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燕
一、会计与审计的区别
1.产生的基础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也即是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
2.职能不同。审计的职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审计的基本职能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其整个活动过程所表现出的职能是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分析、决策六大项,会计虽说也具有监督职能,但这种监督是一种自我监督行为。
3.性质不同。会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或管理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审计则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审计最本质的特性即是独立性。
二、会计与审计的联系
审计主要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审计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财务会计资料,审计工作很难进行。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起源密切相关。从起源看,审计和会计都是伴随人类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相应的审计因素,两者相伴产生与发展,相互促进与提高,审计运用会计原理,对账务进行查证,判断被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记录是否真实、正确,防止作弊的产生,增强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对会计起着监督与防护的作用。
2.两者无论在理论与方法上都有着彼此渗透、融会的地方。
3.两者都是以维护财经法纪,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审计目的是指审计工作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我国审计的目的: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4.审计和会计都必须借助会计方法和会计技巧。会计利用(或称运用)各种会计方法去完成会计工作,而审计则运用会计方法去复核和审查会计工作。因而会计方法,同时是审计和会计的工具。
5.审计与会计的工作对象都是会计资料。《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是由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构成企业会计工作的对象是一系列的会计资料。而审计的直接对象是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同样要审查相关的由原始凭证到账册反映的经济和会计数据,所以审计和会计的工作对象都是会计资料。
三、会计与审计关系的现状与评价
1.取得的成就。国内方面,我国的会计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四个层面上都得到体现。会计法律有《会计师法》和《注册会计师法》,法规主要有《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部门规章主要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
审计上建立了合理有效的行为规范模式,其包含二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是法律体系,第二层是行业规范体系,建立了以“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为基本审计法规、以“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等行业监控法规为参考的审计法规体系;建立了以审计准则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体系。
2.面临的挑战。在我国的上市公司舞弊案中,也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会计与审环境中,必须甄别新出现的问题而积极采取应对新方法、新举措,应对挑战。
如员工舞弊演变为管理舞弊所带来的挑战,员工舞弊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但数量往往有限,时间久了总会被发现和纠正。管理舞弊则不同,重大的财务欺诈往往是由于管理舞弊造成的。银广夏、东方电子的舞弊是管理舞弊,这两起管理舞弊与证券市场上其他重大财务丑闻一样,公司最高管理层(如董事长、总经理)事先知情甚至亲自策划。在这种情况下,账项基础审计部分失灵,因为账项基础审计实质是依赖实质性测试程序。实质性测试包括交易测试和余额测试。交易测试主要是铡试“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账务处理是否正确”,“一条龙造假”一般能做到证证相符、账务处理正确。交易性测试失灵,余额测试并不一定失灵,如果公司在虚增收入的同时虚增资产,则在对资产余额的实质性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造假线索或证据,如存货高估、应收账款虚增。如果虚增收入同时没有虚增资产,则余额测试也失灵。也就是说,通过余额的实质性测试,可以侦查出银广夏造假,但无法查出东方电子造假,因为银广夏有大量的资产是虚构的,而东方电子实质是将投资收益洗成主营业务利润。在“一条龙造假”下,制度基础审计也部分失灵,制度基础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相比,多了“了解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两道程序,与账项基础审计相比,制度基础审计重视对内控薄弱环节相关业务的实质性测试,它的理念是“内控薄弱环节可能存在更多的重大错报”。但实际上,一条龙造假往往是管理当局策划、执行,绕过内控。如果是员工舞弊,内控导向的实质性测试可能是有效率的,而对管理舞弊往往可能是无效的。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审计要跳出账簿,跳出内控,根据现代财务舞弊特点,进入以查找舞弊为核心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入风险导向审计时代。
四、会计与审计关系的展望和预期
现代会计科学是由现代财务会计、现代管理会计和现代审计三个分支领域构成的,其精义在于受托责任。由此理解现代会计与审计的关系,重视并加强对现代会计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从理论意义上讲,无论从企业这一会计主体与外部利益相关集团的关系看,还是从企业这一会计主体的内部各层管理体系看,企业的经济交易与管理行为主要地表现为委托与受托责任关系。企业会计的本质就是对受托责任的完成过程及其结果予以认定、计量和报告。在受托责任与会计的作用过程中,以管理会计为起始环节,通过计划、预算等手段,来确定、分解受托责任目标,通过各种控制措施协助受托人完成受托责任目标,并定期编制各种受托管理责任报告。审计则是按照公认审计准则的要求,对受托人自我认定、自我计量和自我编制的受托责任报告,进行重新认定、重新评定、重新判定。由此可见,以受托责任为基础来认识现代会计与审计的本质,可以更为清晰地疏理现代会计科学各个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便我们更科学有效地开展科学理论研究。
2.对当代会计、审计研究方法应用的革新必须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支配,在研究中应辩证处理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问题。当前在会计、审计前沿性问题研究中,科学方法应用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实现规范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应用的有机结合方面。对这两种方法既要有正确的认识,防止认识上容易出现的偏颇,又要注意把握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劣之处,在具体应用中实现优势互补。
3.从实践意义上看,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趋势、以高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法制化为表征的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使得以企业为主体的受托责任行为得到了充分体现。我国今后的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否理顺和建立能够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企业行为的受托责任。这就要求企业会计必须全面体现受托责任所界定的各种经济关系,从而保证为企业实施有效的决策与管理控制提供有用信息。
4.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日益扩张,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等新的核算与计量要求日益突出,企业、政府等会计主体绩效考核等多方位评定,都需要我们建立新型的会计与审计关系模式,使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珠联合之实际效果,更好的适应和促进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提高。
我们看到,2006年2月15日中国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正如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言,作为“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它既是旧有阶段的终点也是跨入新阶段的起点,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无疑给我国的企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会计是企业的商业语言,我国企业也要努力学习并运用这门新的国际语言来对外沟通交流,以便能从容面对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