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补生
自从我收藏到黄埔四期同学录之后,心中产生一个似乎不切实际的想法,那就是何时能收藏到黄埔五期同学录呢?黄埔军校史稿记载,黄埔军校在大陆分为:一、黄埔时期;二、南京时期;三、成都时期三个阶段。黄埔时期称之黄埔军校早期阶段,是指在黄埔长洲岛上的第一至五期。第一至三期校名是“陆军军官学校”,第四至五期则易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收藏讲究专题系列,集成双配对,因为第四、五两期是同一校名,到第六期又易名了,如果能收到黄埔五期同学录与四期合璧承上启下就完美了。
一年后的夏天某日下午,我接到一位书友的电话,他说:“今天,有人到市场来卖一残本的黄埔五期同学录,要价很高无人买,他走时留下了手机号,你有兴趣可与他联系”。我听后要了手机号,立刻与卖家联系。通话时卖家正在北纬路一家旅馆休息,此时黄埔五期同学录还未出手,并同意与我见面议价。事不宜迟,赶紧背了一下功课,带上银子直奔旅馆。见面得知卖家姓王,40 多岁,湖北武汉人,当我问起黄埔五期同学录的来路时,他答道:“这是我外祖父留下的,他是黄埔五期步科的学生,同学录以前一直由我母亲保存。现在我母亲年近八旬,体弱多病,为解生活困难,只好忍痛割爱”。卖家边说边从提包中取出一个长方形包裹放在桌上,打开包装,眼前一亮,见到了朝思暮想的黄埔五期同学录,我不禁怦然心动了。与卖家经过几番舌战,双方各有进退,最终成交。
五期同学录中的黄埔军校大门照片
这是一本残缺的黄埔五期同学录,由南京印刷厂承印,装帧为烫金红色布面书衣,尽管封面字迹模糊,但是软皮书脊上的“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期同学录”,19 个烫金字清晰可见。此同学录为精装大16开本,铜版纸印刷,原为570页,现缺前50 页,存后520 页。有校景、校部官长、第五期同学录筹委会委员合影等照片122 帧,教职队官212张,学生毕业照1769张,令人遗憾的是缺失文字史料,值得庆幸是教官学生戎装照安然无恙,这里有区队长崔金海,他就是后来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副主席、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崔庸健。
有北伐牺牲的学生208 人,有抗战牺牲的将领梁希贤、王剑岳、吕旃蒙、陈文杞、杨家骝、黄红、柳树人,有孟良固战役阵亡之蔡仁杰。有台湾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彭孟辑,还有国民党将领郑庭笈、邱行湘等人。纵观内容仍不失其文献珍贵及收藏价值。
虽然黄埔五期同学录所编辑的内容与四期大致相同,但发现录中在每个大队文字页前分别增加了一幅插画,计有四幅宣传国民革命的插画。这种设计,也似乎给以后各期同学录定下了美术装璜的基调——用插画在不同内容之间做区隔,让原本只有文字和照片的同学录里又增添了美术作品,显得更有设计和艺术感。
再看这四幅插画的签名为同一作者:又铭,说明是出自一人之手。那么这个又铭又是何许人也?经考证原来他是黄埔军校宣传科中尉绘画员梁又铭(1906年-1984年),本名协文,别号爱莲轩主人,广东顺德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重要的抗战历史画家之一。抗日战争前,任国际新闻摄影社社长,抗战后任航空委员会《中国的空军》出版社艺术主编。1949年到台湾,任《图画时报》社长。1959年任政治作战干部学校艺术系主任。作品有《中国空军抗战史画》、《抗战连军》、《正气歌图》等。他秉持现实批判精神,创作了一批关注民族危难和抗战历史题材作品。
梁又铭为五期同学录所创作的插图
梁又铭早年在其兄梁鼎铭上海创设的天化艺术研究会习画,自此崭露头角。梁鼎铭(1895~1959),20年代曾为上海英美烟草公司绘制月份牌年画。1923年在上海创立天化艺术会。1926年受聘于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编辑革命画报,绘《沙基血迹图》。梁又铭之二哥梁中铭,字协武,与梁又铭同日生于上海。幼随兄习画,1927年,在广州黄埔入伍生政治部《入伍生》画报任职。1932年任军事委员会政训处中校艺术股长、《陈牛画报》社社长。1943年编《抗战忠勇史画》。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防部新闻局少将专员。1949年到台湾后,任《中央日报》主笔,兼政治作战干部学校艺术系教授。出版有《中铭漫画集》。当时黄埔将梁又铭与梁鼎铭、梁中铭称之为“梁氏三杰”。1929年他赴南京任“国民革命军战史画师”,其时助兄长鼎铭绘制巨幅《惠州战绩图》油画,纵 7.3 米,长21.4米,画中人物皆与真人一般大小,为当代不可多得之巨幅,此画鼓舞当时民心士气,也引起日本军阀的愤怒,被毁于战争之中。
1926年3月间,校方将第四期中未能升学的入伍生编为第五期入伍生第一团,3月至7月又陆续招生一千余人,编为入伍生第二团。
第五期入伍生分驻各地,除任东江防务,维护广九铁路、虎门、长洲要塞的守备外,还与省港罢工运动相配合,直接与英帝国主义面对面地作斗争。有时英舰或英国商船,不听要塞信号,我守军配合要塞用武力加以制止。守备要塞的入伍生,一般部署在要塞前沿哨所。这些哨所,为了不占农民耕地,大部搭在江边水面上,风吹浪打,体力稍差者难以胜任。军校因得到共产党的政治教育,入伍生守纪律的自觉性很高,驻在香蕉地、荔枝园、龙眼地、甘蔗田,大家尽心保护,秋毫无犯。
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为了控制海军,又命令第五期部分入伍生分驻各舰,对海军各舰行动进行监视。
9月,入伍生升为学生队,分步、炮、工、政治、经理五科组成6个大队。第一、二为步兵大队,第三为炮兵大队,第四为工兵大队,第五为政治大队,第六为经理大队。11月15日开学,学术两科所授各课目与第四期大约相同。1926年底至1927年初,政治、炮兵、工兵三个大队千余人,先后从广州和南昌迁到武汉分校,并于1927年5月和7月先后毕业近千人,恽代英主持毕业典礼。在武汉毕业的五期三、四、五大队学生因受国共分裂影响,只得到一张毕业证书,而没有来得及印制同学录。据南京本校统计,本期毕业生应为2400 余人。留在黄埔岛的步兵、经理科约1480 人,1927年7月20日由广州开赴南京,于8月15日毕业。时蒋介石下野离京赴沪,由代理校长何应钦主持毕业典礼,随之颁发毕业证书、证章、同学录。
至此,以恽代英、何应钦在武汉、南京分别主持第五期学生毕业典礼为界,标志着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时期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