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①

2010-11-16 04:35:06陈宣维林文平林建华
中外医疗 2010年6期
关键词:密度梯度透射电镜贴壁

陈宣维 林文平 林建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福建 福州 350005)

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 是在骨髓中存在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总称,可以向成骨系细胞、成软骨系细胞、成纤维系细胞、网状细胞、脂肪细胞和内皮细胞等转化[1],因其取材方便、损伤小、体外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已成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首选[2]。本实验目的在于建立兔MSC的体外培养体系,观察MSC的形态和生长情况,检测其表面标志,为以MSC为基础的骨组织工程提供实验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仪器

新西兰大白兔(福建医科大学大学动物中心);DMEM培养基(Gibco 公司);胎牛血清(Hyclon公司);0.25%胰酶加EDTA(Gibco公司);Percoll分离液(Sigma 公司);超净工作台(DCM-1300,苏州);自动台式离心机(LD25-2,北京);CO2孵箱(Thermo forma 311,美国);倒置显微镜(Olympus);透射电镜(HU-12A,日立公司);细胞培养板、培养瓶(Sigma 公司);荧光标记CD34-PE、CD45-FITC、CD29-FITC、CD90-FITC单克隆抗体(美国PharMingen 公司);流式细胞仪(Beckman counter Epics XL,美国BD公司)。

1.2 方法

1.2.1 兔MSC的原代培养 新西兰大白兔(福建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6周龄,体重约1.5kg,雌雄不限。3%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于无菌条件下在双侧坐骨棘处用18号骨髓穿刺针接5mL注射器,内含肝素钠0.2mL(100U/mL),各抽吸骨髓液2mL,抽吸完毕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均匀混合,注入培养皿,用1mL注射器反复吹打培养皿中的骨髓液约5min,置入离心管,1000r/min离心10min,弃去脂肪和上清,用PBS重悬制成细胞悬液,小心加入至2倍体积1.073g/mL的Percoll分离液上层,室温下以2000r/min离心25min。收集中间乳白色的有核细胞层,再用PBS洗涤2次,加入适量的含双抗的20%胎牛血清DMEM 培养液吹打制成细胞悬液,置于离心管中,1000 r/min 离心15min。弃上清液,加入3mL含双抗的20%胎牛血清DMEM 培养液,反复吹打,稀释成细胞悬液,以1.0×104/cm2接种于50cm2培养瓶中。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3d后首次半量换液,将未贴壁的细胞全部弃掉,以后每2~3d全量换液1次。

图1 家兔MSC原代培养9天(X100)

图2 家兔MSC透射电镜观察(X10000)

1.2.2 兔MSC的传代 在原代培养的细胞接近铺满培养瓶底时,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倒置显微镜观察,待50%细胞变为圆形时,将胰酶倒掉,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止消化,再以1×104/cm2传代培养。

1.2.3 细胞形态观察 每天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MSC原代和传代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特征,并适时拍照。

1.2.4 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细胞在培养皿中增殖满单层后,0.25% 胰蛋白酶消化,移入离心管,1000r/min离心5min,洗涤细胞2次,末次离心后弃上清,取样行透射电镜观察。

1.2.5 流式细胞仪检测兔MSC的表面标志 取第3代MSC用PBS 重新悬浮后,调整细胞浓度1×106/cm2,取100μL细胞悬液与CD34-PE、CD45-FITC、CD29-FITC、CD90-FITC单抗室温避光孵育30min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2 结果

2.1 MSC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学特点

骨髓细胞经密度梯度离心后,接种于50cm2的培养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液中存在大量大小不一的圆形细胞;24h后可见多数贴壁的圆形细胞中散在有少数多角形或短梭形细胞,有数个突起类似成纤维细胞;3~4d后梭形细胞和多角形细胞显著增多;5~6d后形成细胞集落方式生长,数量明显增多,呈现长梭形、纺锤形,细胞轮廓清晰,排列较紧密;7~9d后,细胞的生长明显加速,逐步形成大小不一、分散的细胞集落,呈放射状向四周扩展,细胞呈漩涡状或平行排列(图1);第10~12天,贴壁单层生长的细胞铺满整个培养瓶底,放射状或漩涡状生长方式更趋明显,非贴壁细胞通过换液己逐渐被清除,基本完成原代单层生长。传代细胞的细胞贴壁时间和增殖速度比原代培养要快,大约2h开始贴壁,培养约8~11d互相接触形成单层。传代细胞分裂相多见,胞体大,细胞边界不清楚,胞浆内颗粒多,显示细胞功能活跃,处于活跃的基质合成状态。传代至第10代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细胞形态出现多样性,逐渐呈老化现象。

图3 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MSC的细胞表面标记

2.2 MSC透射电镜观察

透射电镜示:细胞胞体较大,表面有微绒毛,核大而不规则,核内以常染色质为主,核仁可见,部分细胞内有多个核仁。胞浆内见中等量线粒体,其体积较小,密度较高,可见中等量粗面内质网、部分粗面内质网束状扩张,可见少量高尔基复合体,有些细胞内可见较多次级溶酶体,细胞间未见连接(图2)。

2.3 MSC的表面抗原鉴定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细胞样本(图3),CD34、CD45、CD29、CD90分别为0.79%、0.18%、96.8%、84.2%。CD34、CD45基本不表达,证实这些细胞是非造血干细胞;CD29、CD90表达阳性,表明分离的细胞具有MSC的特征。

(1)CD34检测为阴性;(2)CD45检测为阴性;(3)CD29检测为阳性;(4)CD90检测为阳性。

3 讨论

MSC是一种存在于骨髓的非造血干细胞,骨髓中绝大多数是造血干细胞,MSC的数量较少,一般认为MSC只占骨髓有核细胞的1/104~1/105[3~4],为了得到组织工程学需要的单一细胞,人们尝试用各种方法分离、纯化MSC。目前用于分离MSC 的方法主要有贴壁筛选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5]。贴壁筛选法是根据MSC贴壁生长,而造血系细胞等因无法贴壁,则随培养液的更换而被清除[6]。但是,由此获得的MSC纯度不高,混合有较多的杂细胞,比如成纤维细胞、脂肪前体细胞等,所以体外培养特性不稳定[7]。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利用MSC与骨髓中其他细胞的密度不同,用特定密度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将MSC分离出来。这种方法应用梯度离心分离细胞,骨髓中的细胞按密度差别得以分离,所以可快速获得大量的高纯度细胞[8]。本实验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来分离培养MSC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尚没有十分理想的方法来鉴定MSC,主要通过细胞形态学特征如呈纺锤形、贴壁、成集落生长以及作为干细胞多分化潜能的确定(在不同的条件下,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分化的特性)来证明其干细胞的属性。我们分离培养的MSC从显微镜下观察,90%以上为梭形或呈纺锤形的细胞;电镜观察,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结构,细胞核大,核浆比例较正常细胞大,胞浆内细胞器以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为主,说明细胞蛋白合成和分泌能力旺盛,能够大量摄取营养物质,功能活跃,显示了干细胞的幼稚特性,与成纤维细胞和血细胞等明显不同,这和文献相一致[9]。Pittenger等[10]认为,MSC细胞体积小,核浆比大,不表达分化相关标志如I、II、III型胶原、碱性磷酸酶和osteopontin;在细胞贴壁附着后则细胞均一致地表达SH2,SH3CD29,CD44,CD71,CD90,CD106,CD120a,CD124等多种表面蛋白。MSC缺乏造血干细胞标记,不表达造血细胞抗原,如造血前提细胞标志抗原CD34,白细胞标志抗原CD45,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11a,单核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14,同时不表达分化抗原HLA-DR[10~11]。我们采用1.073g/mL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从兔骨髓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3d后首次半量换液,经多次换液,去除大量为贴壁的杂细胞,7~9d后细胞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经传代细胞逐渐纯化,至3代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培养的细胞只表达CD29和CD90,而CD34、CD45均呈阴性表达,这表明我们分离培养的细胞是成分较为单一的MSC,而不是造血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总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实验方法提取、纯化和扩增的MSC,MSC增殖能力较强,纯度高,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为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提供依据。

[1]Bianco P,Riminucci M,Gronthos S,Robey PG.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nature,biology,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J].Stem Cells,2001,19:180~192.

[2]Caplan AI. Revie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ell-based reconstructive therapy in orthopedics[J].Tissue Eng 2005,11(7~8):1198~1211.

[3]Friedenstein AJ,Chailakhyan RK,Gerasimov UV. Bone marrow osteogenic stem cells: in vitro cultiv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in diffusion chambers[J].Cell Tissue Kinet 1987,20(3):263~272.

[4]Prockop DJ.Marrow stromal cells as stem cells for nonhematopoietic tissues[J].Science,1997,276(5309):71~74.

[5]Liechty KW ,Mackenzie TC,Shaaban AF,et al. Human mesenchyreal stem cells engraft and demonstrate site-specific differentiation after in utcro transplantation in sheep[J].Nat Med ,2000 ,6:1282~1286.

[6]Rickard D J,M Kassem,T E Hefferan,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steoblast precursor cells from human bone marrow[J].J Bone Min Res 1996,11:312~324.

[7]Phinney D G,Kopen,G,Isaacson,R L,et al. Plastic adherent stromal cells from the bone marrow of commonly used strains of inbred mice: variations in yield,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J].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1999,72:570~585.

[8]Uu HS,Jan MS,Chou CK,et al,1Is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toxic to the living cells[J].Biochem B Res Cornum,2006,260(3):712~714.

[9]苏立,陈运贞.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J].医学综述,2004,10(5):306~309.

[10]Pittenger MF,Mackay AM,Beck SC,et al.Multilineage potential of adult human mesenchymal[J]. stem cells. Science,1999,284(5411):143~147.

[11]Conget PA,Minguell JJ.Phenotyp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J].J Cell Physiol,1999,181(1):67~73.

猜你喜欢
密度梯度透射电镜贴壁
TPMS点阵结构的密度梯度杂交优化设计
中国首台准环对称仿星器中离子温度梯度模的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2022年18期)2022-09-30 05:42:14
高硫煤四角切圆锅炉贴壁风倾角对水冷壁 高温腐蚀影响研究
热力发电(2022年3期)2022-03-25 08:49:10
具有一般反应函数与贴壁生长现象的随机恒化器模型的全局动力学行为
660MW超超临界锅炉高速贴壁风改造技术研究
能源工程(2021年2期)2021-07-21 08:39:58
电子显微学专业课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实习课
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实验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山东化工(2020年15期)2020-02-16 01:00:12
基于大数据的透射电镜开放共享实践与探索
对Meselson和Stahl半保留复制实验的解析
生物学教学(2018年1期)2018-08-07 09:06:16
透射电镜中正空间—倒空间转换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