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原创和文摘

2010-11-25 19:51:39张双武
博客天下 2010年21期
关键词:原创话语权博客

文/张双武

试论原创和文摘

我的电脑浏览器主页是鲜果网,只要打开页面就自动进入“我的订阅”。我的订阅目前包括159个时事站点、80个财经站点、93个人文站点、54个娱乐站点和238个博客站点。每天我从对这些站点的海量阅读中获得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并筛选出有价值的文章。

当然,你不必像我一样非把自己搞得很累不可,如果只是一般性消遣,可以直接点击“热文”频道,往下多翻几页,基本上就不会错过当下大部分热门话题。比如,我刚刚瞄了一眼浏览器,就有如下标题映入眼帘:那些令人销魂的字幕组们、又见强拆、动物在迁徙场面很壮观组图、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北京地铁路人集体膜拜天雷滚滚策略哥、外交部称暂停向美日出口稀土是中国权利、杜小月和纪晓岚到底上没上床……

没错,我用的这个工具其实就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即RSS聚合,你们懂的。我把它叫做网络文摘。有段时间我闲得蛋疼,逐一试用过Google Reader、抓虾、有道和QQ邮箱,最后从更新速度、稳定性和订阅源等方面考虑,选择了鲜果。从此,就几乎不用一个网站一个网站、一个网页一个网页地去闲逛瞎耽误工夫了,我需要的内容,机器自动摘录更新,送到眼前。

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想说明一个事实:文摘类网络阅读的包罗万象及其量身定制的便利性,已深度介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在著作权问题得到合法化解决后,文摘类线下创新产品的大行其道,是可以预见的商机。

这一商机相对于我们这个行业以原创为主的竞争形态,具有比较优势。我们这个行业究竟有哪些以原创为主的竞争形态呢?我在“贵圈”待了近20年,稍稍有一些心得。简而言之,一是拼胆大,二是讲故事,三是造概念。拼胆大就是拼硬新闻,扒粪揭黑,举凡一切魑魅魍魉,必欲除之而后快;讲故事就是拼文本,个体命运起承转合,以作家的标准写新闻;造概念就是挠时代痒痒,与其你们说不如我来替你们说,胳肢他人,乐和自我。

此三种形态,都是过往原创类产品的成功之道。不过,实话实说,大家拼来拼去这么多年,还是很难突破行业天花板。既然如此,有没有别的竞争方式呢?我认为有,那便是:向读者让渡话语权。

所谓让渡话语权,就是拼服务,媒体人将全部或部分稿件的生产、选择和加工等权利,通过一定的方式转让给读者,使内容的消费者同时也成为内容的提供者。不再囿于“本报(刊)记者”的独家原创,五湖四海,广开稿源。谁在这方面能先行一步,谁便有望取得与众不同的另一种竞争优势。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媒体的性质是什么?对此,我不可能比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说得更好,他说:

“即使全世界的所有记者昼夜不停地工作,也不可能亲历世界上的每一个事件。记者的数量本来就不多,而且谁也没有分身术。记者并没有超人的视力,也不会定准了一个预言就随意看世界,更没有心灵感应术相佐。然而,这些相对来说数量极少的人却要设法采访报道范围极广的问题,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弄成一些标准化的模式,那的确算得上奇迹。”

或曰,如果大家都不原创了,你上哪儿“弄成一些标准化的模式”?这差不多就是抬杠了,好比说如果农民都不种田了你吃什么一样。张屠户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杀猪卖肉者。据报道,我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31亿个博客用户,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详见本刊3 8页)

网络时代,选择的多元化使话语权的让渡成为可能。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社会的必然。栽下梧桐树,凤从八方来,我自集大成。此等好事我们当然乐见其成,并将力促其盛。

联系编辑:bcj@blogweekly.com.cn

猜你喜欢
原创话语权博客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06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博客天下
博客天下(2015年2期)2015-09-15 14:12:57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4-17 14:28:07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
诗潮(2014年7期)2014-02-28 14:11:34
原创地带
博客相册
博客天下(2009年12期)2009-08-21 07: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