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定格”导写及佳作示例

2010-12-03 05:18曹津源
中学语文 2010年8期
关键词:小虫琥珀定格

曹津源

【题目】

人的一生就是一轴不断书写的画卷。截其一幅,就是一个“定格”的画面。念忆她,或幸福,或感恩,或激动,或感伤,或沉思,或明理……请以“定格”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导写】

“定格”本是影视术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影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提示语中的“人的一生”,规定了题目“定格”的比喻意义,审题时必须明白这一点,不能将“定格”当作原本的影视术语去写。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生意义上的“定格”呢?方法有三:

一、虚实结合。一个物件、一幅照片、一处风景等等实物都能成为你记忆中的“定格”,叙写她的来历也是必需的,但决不能拘泥于“实”,而是要“实”中寓“虚”,由实至“虚”。这里的“虚”,也就是提示语中的6个“或”。虚实结合,才能做到“定格”于实,出新于“虚”。

二、创新构思。看到“定格”,很多同学也许会想到写某一幅照片的“定格”,抒写一些怀念之类的情感。高考文章要尽量避免这样的“第一构思”。同样写照片,下面的佳作一却取这样的构思:患癌症的爷爷的照片是被“骗”至公园拍的,摄像的亲人要强颜欢笑,被拍的爷爷的“憨憨地笑”却又掩盖不了明显的病态……这就是别出心裁,人有我新。

三、由小见大。这里的“小”主要指场面小而集中,便于驾驭;“大”主要指情的深厚,理的深刻。要避免进入“定格”的场面写得详细宏大,而所见的情或理却很单薄浅寡的误区。佳作二所写“定格”之物为小虫琥珀,可谓小矣,但其所明之理却关乎人生道路,给人深刻启迪,这正是“以小见大”的魅力。

【佳作示例】

定 格

王 妙

爷爷的笑定格在镜框里。

照这张相的时候,爷爷已是癌症晚期。五十出头的年纪,本应正当壮年,爷爷却满面病容,憔悴不堪了。家人怕他了解病情后会难过,总是当着他的面说说笑笑,暗地里却流泪悲叹。可爷爷是个敏感的人,心中早猜出了七八分,只是不说,还偶尔忍着病痛说笑。听见我们提议去公园拍照,他立马答应了。而事实上连我都知道,那是为选遗像做准备的。爷爷一生温和,我们无论如何也不愿他最后留下一张苍白悲苦的脸。

踏进公园,我们一行人就有些后悔了。时值夏末,池塘中只有几叶残荷,坡上尽是衰草,一片凋敝萎靡之景,哪里叫人开心得起来!可爷爷却好像来了兴致,要在池塘边走一走。

沉浸在忧伤中的大家静静地沿着池塘散步。妈妈搀着爷爷,勉强地笑着找话说。爷爷走在我前面,仿佛就是那轻轻扫过地面的落叶,瘦削、单薄。我望着他,看见他不时喘息的难受模样和那留恋一切的眼睛,一阵心酸。

人啊,在面对生命的离去时,总是沉重而肃静。夏末的公园,长长的沉默的人群中,每一个人都有延伸出去的长长的思绪。越笑,越止不住泪;越是抓紧,越觉得抓不住。

公园不大,不过一会儿工夫就绕过了。我们怕爷爷累,让他停下坐在草地上休息。他听话地坐下了。我们,中年、青年、幼年的三代人坐在一起,直愣愣甚至有点傻乎乎地对望。短暂的恍惚之后,忽然想起了正事,便拍拍裤子站起来,妈妈尽量平静地:“拍个照吧!”爷爷一愣,随即笑呵呵地站起来,随我们走到池畔的亭子前。大家帮他选好背景,让他身后显出交错的灰色亭盖。他松弛的脸颊抽动着,脸上略有几分尴尬,似乎琢磨着要摆出怎样的表情。片刻,“咔”的一声,一张憨憨笑着的脸永远定格下来。妈妈闪到一旁回放——无论怎么着,屏幕上的人们总有一分隐藏着的淡淡悲哀。

虽然早就明白他的离去不再遥远,在他的痛苦得以终结的那个晚上,聚集了更多人的屋里,一片悲声——我们终于没能留住爷爷的命。

可是,我们留下了他的笑容。

每年到了中秋、春节,我们总会看爷爷那张憨憨笑着的脸,同时一遍遍说着他做过的惹人发笑的趣事。说这些的时候,心里有些酸,但更有着暖,笑着笑着,眼中总会藏不住泪花。

爷爷最令人温暖的东西,都留住了。也许这就够了。定格不了生命,却可以定格生命里的所有温暖——留下来,给我们去怀念,去想象,去笑,去流泪吧!

[点评]这篇记叙文立意之新有二:“定格”的不仅是有形的“物”,更有无形的“情”,“定格不了生命,却可以定格生命里的所有温暖”一句为点睛之笔;有形的“物”的“定格”完成在特殊的时空和亲人特定的心境,取材有鲜明的个性,真实感人。

定 格

吴天依

手中的琥珀被我的体温浸润,暖暖的。棕黄色的外壳里包裹着一只小虫,它触角纤细,像是雨丝,曾经的灵活依稀可辨。我想象着,当它如一滴水珠一样滚落在树干,触角颤颤地打探着前路时,又是怎样的一缕微风,将一滴胖胖的松脂吹下来,把小虫最后一口呼吸囚禁,但是小虫飘进松脂里如灰尘般,早已经被遗忘了。小虫曾经的伙伴已经成了撒哈拉的一粒沙,太平洋的一滴水,一如从未存在过。但是它却将它的躯体伴随着时间定格在这块琥珀里。当把玩琥珀的指纹已经一圈圈地长大,当它坚硬的材质不理会外界的变迁的时候,琥珀留住的,是一瞬间的过去,还有小虫对命运的抗争。所以我总感觉到这块琥珀是裹着力量,因为从前小虫挣脱它并活下去的愿望酝酿了这么久,仿佛下一刻它就会惊醒并破茧而出,它在淡黄色的凝固空间里奋争至萎缩,仿佛一颗嶙峋的逗号,生命姿势定格在那拼命的挣扎。虽然它已永远睡去,伴随着许多不为人知也不足为人知的秘密,但却绽放着生命花朵的美丽。

无端地想起了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写的一句话:“唯死者永远十七。”当渡边回想起木月,鲜活的记忆只延续到十七岁的木月握着台球杆的那个下午。生者的生命不断延续,但死去的人和事就像被裹进了琥珀,外面还在变化,但琥珀里曾经鲜活的那一切已经完整地成为了艺术品,不论别人如何慨叹,它只知道去一遍遍地重复已经写好的剧本,永远不再有新的改变。而每每被人忆起时,首先跃进脑海的总是某个瞬间——琥珀里生命的定格,然后是赞叹。

手里沉睡的小虫还将沉睡下去,而我的一番感慨也将被它记录,成为它生命历程里的一部分。我摸着这块小小的琥珀,像是摸着一瞬间的过去,像是摸着不可知的未来,突然我才明白,我握着的,其实是一种微妙的不可言说的心情。人生的许许多多瞬间弥合成我们的一生,而无可计数的生活瞬间又定格成我们最终的生命姿态,或寻寻觅觅,或奋力拼搏,或碌碌无为。

至此我才明白人生易逝的含义。它不仅指时间像白驹过隙一样太短,更有令人可悲的一层——许多人的生命就像卷集的云,霎时间消去了踪迹,连定格的机会都频频失去。

手中的琥珀被我的体温浸润,暖暖的。是的,即使我有一天也被突如其来的“松脂”包裹并“定格”,我也要尽情展示生命的美丽!

[点评]借物明理是这篇哲理散文的亮点。“小虫”的遭遇、琥珀的成型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作者却从中悟出生命的真谛——平常“定格”好每一天,纵然厄运降临,也要抗争到底,为后人“定格”出生命的美丽姿态。思想的深邃、思路的掘进,使文章在些许沉重中回响着生命之歌积极昂扬的旋律。

定 格

张凌丹

提笔的瞬间,那幅定格在心灵深处的画面,不禁又跃入脑海。

春夏之交。云淡风轻的午后,我骑着单车悠悠独行。偶然一瞥,我看到她——那一丛野花。

她静静绽放着,细长的茎蔓泛着透明的绿意,轻盈,柔软,紧紧攀附在旁边的一根竹竿上,缠绕着它,努力地向上,向上,向着高处延伸。那不屈不挠的劲头,着实叫人感动。狭长的叶片上是清新的浅绿,拥簇着一朵朵桃红色的精致的小花,颇有些“万绿丛中‘数’点红”的意韵。

我惊叹了。这一幕,久久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夏天,说来就来。

风云突变,阴沉的天空中,闪电一道亮似一道,闷雷一声响似一声,似乎要将天空劈裂,将耳朵震聋!霎那间,骤雨夹着电闪雷鸣,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窗,早已被雨水覆盖,看不清外面的世界。我的心中隐隐泛起担忧:那丛弱不禁风的花,恐怕已经倒在这风雨中了吧?唉。我一遍遍叹息。

终于,雨停了,风止了,云散了,太阳出来了。

我迟疑着来到第一次与那丛花相遇的地方,原想该如何面对那一片狼藉;然而,再一次地,我惊呆了!

她没有倒下,依旧英姿飒爽地立在那里,浑身上下因雨水的洗礼而更加轻盈透明,透着清爽的翠色。茎蔓在竹竿上缠绕得更紧,伸得更高,却仍不知疲倦地向上伸展着,试探着。泥泞的土地半掩着残破的花瓣,而枝头却绽开了更多精巧的蓓蕾,不由得让人想起龚自珍的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面对这蓬勃的生命,我心中的那份诧异与震撼已不知如何言表。貌似柔弱的外表下,蕴藏的该是怎样一颗坚韧顽强的心啊!在暴风雨的肆虐中高傲地独立,毫不畏怯,毫不退缩!

那一旁的竹竿,兴许是哪个路人随手插下的,却在不经意间支持起一个新的生命,铺陈开一道亮丽的风景。她是那样恰到好处地抓住了生存的机会,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静静伸展,静静成长,静静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一篇传奇。

雨后的她,不是残败,没有凄凉;只有坚韧、顽强,和那不屈不挠的劲头,共同绘成一道新的风景,再度将我的视线牢牢吸引。就这样,慢慢地在我内心定格,定格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安静并且平和。

静静地,将它存封在我心灵深处,许久。直至今日,这定格了的风景,才再度被开启。

[点评]这篇托物抒情散文运用两次比较法写野花的 “定格”,即“春夏之交”的柔弱轻盈与夏天暴雨之后的生机蓬勃,“我”担忧中的残败狼藉与现实世界中的安静平和,从而告诉读者:作者所“定格”的不仅是一幅风景,更是一种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作者细腻的描写来自平时细致的观察,这是写好托物抒情文章的关键。

猜你喜欢
小虫琥珀定格
小虫找出口
能浮在水上的琥珀是天然琥珀吗
地久天长琥珀光 故宫博物院藏琥珀文物述略
琥珀凝光
情厚重斟琥珀杯 琥珀的前世今生
侏罗纪的“王中王”或许是这些小虫
定格生死瞬间
幸福定格
定格在记忆里的美好
小虫飞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