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与诱惑的两难

2010-11-25 14:00杨小辉httpwwwdfdailycomhtml6320101111536258shtml
博客天下 2010年24期
关键词:迪恩柏拉图知识分子

■文/杨小辉 ■http://www.dfdaily.com/html/63/2010/11/11/536258.shtml

危险与诱惑的两难

■文/杨小辉 ■http://www.dfdaily.com/html/63/2010/11/11/536258.shtml

正如柏拉图的失败一样,于建嵘在万载县“给官员讲政治”的遭遇,无疑是一次知识分子的叙拉古之旅。

公元前368年左右,百感交集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扬帆前往叙拉古。之前他曾去过这个城市,那时叙拉古还处在残暴的僭主老戴奥尼素治下。那为什么要回来呢?因为城里有一位仰慕柏拉图,决心投身“哲学事业”的年轻绅士迪恩,他写信告诉柏拉图僭主老戴奥尼素死了,现在掌权的是小戴奥尼素。迪恩认为新君主乐于接受“哲学”,并有公正行事的愿望。

无论如何,迪恩是一个热心的人,他盼望着奇迹的降临。他说服了自己,又试图说服柏拉图。柏拉图尽管心存疑虑,但他还是得出结论:如果不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并竭力让小戴奥尼素致力于正义,那么自己将会背上懦弱的指责。于是,柏拉图决定走一遭。

但是,他故地重游的结局依然令人失望。很显然,小戴奥尼素只是希望在学识上镀镀金。最终迪恩被流放,柏拉图黯然离开。

然而,六七年之后,他又回来了,还是应迪恩之邀。尽管还在流放中,迪恩依然听说小戴奥尼素又捡起了哲学,并把这件事情告诉柏拉图。起初,柏拉图不为所动,他怀疑小戴奥尼素只是为了平息“朽木不可雕”的流言。但是,顺着与促成第二次旅程相同的思路,柏拉图决定第三次去叙拉古。柏拉图下车伊始,就发现这位君主变得越发傲慢了,他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哲学家,据说还在写一本书。这个培养“哲学王”的事业失败了,柏拉图除了自责之外,不曾批评任何人:“我生自己和那些要我来的人气,但没有理由生戴奥尼素的气。”

在笔者看来,于建嵘多少有点“重回叙拉古”的政治情结。正如柏拉图的失败一样,于在万载“给官员讲政治”的遭遇,无疑是一次知识分子的叙拉古之旅。因为于建嵘希图“改革就从他们开始”的陈晓平,认定“强拆”在技术上是高效率的,在道义上是正确的。陈或许判定于建嵘书生气十足,课堂型的头脑一点也不开窍,于是私底下试图通过“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这样的“棒喝”惊醒“脑子里少根筋”的于教授。这和当年嘉禾县宣称“谁影响嘉禾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一样,都是一种自恃“真理”在手、颐指气使的做派。但兴许这些官员都忘了革命导师的谆谆教导:“还没有过任何统治阶级能不依靠自己的知识分子而站稳脚跟。”(斯大林语)

读书人要以学术为职业,可以两途而为之:“为了”学术而活,或者是“依赖”学术而活。草根出身的于建嵘,毅然选择了前者。在一种内在心灵意义上,他把学术当成自己的“生命所在”。因此,讲台上的于建嵘“会习惯性地以‘我农民’、‘我们老百姓’自居,然后食指指着台下说,‘你们这些当官的’”,在课堂上对着“学生”开骂。尽管有点“重回叙拉古”的政治情结,但依然难掩“好持理之所自信,而行其心之所能安”的书生本色。

猜你喜欢
迪恩柏拉图知识分子
吉米问答秀
柏拉图之灵魂观
出发捡拾爱的秘密
人狗奇缘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
娱乐圈游戏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