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华
(信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王保华
(信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从满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和培养学校实际科学定位,采用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培养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调整课程设置内容和时间安排,构建以就业为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Author’s address Sport Dept.,Xinyang Normal Inst.,Xinyang 464000,China
1.1 专业定位不够准确,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都缺乏准确的定位,致使办学指导思想模糊,相应的支撑课程缺失。虽然为了适应国家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的进步,体育院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教育部对各级高校也进行了专业合格评估,但是在操作层面却很少根据各自的办学理念和社会实际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
1.2 课程设置口径窄,相对滞后于现实需求
目前,绝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局限于传统的基础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体,很少涉及到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和新兴运动项目的内容。虽然近年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提倡宽口径、厚基础,开设了系列选修课程,但仍局限于体育类专业领域课程,很少拓展到其他领域,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体育教育专业没有紧跟社会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脱节,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极大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1.3 课程结构不合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出全方位和多角度,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单一,强调专业教育的纵向深入,必修课偏多。(2)选修课不足,限选课多,任选课少,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发展自己的特长,个性特征得不到良好的发挥。(3)教育类课程单调,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受到忽视和削弱,学科门类偏低,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意识、素质的养成和教育教学本领的掌握。(4)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偏少,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5)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缺乏联系,实现不了课程目标。(6)缺乏系统的师范技能培训课程。
1.4 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思维互动的桥梁。但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大多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著的,虽经多次修订,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与体育科技进步的问题。
1.5 教学手段落后,现代教学方法运用率低
随着教学设施不断更新,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普及,但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来讲,现代化的电教设备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技能课受天气的影响仍很大,场地器材也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等常规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方法如合作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多信息通道法等应用率却很低。
1.6 教育评价体系单一
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思想、知识及运动技术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考试中也只是重视笔试以及运动技术的重复再现。这种考试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能力等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2.1 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竞争力
不同类型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制定不同人才培养规格。例如:重点体育院校软、硬件设施齐全,其人才培养规格应该定位在全面发展,不仅能从事各行各业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还应有较强科研和管理能力,能适应社会变化的高级体育专业人才。而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因有学术方面的优势,其人才培养规格应基本定位在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具有体育卫生和康复指导能力,兼有社会体育工作指导能力,人文知识较丰富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普通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升本”时间不长的体育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面向为城镇中小学培养体育师资,可把重点转向为农村、社区培养体育人才,培养出既能在艰苦办学条件下担任教学与训练任务的学校体育工作者,又能够胜任其他行业、领域的社会体育工作者。体育教育专业专科生的培养目标甚至可以下调到婴幼儿体育工作,同时兼实用性体育人才及职教体育师资的培养,以拓宽学生的择业范围。因此,人才培养的规格应定位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富有较强适应能力和活力的社会体育工作者。
2.2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体系
建议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一二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四年级就业实习实践课程。在课程中加强就业指导力度,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调整学习方向,加强思想和择业观教育,使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向好的现状发展,鼓励毕业生深入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从地域方面来看,县城级以上城市对体育教育人才需求不多,而广大的基层,如农村、山区、海岛却大量缺乏。因此,毕业生要有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中小学教育以及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从而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高校应不断加强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收集,积极寻求订单式培养途径,开发适应社会需求的选修课,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2.3 构建多元化人才教学模式
(1)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借助高校的智力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学术讨论、教学管理、教学创新、科研攻关、社会体育工作指导等,通过多种手段建立起新的能力培养构架体系,重点突破对学生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运用、优化、整合新知识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学生跨院、系选修,攻读双学位、主辅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学科间的交叉渗透”。
(2)强化实践能力,增加实习课程,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建立课堂教学见习、实践,多项裁判实践,社会体育工作实践,社会调查实践为一体的教学社会实践体系。可根据本地本校本系院的实际情况,由专体、公体教师和社会体育工作者共同指导,实施课内课外全程教育实习,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缩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间,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3)建立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中心,集课堂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分层次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对本科生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在一二年级,以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为主进行培养,在三四年级,采用分类别、分层培养,将不同类别的学生分设班,采用不同的强化方案进行培养。可以分别从教师教育职业、科学研究岗位、应用实践职业的学生设立“教学实验班”、“研究型人才培养班”、“应用型人才强化班”三个班级。三个班级采用相对固定的形式,班级之间实行动态管理,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需求的学生,学生在班级之间可以自由选择。所开设的课程和实践活动,都建立在各专业正常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所有师资力量统一调配。
(4)结合完全学分制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整体改革的核心。为了使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对各种类型人才的培养,可以结合完全学分制,以基于通才教育之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基本原则,针对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学段修不同的课程,在更大程度上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也能够使我们在“宽口径、重基础”与精通、熟练掌握专业应用技术的矛盾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改变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将封闭式教育转化为开放式教育,“淡化‘结论性教学’,加强‘过程性教学’,提倡启发式、发现式、导学式、讲座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消化、吸收和创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演讲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科研意识。适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最前缘的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传播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6)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力量。高校教师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通过岗位培训、远程教育、带职进修、脱产深造等各种途径进行继续教育,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科研水平及综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训练学生知识、技能相互通融、迁移、应用及创新的能力,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学校职能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创造条件,提高待遇,留住人才。通过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改变师资来源渠道单一现状;通过进一步搞好人才交流网络,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改进教师业务考核办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多手段、全方位地建立一支与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充满生机的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1]季可异.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钱应华.新时期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3):66-67.
[3]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6):130.
(2010-02-14收稿)
Profession-oriented P.E.talent development mode//
WANGBao-hua
The paper proposes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ar arrangement,adjust the teaching schedule and content and construct the profession-oriented P.E.talent development mode featur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and stages,according to the market requirement and the scientific school requirements.
P.E.major;talent development mode;curricular system
G807.01
A
1672-268X(2010)03-0090-02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ZX-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