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由来、功能及理论框架研究

2010-12-07 19:53卢元镇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卢元镇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470)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由来、功能及理论框架研究

卢元镇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470)

1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由来

伴随着人类文明而发生、发展的体育运动,始终循着两条逻辑线索前进,这两条线索或并行不悖,或交替领先,但始终保持着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第一条逻辑线就是人类体育实践活动的线索,而第二条则是它的理论创造线索。

1.1 体育的实践活动线索

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强烈实践性,使之成为人类文化大千世界中极富动感和魅力的一部分,它是如此地生动诱人,以至“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①引自2000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大奖颁奖仪式上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讲话。它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在不同国度呈现其多样性,在不同时代展示其多变性,成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共时”与“历时”的一个交汇点。

人们在记录这一逻辑线索时,尝试着运用不同的史学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生产关系的变化线索,把各个时代的体育资料填充到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去,如原始社会的体育、奴隶社会的体育、封建社会的体育等等。这种研靠往往忽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自身存在的逻辑关系。因此往往套用一些似乎无可争议的概念,结果导致一些错误观念的形成,如“劳动创造了体育”、“体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职业体育是资本主义体育的标志”等等。

也有人尝试用生产力的变革过程来回眸人类体育发展的历史,如杨文轩教授说:“在古今中外的文明史中,全世界公认人类创造了三次文明的辉煌。一是古希腊文明,它勃兴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二是曾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它是近代第一次现代化的代表,催生了户外运动;三是知识经济的代表美国,在第二次现代化的过程中,把竞技运动职业化、商业化推到极至,同时催生了休闲体育,使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国际竞技体育和以休闲健身体育为标志大众体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文化活动。这绵延几千年的三次文明高峰,产生了伟大的体育实践,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②引自杨文轩为《社会体育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等社会体育系列教材写的总序”杨文轩先生所讲的第一次人类文明高峰实际出现在农耕经济时代,与这同一时期,东方也产生了形态迥异的以中国为主体的体育文化,只不过在“欧美文化中心论”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中国体育文化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掉了。而他讲的第二次文明高峰实际上是工业经济时代,东方文明的没落,使欧洲体育独占鳌头。在第三次文明到来之时,恰逢东方文化苏醒,体育全球化和多元化并存,应该说世界性的体育实践面临着一次新的繁荣期的到来,也进入了世界体育共同发展的关键期。

我们试图从体育自身的文化逻辑来对人类的体育实践做一描摹。体育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实践活动,它不直接产生劳动价值,也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虽然有一部分体育技术从生产劳动技术和军事技术移植而来,体育也可以作为传授劳动技能和军事技能的辅助手段,但是体育的本质是属于生活的。甚至可以说,体育是劳动之余、劳动之外的产物。在生产力并不很高的时代,体育一直游移于劳作与休闲、生产与生活,工作与游戏、军事与娱乐之间,并有明显倒向后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明显地表达了体育强制性的减弱,自主性的加强,社会性的减弱,人性的加强。

18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依次经历了各自为主的四个阶段:即军国民体育阶段、体育教育阶段、竞技运动阶段和休闲体育阶段。这四个阶段不是截然替代的,而是相互包含的,但在不同阶段,体育的主要组织方式和内容手段各不相同,在军国民体育阶段,主要以军事训练为目的体操、军事训练、国防体育为主,体育教育阶段则以学校班级教育的体育教学为主,竞技运动阶段催生了近现代奥运会,而到休闲体育阶段,体育运动不拘一格,健身体育、健美体育、时尚体育、休闲娱乐、观赏体育蓬勃发展,社会体育的地位明显提升。

在我国近现代,因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原因,体育的发展较为曲折、复杂。近现代体育可以分为两段,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体育进入我国之初,体育先是作为军国民教育的工具,引进西方和日本的兵式体操,后来曾引发了一段“兵操存废之争”的中西文化冲突。20世纪初体育进入学堂,欧美体育教育思想与方法大行其道,推行课程标准,变体操为体育。随着西方竞技运动逐步成为体育的主流,我国也在经历了同样的变化,这时又引发了一场“土洋体育之争”,可见中国体育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这一阶段只演奏了三部曲就因连绵不断的战争戛然而止。

1949年后,第二阶段开始,又重新回到了军国民体育的怀抱中,“劳卫制”、国防体育、广播体操、生产操等强制性体育方式广泛推行。在学校体育中,前苏联体育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则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终于在国际竞技运动大家庭中恢复了合法地位,中国以特有的体制手段、惊人的发展速度赶上了世界竞技运动的前进步伐。当竞技运动这个“魔怪”从魔瓶中释放出来之后,其发展壮大之势一发不可收拾。我们基本完成了西方体育的体系化建设,完全按照奥林匹克的面貌改造了中国的竞技体育。一向以怀疑、排斥、抵制西方文化而著称的近代中国,竟然在一个“全盘西化”的领域,遵照西方的游戏规则,沿用西方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升国旗、奏国歌”的愿望,而表达的是一个东方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这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也是十分罕见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竞技运动的“霸气”崭露头角的时候,曾展开了一场“大体育观与真义体育之争”,中期则展开了一场“竞技体育超前发展与各类体育协调发展之争”,“体育强国梦与非梦之争”,申奥成功之后,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后,则展开了一场2008年后“举国体制存废之争”。当这些争执尚还未定论的时候,进入休闲时代的呼声渐起,休闲的旗帜高扬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聚集旗下,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中国体育终于在这个回合赶上了世界的潮流。使我们再次认识到“武器的批判”使“批判的武器”变得如此苍白,亿万人的体育实践往往置少数人的学术论争结果于不顾。

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几乎就是一件文化舶来品,所以,其形式和所走过的历程与欧洲体育何其相似。所不同之处有三点:其一,中国在时间上浓缩了,将欧洲经历了二、三百年的这一过程在一百年中完成了,尽管其中还不失粗糙,不尽完美,不少漏洞;其二,中国是在20世纪初叶和20世纪中叶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两次重复了这一过程,第一次在大陆中断了,而第二次成功了;其三,中国体育的这一追随、效仿和交流的过程始终伴随这中外文化的强烈冲突,而最终达到了融合。

1.2 体育的理论创造线索

当体育运动尚未成为独立的文化活动体系的时候,关于“体育”的理论大多散见于宗教经典、哲学讨论、军事著作、文史典籍、教育理论、科研报告之中。真正具有近现代意义的体育理论始于十六、七世纪的西方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关于体育教育的哲学思辨至今还发散着璀璨的光辉。他们秉承古希腊先哲们对体育执着追求的传统,恪守体育与人的基本关系,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感召下,初步完成了对体育的再认识。应该承认的是,这些认识基本集中在体育的社会性上,是向人的宏观层次发展的。

十八、九世纪,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体育的理论建设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把理论的注意力引向了个体的人,以及人的微观世界。并且这一研究在不断深入,其标志是研究层次在不断向微观发展:从人的系统器官的解剖生理水平,降到组织细胞的组织胚胎水平,再降至大分子的生物化学水平,今后还要降至基因工程的分子水平。这一逐次下降的研究过程是符合生物科学、医学科学研究逻辑的,因为在这些研究领域必须用下一层次的结果证明上一层次的问题。

与这一人体运动科学群对称发展起来的是体育社会科学群,它的发展逻辑线索是向体育所涉及的社会宏观方向,从个体的心理,到家庭、小群体、社团、社区、单位,直至国家和国际,它不仅要关注体育的社会现象,还要关注体育的经济现象;不仅要研究体育的法律问题,还要研究体育的道德伦理问题;不仅要探讨国家体育的战略发展,还要探讨体育对社会群体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要昭告体育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还要揭示体育可能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

人文学科进入体育科学,形成体育人文科学群,这是体育科学的再一次进步,也是体育科学体系繁荣的表现。人文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规律,涉及人类本质、人类历史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层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人文科学被排斥在科学之外,体育人文科学也是这样。应该说明的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精神实质和深层底蕴上是相通的、互补的。虽然科学与人文关注的对象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逼近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在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最高哲学层面上,科学和人文统一了起来。任何抑科学扬人文,或抑人文扬科学都有所偏颇,科学与人文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体育社会科学和体育人文科学合称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在我国简称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的概念。包含了十几门已经成熟和接近成熟的学科,和数十门正在发育成长的新兴学科。在现代社会,体育运动与社会发生着广泛的联系,于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就与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母学科有了共同的语言,诸如美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成为它们的分支学科、应用学科。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是骑在体育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匹马背上前进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体育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素材,又从人文社会诸学科中得到理论支持;它指导、服务于体育运动的实践,也从体育角度充实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宝库,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令人扼腕的是,今天虽在不断发生着震撼世界的体育实践,却少有影响世界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近现代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出现了经世的、影响深远的理论,而体育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却未能得到对称的发展。

2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作用的方式与自然科学明显不同,它对体育的支撑、引导和保证的作用是通过间接的、隐蔽的,甚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进行的。但这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对体育与社会的进步、对体育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客观的、持续的,并随体育的发展越来越深刻。

在当今的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人文社会科学,而更重视自然科学,因为自然科学的成果可以物化和体现在技术当中,而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充满功利诱惑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而更应该提高对人文社会科学作用的认识。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指自然科学——引者注)虽然伟大,但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这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这里讲的“应当如何”的价值问题,正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也同样是这样。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功能指其在体育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主要有以下方面:

——体育社会现象的描述、说明和理解功能;

——体育行为的规范功能;

——体育观念、体制的理论建设与创新功能等;

——体育发展的预见功能;

——体育社会问题的批判功能;

——体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等。

值得提出的是,意识形态的功能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强调意识形态功能并非要求人文社会科学放弃自己的科学价值,不分是非地为特定的政治利益服务。恰恰相反,人文社会科学越是具有科学性,就越是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功能,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服务。

3 确立新世纪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框架的依据

3.1 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

3.1.1 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是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人文社会科学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母体,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可以丰富母学科的研究成果,但不可能超越母学科所揭示的规律,因此,只有正确把握个母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使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持有与学界的共同语言和概念体系而不落伍,才能充分运用母学科的研究成果转移嫁接到体育中来,才能引进母学科不断发展这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才能为自己建立起一个最为妥帖的理论框架。

3.1.2 国内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国内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群,各门分支学科的关注点不同,发展速度也不同。这种差别不仅取决于体育发展的客观现实,也取决于各门分支学科的功能,以及各分支学科研究力量的指向、研究水平和整合能力。我们要正确评价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总论和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也要对他们的发展趋势做出有预见性的估计。这是本课题的逻辑出发点和向外延伸的基础,建立一个完整且可行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框架,其前提就是对各分支学科做出区分度很高的判断,如同建筑一个大厦的框架,必须对各种建筑材料有明确的认识一样。

无论认识人文社会科学,还是鉴别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同时兼顾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关注国内在于它的应用性,而留意国外在于它的预见性,因为我们毕竟与发达国家在体育实践与理论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

3.1.3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功能的特点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具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在确立其框架体系时必须注意的。

(1)超前性:是指人文社会科学在人文社会现象发生之前所具备的理论指导意义,即实现对实践的催化作用。这种催化作用是由它的社会预言的自适应性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预言的出现要经过潜移默化的渗透自适应成一种社会力量才能变为现实。这种积极的社会预言功能也只有借助于一定的主体、理论和环境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并不断地优化。如20世纪70年代末体育领域“振兴中华”口号成为一种社会力量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这种超前性应当是全面的、总体性的,但不可能也不应该是非常详尽的和具体的。超前性研究一般具有预测性、创造性、探索性和规范性等特征,但同时具备滚动发展的特征。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超前性,可以理解为根据体育发展规律,对体育领域内正在发生或尚未发生的各种现象予以前瞻性分析、预测和探索,通过对影响体育发展的某些潜在因素的揭示和把握,进而勾画出其基本的运行轨迹及其发展模式。这种超前,就是超前于体育的现实,提前指向社会的未来。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框架的建立本身就是具有超前特征的活动,因此这种超前性,是我们立论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2)滞后性:是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时间上落后于体育现象的实际发生。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一门学科作为对认识客体——体育人文社会事件及过程的认知与把握,明显地带有“事后思维”的性质。这是因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阶段性决定的,人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或者在某一历史过程较充分展开之后,才能通过对已经历的过程与已形成的结果进行反观和反思,并对其加以正确把握。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对其主体——各种体育现象,具有强烈的依赖性。这一“实践第一性”的特征是确立其框架体系时必须注意的。

上述超前性和滞后性似乎是对立的,但恰恰又是统一的。对体育实践指导的超前要求,与体育理论的滞后发生之间的矛盾,恰恰反应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意义,它不仅要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深入体育实践第一线,发现具有指向意义的新生事物,而且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学科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3)差异性和变动性:是指各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在空间上的区别,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在时间上的变迁。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不是千篇一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具有较为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总是渗透有一定程度的民族成分,并受到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造成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内容、理论构成、理论形式,以致表述方式上的种种差异。

人文社会科学对人与社会学研究,决定了它必定要关注人类与社会的发展。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注定了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学科。这种时代精神不仅表现在研究内容上在随时代不断演进和发展,而且研究的学科也在不断地增加和演变。因此,在建立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体系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背景

在20世纪前50年,中国是世界体育的一个落伍者,而后50年中国体育运动所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变化,是任何不带歧见的人都会为之振奋和鼓舞的。可以说新中国的体育成就象征着中华民族一个备受屈辱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而20世纪后半期中国体育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演出的一台“正气歌”,脱离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讨论中国体育的前景,以及中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1世纪中国经济给中国体育提供的发展条件,社会对体育提出的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是中国未来体育的基础和前提。

正确地运用有关新世纪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预测报告,并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体育之间的因果关系,推断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框架的现实性是我们继续解决的问题。

3.3 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实践提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新世纪,中国体育将谋求更大规模、更快速度的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中国体育也必须完成以市场经济为标志的社会转型,而这一转型是在以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为核心的体育改革中实现的。这一改革不仅可以促发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响应,最终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不断提出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首当其冲回答这些问题的就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一个形成战术结构的、有充分准备的军队,一定比散兵游勇式的乌合之众更有战斗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是同样道理。21世纪的中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呼唤这种高效率的整合。

4 建立新世纪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框架的意义

4.1 有利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理论品质,坚持与时俱进,就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一个社会的体育所具有的活力同样来自理论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与体制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村如此,城市如此,文化、教育、卫生如此,回顾20余年来体育发展的进程,也同样如此。推进理论创新,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同样是体育发展与变革的先导。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理论创新具有实践性、继承性、现实性和探索性,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因此,创新观念、创新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必将涉猎、渗透、凝结在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理论、体制、科技等领域或层面。其中,理论创新则是其他一切创新的思想基础。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要解决好继承与借鉴的问题。没有继承性的创新如断线的风筝,难以为继,近年所进行的以推行新课程标准为核心的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彻底否定了50年学校体育理论建设成果,由于割断了历史,成为一座空中楼阁。同样,借鉴国外的理论也要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比如引进运动项目的职业化,就有许多理论前提需要解决,仓促上马,结果骑虎难下,甚至还会发生像中国足球赌博之类的恶性事件。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框架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我们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中的优势、薄弱环节和漏洞,使我们的理论创新目的性更明确,针对性和持续性更强。

4.2 有利于全社会体育价值观念的调整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框架建立的过程,也是体育价值观念重构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价值观念正在重新确立,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正在发生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应该对社会体育价值体系的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一个合理的理论框架可以使全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健康地成长起来,而不发生偏颇。

4.3 有利于提高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效能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效能具有综合性,不是单一学科可以实现的。任何一种体育现象都不是靠一门学科可以求解的。比如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就必须靠多种学科的力量才能使它获得成功。比如奥运会的会徽用到了金石学,而体育图案用到了书法学,人文奥运的阐释用到了文化学、人类学和社会学,而奥运会知识产权的保护用到了产业经济学。事实上,学科与学科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交叉,比如体育社会学的视野中有经济问题,而体育经济学视野中有社会问题;体育法学研究会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而体育伦理学又必然会关系到法律问题。因此,构建一个涉及众多学科的体育人文科学的框架,建立一个具有系统工程价值的知识体系,对充分发挥各学科协同作战的综合优势是十分有利的。

4.4 有利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结构调整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框架的确立,有助于有关决策机构明确各分支学科的轻重缓急,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整学科布局,调度研究力量,掌控研究经费,充分调动专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民间团体、企业中的研究机构等不同社会组织形式的积极性。

5 结语

一个完整的体育系统的发展必然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两条逻辑线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学科正在走向成熟,功能正在不断完善,价值正在逐步体现,当今急需建立起自己的框架结构。这一框架应包括三个部分,其一,理论结构,即构成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知识元素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它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在逻辑的集中表现,表明知识元素在科学有机体中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这种知识元素主要有概念、变量、陈述、格式等,它们的不同有机组合构成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理论结构。其二,学科结构,即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侧面对其进行考察。横向的指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各种具体的不同分支学科及其相互关系,纵向的则包含着元科学层面、分支科学层面、部门科学层面和应用科学层面。其三,社会结构,即体育人文社会的研究机制和管理体制,其中包含着专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民间研究团体等不同社会组织形式。

以上三种结构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结,相互支撑,形成其一定的框架。这一框架不是自然堆砌起来的,框架建立本身反映了体育的实践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可能。这三种结构,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中逐一分述。

[1]薛德震.论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J].探求,1997(2).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3]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9.

[4]方华.走向自为:社会科学的活动与方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5]潘靖伍.体育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6]石刚.体育法学概论[M].北京:体育法学研究会,1987.

[7]惠蜀.体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8]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景天魁.论社会科学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1991(5).

[10]景天魁.社会科学现代化的观念前提和技术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1993(3).

[11]吴元梁.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方法论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1992(3).

[12]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3]吴鹏森.人文社会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4]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1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6]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7]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8]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纪宝成.新世纪要更重视人文社会科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

[20]周登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1]丁柏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2]刘少泉.人文科学要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

2010-02-25;

2010-03-15

卢元镇,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超学科”来啦
人文社科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