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 刀
借世界杯和7月22日《唐山大地震》上映之间的暑期档“真空”,一拥而上的近20部小成本电影也集体走上“囧途”。虽然有20部小成本可以选择,但是面对货架上大量没有“品牌”的商品,很多观众无从选择。这并非第一次。去年底的“贺岁档”一度被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看成是“抢钱”的黄金季节,但最终票房结果却显示,除了少数几部稍有亮色外,大多数“抢钱”不成反“烧钱”。
对许多新生代导演而言,中小成本电影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毕竟初出茅庐,不可能振臂一挥,便吆喝来海量投资。更多时候,必须先克服种种困难,端出有足够份量、足够成功的作品。《夜·店》的导演杨庆在分析小成本电影票房不尽如人意时说“我们都太渴望市场成功,这种追求有时大于电影本身艺术上的成功或者口碑。”杨庆的这席话或可如此解读:因急功近利,一些人反倒忽视了电影品质这一根本。
一提起中小成本,有些人潜意识里总觉得,即便艺术上有所收获,得到影评人士的肯定,但在商业上难成大气候。这一理论在国内似乎更有市场,言必提及的便是那些靠文艺片打拼天下的导演。中小成本电影营销的确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国内外并非没有成功先例。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投资仅300万元,却取得2800万元的傲人票房。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投资区区560万美元,全球票房却突破1亿美元。贾森·雷特曼的《朱诺》,投资仅750万美元,票房却高达4000万美元。特别要指出的是,这些影片之所以取得成功,首先并非来源于成功的商业运作,而是电影品质的大放异彩。像《美丽人生》一举夺得6项奥斯卡大奖,《朱诺》更是斩获多项提名。
电影首先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力源自免受干扰的独立特质,当电影失去独立的灵魂,不得不一再向种种看似合理的因素臣服时,其独特的个性魅力自然会逐渐削弱。当所有这些“特立独行”不复存在的时候,电影就变成了行尸走肉。特立独行是一种艺术的坚守,坚守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必须抱定被人忽视的寂寞。有多少人愿因艺术底线,而坚守这份寂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