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类电视节目传播受限分析

2010-11-16 06:25胡兰红
声屏世界 2010年6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方言电视节目

□胡兰红

近些年来,伴随着电视传媒业的不断发展,方言类电视节目在各级电视台特别是地方电视台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在这些电视节目中,也混杂着一些质量低下、格调不高的滥竽充数之作,受到了各方质疑。如何提高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品位,使其在具有本土特色,受到群众广泛欢迎的同时又不流于低俗,能够在通俗中体现文化品位、文化价值,就成了摆在电视人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特点

方言类电视节目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发展,甚至呈星火燎原之势,勿庸置疑,方言类电视节目自身所拥有的特点是其得到迅猛发展的主因。

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合地方电视台定位。首先,将特定的电视节目形态与方言相结合,很容易使本地的受众获得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满足他们的收视需求和审美需要,从而有利于培养固定的观众群。其次,以方言为外壳的电视节目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和记忆,给节目贴上了一个 “听觉标签”,无形中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从而更易形成品牌效应。

比如,东北话是极具特色的一种方言。吉林电视台早在2001年就开办了一档以东北方言为播报语言的电视新闻节目——《守望都市》。如今,《守望都市》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一个品牌栏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在长春地区创下了最高收视率达40.74%、市场份额最高达60%的收视神话。

平民化的视角与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一般的方言类节目,都具有与日常生活的接近性和与观众的亲和力。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素材大都来自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节目内容大都是家长里短、市井百态,再加上方言类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主持风格的灵活多样,将说、学、逗、唱等多种表达方式融入主持当中,让观众感觉是某个邻居在跟自己拉家常,给观众带来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比如2005年台风“云娜”侵袭浙江时,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中的主持人阿六头就在节目中拿了一支撑衣杆,边做动作边告诉观众:“台风来了,衣裳收收进。”效果非常好。这种举动在普通的严肃的新闻节目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亲和力。①

方言类电视节目以地道的方言进行播音和表演,使听惯了普通话节目的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人们对方言节目的追捧,实质上是对家乡和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俞虹教授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指出:“方言节目能得到业界肯定和观众追捧,充分体现了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超越年龄、性别,具有普遍性。”②

节目取材的“三贴近”。方言电视节目无论是内容的取材还是节目的形式都较好地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强调贴近性,主要是指增强节目内容、形式的亲近性,利于观众的接受。方言电视节目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不可能走《新闻联播》式的套路,轻松、幽默、通俗应该是方言类电视节目应有的题中之义,应该是既满足了老百姓的好奇心,又适合用方言表达。

方言类电视节目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随着方言电视节目的热播,各地电视台都把创办方言电视节目作为提高收视率的法宝,在同一地区出现了节目设置扎堆的现象。这一现象在重庆、四川、浙江、湖南、上海等地都存在,分散了观众,影响观众对节目的关注,不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甚至会造成观众在收视时的审美疲劳。如川渝地区就有《雾都夜话》《麻辣烫》《成都情事》等多档同类型节目,这些节目的类型、取材、表现形式都非常相近,很容易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无形中分流了收视率,不利于节目品牌的创建和维护。

节目创作题材单一。在方言电视节目中,新闻类和栏目剧类都存在着题材匮乏的问题。方言类电视新闻一般是对百姓身边发生的新闻进行播报,有戏说的味道,这就决定了方言类新闻节目不可能涉及过多的政治、政策、法律、法规、市政等新闻,因为如果用方言播报这些新闻会显得非常的不严肃,会影响观众的判断。因此,方言类电视新闻报道的题材受到限制,出现琐碎、重复、言之无物的毛病。有些电视台的方言新闻为了争夺观众,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节目中充斥着猎奇事件和刑事案件,津津乐道于暴力、凶杀、死亡、偷盗、车祸等事件,既污染了媒介环境也会造成群众恐慌。有些电视台为了能够不间断播出,违背新闻规律,制造一些假新闻。

而栏目剧的创作同样存在题材匮乏的问题。很多时候,栏目剧的创作会掉入过分通俗,以至于庸俗的陷阱。重庆的老牌栏目剧《雾都夜话》虽然是创建比较早、广受欢迎的一个栏目,但是其创作题材狭窄,走不出鸡毛蒜皮的小圈子,品位很难得到提升。

方言类电视节目广泛传播的障碍

语言障碍是方言类电视节目广泛传播的最主要障碍。一些研究者分析了方言节目存在的社会环境,认为方言节目活跃的地区大都具备几个特点:经济发达、文化厚重而活跃、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活悠闲而富足,如江浙地区、广东地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市民,无不对自己的家园产生自信甚至自恋。如《阿六头说新闻》给杭州人的不是新闻本身,而是杭州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地文化与方言的呼应。

一些研究者则旗帜鲜明地反对方言类电视节目,他们认为方言类电视节目在客观上人为地设置了语言障碍,无形中形成了话语霸权。“以语言的障碍人为地设置起一道文化交流的屏障,它的实质决不是在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而恰恰是对地方文化活力的扼杀。”③

某些方言类电视节目自身质量低下,用语粗俗,难以融入主流文化。方言作为民间语言,是民众生活的本真的反映,经过长久的发展,方言中积淀了众多的词汇。这些词汇中除了民众审美的积淀,也保留了较多粗俗的词汇。如四川话版《猫和老鼠》贾老(猫)的台词中就有大量的“老子”“龟儿子”之类的词语,在陕西话版《猫和老鼠》中老皮(猫)的台词也带有一些低俗的词语。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监管部门的注意。

如何突破方言类节目的传播障碍

以地方特色的场景赢得观众。方言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形成的文化,它承载着一方土地的历史和人们的情感,基于共同的历史和情感,形成区域内人们的认同感,可以在不同阶层、年龄、性别、职业和经历的人中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达到心理同归。方言中有的词语尤其是特色鲜明的词非常生动,往往一个词语就是一个语境、一个情景、一个场景。方言类节目要彰显特色,就要注意场景的运用。在节目采制时要注意用好三个场景:一是特有的语境。在节目播报时,可以通过重复或者夸张的语调,强调词语的含义,引起受众的注意,引导受众进入特定的语境,激起共鸣,增强收听收视的效果。二是室内的布景和道具。由于广播电视是大众媒体,受众对方言的理解程度、感悟程度千差万别,要想更多的受众听懂看懂节目,适当借助布景和道具,可以有助于节目播报效果的提升。三是室外场景。方言类节目具有特定的本地特色,反映本区域特有的地域经济、人文历史、文化内涵,室外场景的运用是对区域经济、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最好诠释,尤其是反映本土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历史渊源等方面的节目,效果较好。

主打文化牌,搞好差异化竞争。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和记录着这方土地上的百姓的情感,运用它制作成的节目很容易被这个环境中的人群接受并产生共鸣。这是不少方言节目的成功经验。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实践证明,这类节目在塑造地方特色方面作用显著,满足了特定区域部分百姓的文化需求与心理认同。因此,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应该打好文化这张牌,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色彩浓重的热点新闻和百姓故事,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竞争中,应该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搞差异化竞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搞好节目的品牌化经营。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品牌特色,提高品牌的价值。从节目名称、片头宣传语、主持人等方面来建立栏目的品牌识别体系。例如,天津电视台公共频道的《二哥说事儿》在节目的名称和宣传片的包装上主打民生特色,强调主持人在观众中的认知形象,同时多次组织主持人走进社区,走到百姓中间,增强主持人和百姓的互动和交流,强化节目在百姓心目中的认知。这些因素都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品牌价值,让观众记住这些形象标识,产生深层的认知效应。

本文责编:陈道生

注 释:

①绍兴文化地理,http://www.youabe.eom/shaoxing。

②俞 虹,金姗姗:《直面方言播报主持》,《现代传播》,2005(1)。

③马龙生:《杭州话需要保护吗?》,杭州网,2005-2-26。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方言电视节目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