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贵州省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模式探讨

2010-11-07 07:14曹凯明张银汉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0年6期
关键词:气象站备件业务流程

陈 锐,曹凯明,周 枫,张银汉

(贵州省大气探测技术与保障中心,贵州 贵阳 50002)

建立健全贵州省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模式探讨

陈 锐,曹凯明,周 枫,张银汉

(贵州省大气探测技术与保障中心,贵州 贵阳 50002)

该文介绍了贵州省自动气象站建设和发展的情况,分析当前自动站技术保障模式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模式的总体设想和主要内容,说明改进模式的必要性。

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

1 贵州省自动气象站建设发展情况简介

目前,我省常规气象要素自动化观测站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共建 94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 (其中 9个无人自动气象站)、4个交通气象站、6座测风塔、1 443个区域自动站等自动气象站、48个地面风能观测站等。这些自动站的建成,为我省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提供了宝贵的气象资料,在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确保数量庞大、种类较多的自动站观测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建立健全装备保障机构和运行机制,明确省、地 (市)、县各级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的职责范围和任务分工。

2 当前地、县两级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地、县两级机构不健全

在现有的技术保障体制下,由于省级技术保障部门人员数量有限,需首先满足本省国家级自动站的保障任务,其现有技术力量已无法应对辖区内数量众多的区域自动站的保障,而目前地、县两级保障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技术保障队伍,在编制上也没有技术保障岗位,导致区域自动站的一系列保障工作无法落实。

2.2 各级保障的职责分工不明确

国家级自动站和区域自动站的监控、维护维修、装备供应、计量检定和现场标校等方面工作繁多而复杂,需要各级保障工作紧密、默契的配合才能完成。而目前各级保障部门的职责范围不明确、任务分工不细,导致自动站保障体系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庞大的地面自动站业务系统,同时也导致各级技术人员自觉提升技术水平的愿望不强,技术力量薄弱,业务积极性不高,不利于自动站装备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

2.3 技术保障能力尚需提高

地、县两级技术保障能力建设滞后,绝大多数区域自动站没有标校;同时,地、县两级气象装备保障还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仪表、备品备件、应急响应设备、现场标校设备及交通工具,技术保障手段、方法落后,自动站保障的备件需求、经费需求尚需科学的评估与确定,技术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2.4 自动站保障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

根据目前自动站业务运行的现状和不断发展的需求,中国气象局以前制订的部分自动站运行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已逐渐滞后,我省制订的一系列业务流程和管理办法也由于自动站(特别是区域自动站)数量多、保障工作量大,而无法保证其落到实处。

3 贵州省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基本情况

3.1 初步形成了两级管理、三级保障的自动站技术保障机制

省级技术保障机构:主要依托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 (ASOM)、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接收处理软件和部分自行开发的应用监控软件,对全省自动站实施运行监控、对各类自动气象站开展技术保障工作。

地级业务管理部门:对自动气象站的建设、运行监控、部分备件储存、维护维修、雨量检定开展工作。

县级技术人员:自动站开展日常维护、对区域自动站开展了维护和雨量校准工作。

3.2 省级技术保障中心对自动气象站备件储备、调拨供应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省级技术保障中心对自动站设备的选型、采购、备件储备供应和调拨供应,流程比较成熟。

初步拟订了省地县三级自动气象站备件库目录,全省统筹备件管理,故障设备实现就近更换。

与设备生产厂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稳定的备件供应来源。

3.3 维护维修和计量检定技术水平较高

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完成自动站的监控、备件供应、计量检定以及比较复杂的维护维修工作。

通过培训力度的加强,大部分地县技术人员水平提高,可以完成区域自动站的维护维修工作。

3.4 制定了省级保障中心对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和维护保障制度

省级保障中心初步制定了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及加密站的运行监控流程、故障处理登记规定、故障远程指导、故障跟踪处理等制度要求。

地县业务部门按照业务工作要求,开始实现对自动气象站及区域自动站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雨量校准。

4 完善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模式的目标设想

围绕自动气象站确保稳定运行和提高保障时效的要求,以省级技术保障中心技术保障力量为基础,探索和改进地、县两级的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模式,建立两级管理、三级维护的组织结构,重点增强地县两级的技术保障能力,形成结构合理、设置科学、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技术保障体系。

提高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增强维护维修能力、完善装备供应系统、强化计量检定功能、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

强化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保障水平;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管理制度、细化业务流程。

5 完善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模式的主要内容

5.1 明确地、县两级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机构和岗位职责

建立以部门技术保障力量为主,设备生产厂家为辅的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模式;地、县两级在技术保障机构和人员、技术保障业务上接受省级技术保障中心的指导,其他工作隶属地、县气象局管理;明确管理制度、职责分工、业务流程。

地区气象局设立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地级分中心,可设在地区局业务科内,设定 2名以上的技术保障人员。

地级技术保障分中心职责:接受地区气象局业务部门的管理;业务上受省大探中心指导;按职责要求开展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工作,并指导县级技术装备保障工作。

县级局明确 1~2名技术保障岗位,适应未来观测岗位技术转型的要求。

县局保障机构职责:负责自动站设备的常规维护,对区域加密站检查维护,雨量现场校准,备件的进行管理等。

5.2 完善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流程,提高故障处理时效

在省级技术保障机构的指导下,地级技术保障分中心主要承担自动气象站的技术保障工作,县级保障机构重点对区域加密自动站进行技术保障。

5.2.1 设备运行监控和远程指导维修 地级技术保障分中心实时监控各型自动站运行情况。按照发现故障,追查原因,指导维修,现场处理,情况上报等流程实施。

县级保障人员重点监控区域加密站的运行情况。按照发现故障,查明原因,现场处理,情况上报等流程实施。

5.2.2 故障维修时效规定 地、县两级保障机构未能修复的故障,省级保障中心接到报告后赴台站维修,保证国家级台站 48h内修复,高山站、区域加密站 72h内修复。

5.2.3 维修记录 填写《自动站故障维护维修记录》;按月分类统计上报自动站故障情况;省级保障中心汇总,按季度提交自动站故障分析报告等。

5.3 建设自动气象站远程维修视频指导系统

建立国家级自动站建设远程维修视频指导系统,远程传输自动站检修实况,便于省级保障中心可视化指导地县级保障人员维修自动站。

5.4 加强硬件建设,提高地县两级技术保障能力

5.4.1 建设地、县两级技术保障维修室,提高故障处理能力 地、县两级建立面积适当的技术保障维修室,配备必要的检修工具仪表,配置自动站移动维修系统,开展自动站、区域加密站常规故障维修,就近就快修复自动气象站设备故障。

5.4.2 地级保障分中心建立自动站温度传感器检定室,提高自动站设备计量标准化 地级分中心配备温度恒温槽、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表,部分温度传感器检定周转件,开展自动站的温度检定工作,以后根据发展的要求,逐步推广开展其它要素的传感器检定工作。

县级台站配备一套降水校准设备,各县对区域加密站进行雨量传感器现场校准。

5.4.3 加强地级分中心综合气象装备应急储备库建设,提高备件快速供应能力 按照自动站备件库有关防潮、通风、防火等技术要求,在地级分中心建设自动站备件库房,实现就近提供和领取备件;县级安排相应的备件存放室。

储备规模: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整机备份,一般气象站按 2:1整机备份,加密自动的配置按 5∶1的标准。

5.5 完善细化自动站保障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执行

完善各级自动站的监控、维护维修、检定和标校工作流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是各级技术保障机构稳定运行的基础。主要完善细化如下内容:

自动气象站保障职责分工;运行监控与值班业务流程及规章制度;维护、维修业务流程及规章制度;计量管理流程及规章制度;备品备件供应管理流程及规章制度;保障所需配套能力建设指南;技术保障应急响应流程及规章制度;汛期保障业务流程及规章制度;汛前巡检流程及规章制度等。

各级技术保障机构要根据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完整地记录技术保障资料,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内容,确保各项流程和制度得到切实的执行。

5.6 加强自动站技术保障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维护保障人员水平

针对国家级自动站及区域加密站技术保障工作要求,制订技术队伍培训发展规划,每年由省级保障机构安排两次以上的培训计划,重点培训实际操作,提高地、县两级技术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

建立多级的自动站技术保障队伍,通过培训和现场考试,确定地县两级的自动站技术保障骨干,纳入年度技术保障考核人才。

聘请自动站设备生产厂家、院校等技术专家为贵州省自动站技术保障和开发专家,建立专家技术指导咨询机制。

制定技术保障人才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对全省技术保障人员实行技术等级管理,提高各级技术保障人员业务技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表 1 省、地、县三级保障机构一览表

6 重要意义

自动气象站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自动气象站以及区域自动站的稳定运行,提高保障时效,实现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 (2010-2015年)》的总体要求,促进贵州省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发展,完善贵州省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的模式,充分发挥地县两级技术保障机构和人才的作用,确保数量众多的各类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准确可靠的观测数据,是非常必要的。

P411

B

1003-6598(2010)06-0042-03

2010-03-29

陈锐 (1965-),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技术保障与业务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气象站备件业务流程
中材机电备件有限公司
航天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心灵气象站
基于元动作故障树重要度计算的备件预测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公司的业务流程再造
基于HANA的工单备件采购联合报表的研究与实现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服务的业务流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