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猫和老鼠》,是当今举世闻名的动画片,由米高梅电影公司制作发行,6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2次获奥斯卡提名奖。《猫和老鼠》故事非常简单,两个主角猫和老鼠是两个邻居,也是一对老冤家。正是这对冤家的故事带给了全世界人们无尽的欢乐。每一集都以不同的情形开始,以相同的结局结束。这样的剧情结构给观众留下了足够吸引人的悬念,使观众看完一集后,急切的期待下一集,想知道到底猫和老鼠的恩怨又会以怎样的情形开始。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设置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猫和老鼠》“共有116个动画角色形象,每一集里选2-3个角色,以不同的性格搭配在一起,讲一个“猫捉老鼠”的故事”。[1]猫又笨又善良,老鼠精灵狡猾。猫想方设法捉到老鼠,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还被老鼠折磨的遍体鳞伤。还有其他不同性格特征角色,如:爱护儿子的大狗;“认贼作父”的小鸟;超级无敌霸道的杰瑞表弟,这些小角色也同样带给了人们欢笑。
《猫和老鼠》对美国的动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该片具有自己独特的动画特色,这些特色像一张明信片一样,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一旦出现观众就可以辨认出来。“美国动画主要走的是商业路线,以娱乐大众为初衷,以票房及市场效益为价值标准,迎合并取悦观众是其创作目的”。[2]《猫和老鼠》的创作者利用幽默搞笑的哑剧形式、源于生活的剧情和戏仿等手段达到这样的目的。
该片采用幽默搞笑的哑剧形式,完全依靠滑稽动作而不用对白塑造角色性格。早已流行百年的另一种娱乐形式——滑稽剧,影响了美国动画,动画家从滑稽剧学到了幽默动画的观念。保留下来最早的一部美国动画片是《一张幽默滑稽的脸》,制作人是出身英国的布莱克顿,于1906年制作完成。这是一部接近现代动画概念的动画片,影片的主角是一个滑稽表演者,造型比较写实,幽默可爱。这部片子影响了日后美国动画的风格特征,由此开始了幽默动画的发展。由于技术限制动画《一张幽默滑稽的脸》没有对白,制作于1940年后的《猫和老鼠》已经没有了这种限制,仍然沿袭传统,采用哑剧表演形式,完全依靠滑稽动作,尽量不用对白,并把美国的杂耍、滑稽剧、病态幽默等元素加入到《猫和老鼠》中,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幽默动画,并得到了世界人们的热爱。
《猫和老鼠》中的两个主角其实就是哑剧舞台上的两个小丑,有时用夸张的表演逗人们发笑;有时用眼花缭乱的杂耍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观众的喝彩;猫和老鼠的充满暴力的打闹,其实是“从残忍中寻求乐趣的病态的荒诞的幽默”的完美体现。如:《阻特猫》(The Zoot Cat)中,猫为了讨得喜爱人的欢心,经过精心的修胡子、整理头发、准备礼物,用夸张的姿势走路,然后去见心爱的人,见到心爱的人后,时而弹奏吉他,时而唱歌,时而跳舞,最后以暴力的方式收场——猫被地板重重的打倒在地,又像木头一样从台阶上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摔倒在地面,脸上还面带微笑看着心爱的人——一个十足的小丑形象。为了避免对白的苍白,有时甚至用噢噢啊啊来代替对白,如《小海豹失踪记》(Little Runaway);有时加入简单的旁白,如:《圣诞夜》(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开头部分。
艺术是源于生活的,《猫和老鼠》充满了曲折多变,想象丰富的搞笑情节,但都来源于生活的片片断断。导演把常见的生活片段运用于动画剧情中,虽然发生在老鼠和猫身上,但观众觉得故事发生在自己身边,剧情就变得合情合理,真实可信。比如狗和猫是家庭中经常饲养的宠物,猫可爱伶俐,狗忠实可靠,有时人们会有两难的选择,到底是养猫好还是养狗好。《宠物之争》(Pet peeve)一集中就反应了这一问题,导演把人类的活动应用于动物身上,让两只动物争宠(当然现实中两个宠物不会争宠),谁表现好就留下谁,表现不好的就被赶走。于是猫开始打扫卫生,狗开始烫洗衣服,还一起抓老鼠。这样的情景设定非常具有新意,故事好玩,又合情合理。《打台球的猫》(Cue Ball Cat)中,在猫和老鼠的打斗中出现了垒球运动的接球手、奔跑的火车头等生活片段;《小海豹失踪记》中,猫追逐小海豹时,当小海豹跑到了电线上,猫骑着杂技团的独轮车在电线上追,手里还拿着一根长长的杆子;《宠物之争》中狗吃面包时,把面包和火腿像洗纸牌一样混合叠放在一起,然后一口吃掉。这样的生活片段被恰到好处的用在了剧情中。
戏仿。《猫和老鼠》也会偶尔反串经典电影,戏仿电影里的片段或情节。如:《饥饿的老鼠》(The Mouse from Hunger)一集,老鼠摇身一变成了詹姆斯邦德,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去机关重重的猫那里偷食物。老鼠准备好先进的设备,开着高科技跑车,闯过道道机关和美女的诱惑,来到了猫的家里,猫早已经做好准备等着老鼠的到来,经过一番努力后老鼠还是成功的把食物偷走。
美国早期动画片有一个重要特征是:“造型时充分利用圆形,圆形的身体、圆形的头、圆形的手脚、圆形的眼睛、圆形的耳朵,胳膊和腿就像橡皮软管一样,没有明显的结构,”[3]这样做的好处是把动画制作者解放出来,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任意的拉长变形,或者变成不同的形状,如桌子、圆筒等形状。在《冲浪的猫》(Surf-Bored Cat)中因冲浪板飞进了猫嘴里猫就变成了冲浪板的形状,老鼠还用猫当冲浪板冲浪;《行船猫》(Puss N Boats)中,猫为了追逐老鼠,钻入了只能老鼠通过的细管子里,身体变成了细细的管子形状,但仍然伸出长长的腿追逐老鼠;《猫和老鼠鱼》(The Cat and the Mermouse)一集中,鲨鱼的嘴可以像金属一样改变形状,甚至被猫打造成钩子。
《猫和老鼠》中动画有个明显的特征:预备动作夸张,并有意延长时间。这样做使动画具有明显的节奏感,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戏剧性。在角色作预备动作时,由于时间延长了,就可以加入意外的剧情,使剧情更加有趣,让观众处处充满惊喜。在《海水玩具鸭》(Salt Water Tabby)一集中多处出现这一动画特征。如猫兴高采烈的在出门游泳时,出门后做了个很夸张的跑步的预备动作,并停顿了有一秒钟的时间,以至于被门挤到衣服,猫还不知道这事,只顾向海里冲去,猫的身体已经到了海边,但衣服仍然挤在门上,当猫高高跳起扑向海里时,却被衣服拉了回去,重重的把门撞碎。猫第二次跑到海边,高高跃起,也是延长了预备动作,于是意外出现,海水退去,猫一头撞在了沙滩上。在本集中,每当猫举起手打老鼠时,老鼠都以更快的速度还击,结果挨打的总是猫。其他集中也是经常出现,有时猫拿着火腿或者蛋糕整张嘴吃时,被老鼠夺去;有时身体已经从楼上或悬崖跑到空中,发现自己的危险后立即又跑回去,而没有掉下去。这样的事情在现实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但动画中看着却是合情合理,物理需要符合心理需要。
《猫和老鼠》对未来动画片影响深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角色强者与弱者位置互换;二是制作电视动画片节约成本的方法。
《猫和老鼠》开创了“影视动画强者与弱者角色互换”的历史。我们都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猫捉老鼠易如反掌,猫是强者,老鼠是弱者。但导演有意改变现实中的角色强弱定位,老鼠成为强者,猫成为受害者。这是导演抓住人们与生俱来的心理天性——人都有同情弱者的本能。所以观众能欣然接受,并乐在其中。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弱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自己的智慧也能变成强者。老鼠每次的成功逃脱,每次打败猫,无不运用自己的智慧。这是创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正意义。
强者与弱者的角色互换对后来的动画产生深远影响,如迪士尼的动画片《虫虫危机》(A BUG’S LIFE),讲的是一群蚂蚁长期受蚂蚱黑帮集团的欺压,弱小的蚂蚁通过集体的智慧战胜强大凶狠的蝗虫的故事。还有如皮克斯的《冰河世纪3》(ICE AGE3)、《小马王》(SPIRIT)等美国动画片等都是如此。中国的动画系列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强大的灰太狼想要抓到弱小的喜羊羊,失败的总是灰太狼,胜利的总是聪明的喜羊羊,很明显的受到了《猫和老鼠》的影响。
由于电视动画制作成本较低,《猫和老鼠》的创作者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减少开支并且提高制作动画的效率。在制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节约成本的制作方法,对后来的电视动画片的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猫和老鼠》的创作者们还发明了动画片特有的“有限活动”。“有限活动”指的是“在动画制作中,角色身体的局部有独立的动画,身体的其他部分可以固定不动。比如人物眨眼的同时,头其他部位保持固定。当胳膊伸出去取东西时,身体是固定的,只有胳膊移动”。[4]这种概念不仅大量减少了动画的重复劳动,并且有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日本人把这一概念发扬光大。日本动画家手冢治虫开发出了一种制作流程,“给典型的角色制作典型的动作,在不同的场景下重复使用;角色眨眼三帧,口动三帧的模式,使用静态对话,角色在说话时,头部其他部分是不动的,只有嘴在动”。[5]后来日本把这一概念发展到一种极致即:背景或画面中不重要的人物都处理成为静帧,一个画面有时只有非常小的嘴部在动,甚至有时整个画面都是静帧,停顿达一秒以上,这种做法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动画风格。如:《灌篮高手》、《海贼王》、《死亡笔记》、《名侦探柯南》等电视动画片。
[1][3][4]《世界动画电影史》段佳主编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次版
[2]《动画概论》丁海祥 姚桂萍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猫和老鼠〉动画片的历史》
http://hi.baidu.com/artstare/blog/item/04a4a91335e76dd6f6039e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