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到来,完全释放了创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扩大了摄影创作的空间和表现力。数码影像在视觉艺术创作领域中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审美意识,使艺术实践的过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间接利用数码技术是艺术实践活动中任何领域都将采用的手段,而新的创作形式也会基于技术的发展而形成新的格局甚至是未来的艺术形式的不可预知性。由于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数码影像艺术的走向有不可预知性,新的艺术经验会不断更新与技术进步的融合导致了数码影像艺术形式乃至渗透到的其他领域的变革也不容忽视。
随着数码摄影的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图片、设计、录像、及其他电子媒体等各个领域。
计算机处理影像的大量涌现一直在迫使传统摄影输出模式让位。电脑硬件与软件的快速发展,数码相机和打印机已经输出比传统银盐感光材料质量好的图片,功能强劲的Photoshop可以制作出超乎想像的影像,我们已经长期的被数字文化所影响并被这些影像包围,甚至已经难以分辨影像是否经过数字处理。在前几年,几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还并不常见而且价格也贵得出奇,而现在几百万或上千万像素的数字相机已经出现在我们常用的手机上。而且全球的著名相机生产厂家也分别停止了对传统相机的研发工作,转而全力以赴的发展数码相机,像莱卡、哈苏也生产了数码相机。因此根据现在的世界科技发展与经济状况,传统银盐方式的摄影方法,将在今后不久的将来被摄影主流的创作方式所淘汰或者作为传统工艺保留。著名的《光圈》杂志在一篇评论文章讨论“数码影像与摄影的死亡”。作者巴特俊,提出摄影正面对两种危机,其一是科技上的转型;另外是相对道德、知识及文化层面的认知理论的改变。第一个要对付的是当出现了数码摄影时,摄影应该如何进行蜕变的程序。第二要探讨的是除了数码摄影技术是否会替代传统摄影,抑或是一种新的“摄影”媒介在成长中,虽然其他艺术工作者却纷纷利用数码摄影的技术创作他们的模拟空间,然而只有具备摄影知识和技术的摄影师才能更加有效地在这些模拟空间内进行拍摄创作影像。加拿大艺术家杰夫•沃尔说过“摄影是一种由照相机的前半部分与照相机的后半部分分别接受各种影像的事物。数码技术改变的是照相机的后半部分。”数码摄影的出现并没有局限摄影本身的发展,相反地她拓宽了摄影的领域,丰富了摄影的手段。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本质仍然是摄影二字,也就是说无论手段如何变化,仍然是摄影这项活动,并没有因为技术的变化而改变了摄影的本质。就好比一把刀子和剪刀的关系,只有应用范围和面向群体不同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说出谁比谁更好,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谁比谁更合适而以。因此我们只能说数码摄只改变了摄影的创作方式与手段而并没有改变摄影记录事物与传递情感的本质。
当数码摄影的模拟性能和可变可塑性直接威胁到传统摄影的弱点和局限性时,摄影界一直企图利用它的局限性来重建另一种“独特性”用以抗衡。这种所谓“独特性”包括相机的客观性能,现实环境可提供的可能性,感光材料的限制,特技处理和组合照片在技巧上的困难度等等,以器材和材料的限制为依据,以现实环境的不可能作为依赖,是一种现代主义的心态,围困在一种媒介特性而作出有限度的努力,又因器材的限制而作出种种妥协的解决方法,而摄影家们一直尝试用不同方法创作作品,从“达达主义”的拼贴和“哈尔特菲特”的政治性拼贴,以及“杰利•尤斯曼”的鬼斧神工般的组合照片都是很好的例子。数码摄影图片处理的方式已经毋容争议。剩下来的只是每一个人的选择和倾向而已。“潘洛夫斯基”有如下的看法:新技术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由艺术的驱动而逐渐完美化,而是新科技的出现,导致一种新兴艺术逐渐走向完美化。
自1839年达盖尔向世人宣告摄影术的诞生,很多人惊呼摄影术的诞生可能会引发绘画艺术的衰亡。同样,图像处理的数字化也让人感到震撼,数码摄影的快捷、方便、完美赢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数码给摄影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传统摄影到来许多冲击。
数字时代摄影在技术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数字相机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取代了传统照相机、胶片、底片加工、扫描和传统的图像加工等环节。其次,数字时代带来更多想象空间创作空间。数码摄影具有虚拟化特性,这种虚拟化的特性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和程度,突破了以往习惯性的视觉经验,它既可以真实的展现客观,也可以对以往的视觉经验进行延展,还可以运用数码语言选择不同手段和途径进行虚拟建构、实拍和拼贴加修饰等来表达主观意念。
创造性思维是摄影艺术的灵魂所在,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数码摄影的艺术思维也是建立思维科学体系基础之上的综合思维形式。数码摄影的创造之意在于创作出新的理念,创作出新的成果。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开拓和创新,是能动的思维形式,是各种思维形式的协调和统一,是高效综合运用和不断辩证发展的思维过程,是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具有独创性的,产生新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动。数码摄影的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包括电脑软件和艺术观念的结合,具有理性和感性思维的本质特性。
不论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在艺术创作中,主观的观念和情感的表达都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是人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它是认识过程中对事物的一种好恶倾向。人由于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的喜好倾向,便产生了不同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情感对于艺术创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们通常认为,艺术创作和科学创作同样依靠创意性思维,同样需要有灵感和顿悟,所不同的是艺术创作在更大程度上依靠情感活动,产生的是情感的结晶,而科学创造最终达到的是理性的推理和实证。甚至托尔斯泰曾经给艺术下过这样的定义,说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有意识地通过某些外在符号,把他经历过的情感传递给别人,别人受到这种情感的感染并体验到这种情感。”摄影作品能带给观众的一种是认知的感受,理智方面的感受,另一种是情感方面的感受。不论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摄影家在拍摄时,不但要利用线条、色彩等构图要素组织画面,还要利用影调、反差、颗粒等要素造成对心理的影响,而且还要利用能够引起情感反应的各种符号以及被摄主体的情感因素来影响观众。灵感也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灵感指的是大脑处于创作兴奋状态是一种特殊思维现象,这是它能将不连贯的信息联系起来达到顿悟。有人将它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并列,认为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思维形式。科学家钱学森特别看重灵感思维,他认为在科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中,灵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灵感是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基础上顿悟,但在摄影创作中,不能完全依靠灵感,平时还要不断多看多练,不断积累才能拍出好作品。
任何艺术形式,贵在创新,这在摄影艺术中显得尤为重要。自摄影术发明之日起,科学家、摄影家就试图利用技术和艺术表现等多个角度对摄影艺术进行创新与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已进入了数字图像的时代,而数字图像的产生引发了一场新的革命,数字图像的特征显现了摄影创作上的变化与革新,延展了摄影艺术的表现工具和表现能力,数码摄影影响着当代影像和视觉文化的构成体现了当代艺术创作与摄影观念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