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沟通困难期的通道

2010-12-04 00:00:00李忠忱
中华家教 2010年4期


  青春期是沟通困难期
  
  青春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期。但是,在相当多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却出现了严重“堵塞”,成为沟通的困难期。
  在此之前,孩子跟父母无忌无猜,心里有啥话都愿意说。但是,到了初三前后,变得和父母寡言少语,父母不问,孩子就不说,父母问了,孩子也不愿说。父母想问问孩子学校的事,想问问孩子和同学交往的事……,孩子要么说“嗯”。要么就是说“啊”,要么就敷衍一句“没啥事”“知道了”“别管了”。如果父母再问下去,孩子就烦了。更让父母感到棘手的是孩子的逆反、顶撞。孩子对父母的管教、说教,对父母的吩咐、唠叨,不认可、不服气、不服从,经常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孩子的顶撞、对立、赌气、冷战,时常发生。有些家庭,孩子和父母的矛盾激化,少数孩子还会做出一些极端行为,例如离家出走,甚至自残、自杀,酿成家庭悲剧。
  许多父母感到很困惑,孩子小时候是个听话的“宝贝乖乖”。怎么长大了就难以管教了呢?其实,这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心理特征发生了变化。
  孩子在青春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对事物也有了独立的看法,他们认为父母的“说教”观念陈旧、不合时宜;他们感到与父母缺乏共同语言,感到话不投机半句多。他们渴望平等、需要尊严,觉得再像小孩子那样跟父母无话不说,会感到没面子,没尊严。所以,他们宁可和同学说,因为他们和同学同伴的交流不但有共同看法、共同语言,更重要的那是一种平等的交流。
  许多父母却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仍然习惯扮演权威家长的角色,习惯用居高临下的沟通方式和教育方法,这和孩子的心理需求产生了矛盾冲突,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孩子一律抵触,一律拒绝。在这种沟通障碍面前,家长所期望的教育作用已不复存在。
  在父母与孩子的矛盾中,父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俗话说:“解铃还得系铃人”。要想化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首先是需要父母改变自己和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方式。
  
  通道一: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改进沟通方式的第一要诀。就是放下家长的架子,学会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一项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父母能够像朋友一样和孩子沟通的只占31%,多达69%的中学生感到无法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
  常州妇联在一项教育调查中,让中学生在调查表中填写自己最不喜欢的人是谁,竟然有54.4%的中学生填写的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最反感的是父母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简单粗暴、不通情达理、干涉过分、唠叨过多的做法。
  在家庭教育中,尤其是父亲。这个角色,更爱摆家长的架子,不论自己的意见对不对,都要“老子说了算”。这种管教方式必然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沟通障碍。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长大,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才能被孩子所接受。身为父母。不仅仅是当家长。而且要有勇气放下家长的架子,学会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许多成功的家庭教育表明:父母放下了家长的架子,以平等态度跟青春期的孩子做朋友。父母得到了孩子的认可,得到了孩子的敬佩。孩子更能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更能主动地接受父母的意见,父母更能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那些跟孩子做朋友的。父母们,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种朋友式的沟通,使家庭教育更和谐,更富有成效。
  
  通道二:学会向孩子道歉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认识偏差”“判断失误”“方法不当”……是很正常的事。父母做错了,向孩子坦诚道歉,这是父母给孩子作出的表率,也是教育孩子学会原谅别人的好机会。但是,许多父母端着家长的架子。死抱着家长的面子,给自己护短,错了也不认错,更不愿意向孩子道歉,担心会失去家长的威信。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反而会让孩子心里更加不服气。更加反感,更加损害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家长能勇于向孩子道歉,那才是明智之举。
  例如,一位母亲整理家中物品时,发现照相机的外壳摔裂了。她以为是儿子干的。于是气冲冲地问儿子:“相机是你摔坏的吧?”儿子争辩道:“不是我摔的,别赖我!”母亲斥责道:“你那毛手毛脚的毛病总不改,摔坏东西还不认账!”儿子认为母亲是没事找碴儿,气呼呼地不理母亲了。
  过了两天,父亲从外地出差回来,说照相机是他摔的。母亲立即诚恳地向儿子道歉,面对母亲的道歉,儿子心里很感动,一肚子怨气一扫而光。后来,儿子在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总是说:“一想起这件事,我就觉得妈妈很伟大。”
  许多父母的教育经验表明:当父母管孩子管错了时,勇于向孩子道歉,不但会得到孩子的谅解,还会赢得孩子的敬佩。沟通的障碍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通道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有的父母关爱孩子的方式却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事情总是从自己的角度行事,不从孩子的角度考虑。
  孩子到了十六、七岁,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例如,当孩子自己做主买了一件衣服,父母对衣服的款式常常看不上眼。但是孩子对父母的看法却不屑一顾。如果是他(她)的同学伙伴们说这衣服不好看,孩子可就特别在乎了,很可能去商店退换。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要想跨越代沟,就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有一个上初三的男生,星期天要骑自行车去同学家聚会。父亲担心车多不安全,非要送儿子去,可儿子说什么也不领情,坚决拒绝。当孩子走了之后,父亲还是放心不下。便像保镖一样尾随其后。当那个男生和同学会合时才发现父亲,父亲“保镖”引起同学们的讥笑,别的同学都是自己来的。只有他是家长送来的,那个男生在同学面前丢尽了面子。他抱怨父亲“多此一举”“瞎操心”,和父亲生了好几天气。父亲这才明白:家长应该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否则,就会好心做错事,好心帮倒忙,引起孩子的反感。造成和孩子沟通的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