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正位置 把握取向——一个民生新闻记者的感悟

2010-11-16 06:25刘元铁
声屏世界 2010年6期
关键词:城管老百姓民生

□刘元铁 郑 萍

民生新闻具有“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民生新闻中记者的采访是“第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新闻的成败。民生新闻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内容上锁定老百姓的生存状况、生活空间,关注老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可以说,民生新闻记者是最接近老百姓 “原生态”的人。如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引导社会舆论和价值取向,同时又能达到传播效果,这是每个民生新闻记者常常在考虑的问题。

真正做到“三贴近”。要求记者从贴近观众的角度,在题材的选择和新闻价值的判断上,突出以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切度和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为重要标准。记者在电视语言语境上也要体现平民意识。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更要求记者重视与人们交流时应遵循的礼节礼貌。这样能与被采访者保持平等,让被采访者真切感受记者的真诚可信,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正如某位电视名人所言“背靠大树,但自己不是大树”,记者或许可以凭借媒体平台获取某种“力量”,但记者本人永远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媒体也不是裁判机构,它只是政府和群众之间、群众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做好“娘舅”。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任何群体的利益和主张都不能忽视,否则就要付出沉重代价。媒体的专业责任就是实现社会表达的意见平衡、关系平衡,设置情绪的平衡,让各种社会利益、社会主张在一种相对的平衡中获得自身的空间——“当社会笑的时候不要让大家笑出狂妄;当社会哭的时候不要让大家哭出沮丧。”

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利益纷争。而这种纷争往往是政府部门不愿管,打官司又不值得,老百姓大多会选择到媒体来反映,希望媒体做“娘舅”居间调停。比如家庭中的抚养赡养,民间的债务纠纷,某个心愿的达成需要家庭成员的理解等等。记者在处理这些纠纷时,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把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

“对质”的巧用与慎用。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有很多矛盾冲突的事件,比如征地、拆迁、维权、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当事人往往要求记者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而记者往往也把当事双方叫到一起进行“对质”,大多数情况下,真相就在当面锣对面鼓的交锋中明了。笔者曾接到一个报料,报料人称自己在元旦那天被城管队员打伤,右眼的泪腺管被对方手指甲戳断了。笔者赶到城管中队,果然见到报料人的右眼包裹着厚厚的纱布。在随后的采访中,报料人讲自己是一个家装公司的老板,与某村达成了可以在该村指定位置倾倒建筑垃圾的协议,却被城管队员阻止并扣车,在去城管中队接受处理时被打。后来,经过和当事的城管队员现场对质,报料人不说话了。原来根据现行法规,报料人与某村私自达成的协议是无效的,报料人还因为违规乱倒建筑垃圾被处罚过多次,这次冲突是报料人先动手,双方在撕扯中眼睛被戳伤。

但是,“对质”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使用,在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服务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时可以用,但在有造成群体性事件危险的时候,一定要慎用。当前一些地方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高速发展期,社会变化使某些人的心态十分敏感,如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受到周边企业影响的村民等等。面对这种情况,记者临场处置一定要谨慎,切不可带领大队人马去“兴师问罪”。

真正保护当事人。民生新闻在传播中往往强调 “故事性”与 “冲突”,也有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刻意强调甚至制造当事双方的矛盾冲突,以期吸引观众的眼球。这不仅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违背了民生新闻“民本”的宗旨,而且也丢失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记者采访要以调节矛盾、平息冲突、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作为记者,都想拍到“爆炸性”的新闻,但是采访中更应该注意保护当事人及其隐私。这才是真正的“民本”。

猜你喜欢
城管老百姓民生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