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吟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上海 200092)
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职业之发展变化
翁吟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上海 20009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经历着重大变化,而与职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面对这一变化也应做出积极的调整,尤其是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更要积极应对职业市场变化。本文在对职业发展及职业教育现有课程开发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如何应对职业发展变化的要求进行了探讨。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业发展;变化
近年来,形象设计师、色彩顾问、证券分析师、会展策划师等是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兴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旧的职业不断消失、改变,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并不断丰富其内涵,“职业”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课程却还是沿着其原有的、以学科体系为蓝本的路线发展。在应对职业如此大的变动中,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不能够跟上职业市场的变化要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其规模迅速扩大,并且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显得越发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偏差,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便是课程。
从2003~200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虽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能达到96%以上,但专业对口率却相当低。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一半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初次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或基本不对口,只有45%的毕业生认为对口或基本对口。据笔者了解,一般中专毕业生在毕业2年后都会换工作,基本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思考。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不是制造学历的工具,也不是制造富余劳动力的机器,而是要培养学生切实掌握一门社会生存技能,是为相关行业企业输送新动力的源泉。
有关“职业”的概念和说法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定义为: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课程,广义的是指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即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及其安排的综合;狭义的是指单一的课程,它包括教学内容(训练项目)的选择、安排及其进程、时限,也包括大纲和教材。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所以,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上,要充分体现职业的特性,结合职业技术、职业实践来进行开发设计,而不能单纯地效仿普通教育的学科型课程模式。由于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及培养要求上与普通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有其自身特色,即与职业紧密相连。
随着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需求的转变,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从早期的以普通教育学科体系为本的课程模式逐步发展到强调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并进一步发展为强调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念。以下就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的变革过程进行梳理。
表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表
通过简单规整后,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种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的产生和演变都是有其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要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模式好或者不好。由于职业教育存在着职业这一变数,其复杂程度已超过了我们所能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形式。因此,对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来说,也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路。随着职业发展和社会变迁,相信新的课程开发模式还将继续不断地涌现,并将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向社会、职业所需要的方向不断推进。
一般来说,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周期大约是3~4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技术在不断更新,职业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而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以及所传授的技术,大都滞后于职业发展,这就导致了脱离实践的问题,同时也是众多职业学校毕业生学不能致用的一个关键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笔者以为,其关键还在于课程开发与职业发展的对接。
课程开发有效地结合职业发展 课程开发并不是一次性工程。没有一套课程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即便完成了初步的课程开发,也要及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修正和完善,并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做出积极调整。这就要求建立一支专门的课程开发小组,课程开发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能力,更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命运。因此,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队伍进行有效的决策、监督及评价。这支专业队伍不能是单纯的由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组成,还必须包括相关方面的领导层、校内外专家、一线教师及行业、企业人员等。为了与职业对接,课程开发还必须对经济环境变化做出及时的反映。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其课程开发不能像普通教育那样,一旦确定下来就可以一直用下去,它必须结合职业发展而发展。因此,在进行课程开发时,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有效的可利用的资源、信息,对具体的专业及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做出合理有效的判断分析,并及时进行课程调整及更新等。
课程开发要有自身特色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来说,其办学目标、培养人才模式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其课程开发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性,并且每个学校都有其自身特色,如民办职业学校,在资金及规模上都可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未必能像一些公办学校那样多元发展,但可以集中自身优势专注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将专业办精,将课程办出个性化特色来,当达到一定水平后,还可转向社会开办培训班,这样可以一举多得。然而,很多民办职业学校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通常会多开设一些热门专业,并扩大招生数量,其实际教学条件及环境等都不足以支撑其培养规模。其实,这种做法,在损害学生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学校的长期利益。因此,比较好的做法是,职业学校一方面对市场做出判断和预测,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资源,如师资储备、办学特色、内外部环境及相应的设施条件等,找出自身办学强项,开设有特色的课程。
充分了解同类型学校课程开发现状 近年来,由于某些职业走俏,大量的学校都开设了相同的专业,学生学的看似同样的内容,但由于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及编排差异以及教师课程理念的不同,会使得同样一个专业,有些学校强些,而有些学校则弱一些。因此,职业学校在课程开发上还应积极了解同类学校的课程开发状况。一方面,要了解这些同类专业的课程模式及编排组合情况;另一方面,要了解这些学校在课程开发上的特色及侧重点。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好课程开发的定位及方向,避免一些重复的及缺乏合理性的课程设置。
做好课程开发的风险分析 与其他事物一样,“课程”也有生命周期,势必也要经历一个从形成(课程产生)到成长(课程不断优化)再到衰退(被新课程所取代)的过程。因此,在课程开发的前期,要做好分析、预测工作,以保证课程开发是有效的;通过中期不断的调整优化,使课程保持活力,并且在市场变化时要及时开发出新课程以取代过时的旧课程。充分做好课程开发的风险成长性分析,是课程开发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把握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课程开发 职业的变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密切相连的,尤其是区域经济,更是与该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课程开发上,可以体现一些地方经济特色。比如,上海在建的洋山深水港工程,据此就能判断出这一地区今后几年将大量需求港务运输及与港务职业相配套的一些人员,那么,对应的职业学校就可以根据自身办学能力来增设一些能够与抓住这一契机的课程,或者对已有的相关专业进行专门化方向的调整,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市场需求。
做好职业群的课程开发工作 1999年,我国正式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仅在6年后就出了增补本,并且每年的新生职业还在不断增加。虽然这些职业对应的岗位是独立的,但并不意味着某一岗位的从业者只需掌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如美发师这一职业,不仅要掌握造型技能,而且要掌握洗头、头部按摩等一系列的工作技能,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合格美发师的职业能力。因此,在课程开发时,要将某一职业群所涉及的通用能力归结出来进行考虑,在清楚了解相关职业技术与能力后,再进行课程开发建设。
职业学校教育与现实的职业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职业教育的课程也不可能与现实中的具体职业岗位形成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我们只有使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时地或前瞻地把握职业发展的动态,以期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和行业需要的有用人才。
[1]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职高专联席校长会议.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嵩.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3]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9).
G710
A
1672-5727(2010)06-0010-03
翁吟(1984—),女,浙江宁波人,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