全国推广和普及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基础知识。该书界定了“产权”的涵义,阐述了产权交易理论,解剖了国外产权交易实践,论证了中国推进产权交易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国产权市场运作体系,揭示了中国产权交易发展趋势,对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产权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著作一问世,各地产权交易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就争相购买,有的甚至“手不离卷”, 成为各地产权交易工作者的培训教材。1998年第2版后,北京等地一些大学将该书作为研究生教学用书。该书主要观点有:

(一)“产权三论”奠定产权交易理论基础。常修泽分析了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菲吕博腾、配杰威齐、阿贝尔等西方经济学家对关于“产权”概念的论述,探讨了国内学者关于“产权”概念的差别,提出他的“产权三论”的著名观点,为产权交易奠定了理论基础。一是“产权体系论”。完备的产权是一组权利或权利体系,即以出资者所有权为基础的各种行为性权利的总和,包括出资者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财产使用权、财产收益权、财产处置权、财产让渡权等。二是“产权价值论”。产权是一种价值形态的财产收益,产权的客体不局限于生产资源,它可以泛指人们排他性地拥有的一切使自己或他人受到损益的权利,不管这种权利是建立在对财产、资源等有形物品的占有,还是基于法律的规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权利以及其他权利。三是“产权可分论”。产权是可分的,一是“分离”,即所有权与它所派生出的各种权利(如使用权、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同样所有权所派生出的各种权利之间也是可分的,如经营权与收益权是可分的。二是“分割”,即同一财产的产权可以“分割”为若干份额,如股份制企业中股权的分割。常修泽强调,“产权三论”是产权交易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正因为产权是价值形态的和可分的,产权才可整体或部分甚至分割到一个个“产权单元”来进行转让。

(二)产权交易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方式。第一,有利于调整存量资产,优化产业结构;第二,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率;第三,有利于减少企业亏损;第四,有利于加速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三)产权转让要履行规范程序。

常修泽提出产权交易“十步走”的基本程序:一是制定产权交易方案;二是审批产权交易方案;三是进行资产评估;四是确定产权交易底价;五是申请进入产权市场;六是公开发布信息;七是采取拍卖、招投标和协议方式进行交易;八是签订交易合同;九是办理产权交割;十是办理产权变更登记。

(四)提出规范化的产权交易体系的“八柱”。规范化的产权市场体系才能保护国家利益,保障职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建立规范化产权市场体系包括八个方面:一是要制定中国产权市场的发展规划;二是要加快产权交易的法制化进程;三是要加强对产权交易的组织领导;四是要规范政府在产权交易中的行为;五是要创办全国性的“产权交易中心”和区域性产权市场;六是要着手培育一代“产权商”和“产民”队伍;七是要科学确定产权交易价格,坚决制止私下交易、“幕后”交易;八是要妥善做好产权交易中劳动力安置工作。

(五)中国产权市场具四大发展趋势。常修泽早在1994年就指出,中国产权市场具有四大发展趋势:多样化、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为中国产权市场描绘了一幅“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思维”的发展蓝图。

三、为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起草工作提供研究报告

2003年5月,常修泽教授为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起草工作提供了有关产权问题的基础性研究报告——《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产权制度》。在这篇研究报告中,常修泽突破“狭隘的企业产权”框架,初步形成“广义产权论”思想。

(一)产权制度概念“不应狭隘化”。

在产权制度概念上,不应再局限于狭隘的“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不等同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而应超越企业层面。他建议中央提“现代产权制度”。

(二)产权内涵包括六大类。第一类是物权(包括土地、厂房等不动产及现金存款等动产);第二类是债权(债权人对债务人拥有的索回债务的权利);第三类是股权(股东对所持股份的收益权、处置权以及通过股东大会对重大事务的决策权等);第四类是知识产权(包括技术专利、商标商誉以及著作权等);第五类是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第六类是管理者的管理产权。

(三)产权制度构成包括四大制度。

产权界定制度;产权配置制度;产权运营制度;产权保护制度。产权界定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产权配置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核心”,产权运营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手段”,产权保护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保障”。

该报告于当年5月上报后,中央起草组有关负责同志约见,就产权制度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切磋,为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参考。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后,这份报告的全文本由《产权导刊》编辑部加“编者按”,于2004年第2期、第3期全文连载发表。

四、创立“广义产权论”

关于产权的概念,常修泽给出的定义是:“产权是具有排它性的受益或受损的权利”,这为他建立广义产权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以这种论断为前提,提出了“产权三论”的著名观点。在为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起草工作提供的研究报告中,已经突破“狭隘产权”的边界,初步形成“广义产权论”思想。用他的话说,“产权不是一朵花,而是一束花。”此后,常修泽进一步从横向“领域”、纵向“权能”和内核“制度”系统三个方面对产权问题进行了拓展。2009年9月,常修泽正式出版《广义产权论》,全面阐述了广义产权理论的基本要义,确立了颇具匠心的“广领域、多权能、四制度联动”的广义产权理论体系。

常修泽在《广义产权论》题记中说:“反思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环境危机,我发现:美国人透支的是家庭资产,中国人透支的是国民资源——从人力资源到自然资源到环境资源,透支资产的困于当前,透支资源的危及长远。”常修泽坦言:“如何破解中国发展和改革的体制难点?我想提供一个广义产权的路径选择。”

第一要义——横向上“广领域”产权。从“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拓展到劳动力产权和管理产权、资源产权、环境产权。横向上看广义产权论,是一个“天地人的产权关系格局”:天上天下——环境产权;地上地下——资源产权;人身人间——劳动力产权、管理产权、知识产权等。

第二要义——纵向上“多权能”产权。从单边“初始所有权”,拓展到“多权能”权利体系,包括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权、土地流转权,乃至海洋使用权等。

第三要义——内核里“四联动”系统。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交易——产权保护的“四位一体”的制度体系。

常修泽明确提出了六个“绕不开”:国民共富,绕不开物权、股权、债权和智权;社会平衡,绕不开劳权和其他人力产权;打破垄断,绕不开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权;农村改革,绕不开土地流转权和抵押权;创新立国,绕不开各行各业的技术产权;永续发展,绕不开资源产权和环境产权。他这些话,在产权界广泛流传。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高尚全先生相继在人民日报和中国经济时报撰文,评价“《广义产权论》是一部带有开创性的产权理论著作”,“拓展了产权理论研究新领域”,“为我国解决科学发展和深化改革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基础”。

五、以“产权人本协同共进理论”推进中国新阶段国有制改革

常修泽既是“对产权问题素有研究的经济学家”,也是中国“人本经济学的探索者”。《广义产权论》、《人本体制论》是其代表性著作。在“两论”基础上,2010年3月,常修泽正式出版《产权人本共进论》(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提出以“产权人权协同共进理论”推进中国新阶段国有制改革,该书列入《中国改革智库资政丛书》。

常修泽在该书题记中写道:老子论道:既讲“抱阳”,又讲“负阴”;斯密论经济:既有《国富论》,又有《情操论》;笔者论改革:一则讲“产”,一则讲“人”。产——《广义产权论》,人——《人本体制论》。如何熔“两论”于一炉,用之于中国创新实践?本书尝试提出:产权人本共进论。

丛书编辑出版者评价认为,《产权人本共进论》是“第一部以产权人权协同发展的理论论述中国国有制改革的专著”。这本书的思想框架被归纳为“一个基础”、“两个顶层”、“四个支柱”。

一个基础:以“产权人本共进论”作为理论基础。该书突破单向度的“物本”改革思路,而把产权和人本两条线融合起来,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础。

两个顶层:在对前30年国有制改革评估的基础上,对新阶段国有制改革的战略做出了“产权”和“人本”的“双顶层”设计。

四个支柱:从操作层面提出新阶段国有制改革的“路线图”。一是“面”上改革——布局调整;二是“点”上改革——微观重塑;三是“线”上改革——国资体制;四是配套制度——政府、市场与社会改革,尤其强调,产权、人本改到深处,必然涉及政治体制改革。上述“一个基础”、“两个顶层”、“四个支柱”,构成中国国有制改革的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不久前,常修泽教授在中国产权市场发展高层论坛上作了“《广义产权论》及其应用”的报告,他的理论和应用建议使与会者颇感受益。我们祝愿常修泽教授在产权理论和产权市场研究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产权交易产权制度广义
Rn中的广义逆Bonnesen型不等式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广义心肾不交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吉林省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公法视角下的中国国有土地产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