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阔
(1.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2.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2)
日本武道之合气道
1、2孙 阔
(1.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2.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2)
合气道是日本传统武道之一,其是由创始人植芝盛平在充分汲取了日本传统武道的精髓,并融合加入一定的武术精神理念后所发展形成的现代武道之一。与柔道等武道所不同的是,合气道是现代武术中唯独没有被纳入比赛项目的特殊武术。和传统的武术不同,合气道讲究的并非是如何制服对手,而是一种讲究以尊重生命为主的现代性武术类型。合气道的基本是“后发制人”,是将对手所发动的攻击加以化解。也可以说合气道最基本的就是化解对手的种种攻击,是一种彻底的以保护自身为主的武术项目,并没有攻击技能。因此合气道又被称为“护身武术”。这种被称为“和的武术”的合气道不仅仅在日本国内流行,同时也传播到世界各地。
合气道;和;武道
日本和中国一样,自古以来从生死相搏的战场实战中演化出各种各样的格斗形式,并发展成为武术。其中柔术就是以徒手为主,偶尔使用兵器,不管对方是徒手还是持有兵器,作为一种攻守的技巧而发展起来的。然而,在封建时代这种技巧的内容是不能公开的。(当然,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是这个技巧在实战中很有效)因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派生出诸多支流,只有部分有限的人能够继承。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柔术失去了实战的场所,将重点转移到日常的锻炼身体以及防身上,并逐渐变化和发展到纯化精神的武道中。
日本武道的沿革大体如下:
如上所示,各流派的柔术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注重投技和固技,后来发展成为现代的柔道;还有一种,特别擅长当身技和关节技,与合气道有很密切的联系。
上文所叙述的是从古代柔术演变至合气道的过程,这里就简单地概述一下合气道的历史。
追溯合气道的起源,据说新罗三郎光义是这一派的鼻祖,至今会津藩(现在的福岛县)还残存着“大东流合气柔术”,可以说是光义奠定了现在合气道的基础。传说光义因为看到蜘蛛用细小的蛛丝很巧妙地捕捉昆虫,得到搏击技巧的启示。而且他还通过解剖战死的士兵和犯人的遗体研究人体的构造。因为光义的武馆被称为“大东武馆”,所以他这一流派就被命名为“大东流”。
义光的次子义清定居在甲斐(现在的山梨县)的武田。他后来改姓为武田,大东流合气柔术也作为武田家的家传武艺,秘而不宣地世代相承下去。到了天正2年(1574年)武田家下野,举家迁到会津藩,他家的子孙继承了“会津御式内”。此后,武田家的技艺几乎是在不为人知地情况下传承下去。到了明治时代,一个自称是武田家后裔武田惣角的人开始向公众展示家传的武艺。惣角在各地巡游,留下众多逸事。在武田惣角的门生中,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就是现代合气道的开山鼻祖——植芝盛平。
作为神道虔诚信徒的植芝盛平,师从继承正统的“大东流合气柔术”的武田惣角,又以“大东流合气柔术”为主,同时借鉴起倒流、柳生派、神阴流等诸多流派的技艺,锤炼本派武艺。进而通过对人格的研究,加上精神性和求道性,开创出自己的新境界,完成了从“术”到“道”的飞跃。接着,作为神道的行法,植芝盛平还提倡叫做“合气道”的新概念。
植芝最早在东京的若松町设立道场,以此为中心指点后辈学习。这个若松町的道场被称为“合气道本部道场”(又叫做皇武馆),此后在大阪和兵库相继设立了分馆。昭和23年(1940年)财团法人皇武会更名为财团法人合气会,并得到政府的认可。从此,作为日本武道之一的合气道正式创立了。
作为纯粹日本武道的合气道,战后发展迅猛。现在不仅在日本国内流行,美国、欧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的众多人们也接受了它,成为现代武道界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流派。
合气道不仅深受青年男子的喜爱,还受到不同层次男女老少的广泛喜爱,是有它独特的原因的。首先,合气道的技法是由顺应自然规律的动作构成。比如说,如果被对方压制住的话,不能强行反击,而是利用对方的气力扭转颓势;其次,如果被对方制住,不能强硬抵抗而是顺应变化规律,施加自己的力道。如此一来,力量不是用于争斗,也不是胡乱施加,而是顺着对手的气力和动作施招,很自然地制服对手。
根据合气道的要旨,武道的真谛不在于胡乱倚仗气力与他人争斗分出胜负,而在于追求自身人格完善的求道中。体现这种求道精神的合气道和宇宙不平衡根源的气以及通过人体呼吸的气,三者合为一体便是这种真谛所追求的极致。所谓合气道,可以说是融合了“气”和“理”的武道。如此一来,由对手合“气”的配合才产生“合气道”这样的词。
因此,由于不需要十分激烈的训练,也就没有体格的强弱或有无体力等问题的限制。例如,武田和植芝都是身材矮小的男子,体重还不足五十公斤,却是合气道中罕见的大名人,就可以证明这点。正因为这样,合气道是不分男女、无关年纪、谁都可以修习的武道。
而且,合气道的联系不是以比赛的形式,而是以自身的「仕手」或是「受付」进行的。因为是根据相互间的熟练配合程度而反复练习技艺的训练,并以锻炼身心健康为目的,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持续的训练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还很自然地培养了以积极自信的态度对待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此外,经过一次次的练习,不仅能够习得其“形”,还能潜移默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不拘泥于胜负成败,不为之产生无意义的兴奋感,不对自己的力量抱有优越的心态,不因被袭而产生败北之感。仅仅以平和的心态与对方共同修习,才能获得技艺上的进步。我想正因为如此,合气道才会被称之为“和”的武术的吧。
合气道的修习是没有止境的。一旦开始练习,拥有良好的耐力持续下去只是前进的第一步。这也是合气道十分重要的一面。
修习合气道时,只要学会基本技能,应用起来就变得很容易了。技艺可以分为:立技、座技、前技、后技,徒手对徒手、徒手对兵器、兵器对兵器、以及一对一、以一对多等等,应对所有情况的技艺的数目达到三千种左右。此外,加上里技、变技,种数可超过一万。投技、压技等都是千变万化的,可攻守自如。“柔能制刚”这样的话,实在是合气道的精髓所在。
毫不夸张地说,合气道对精神方面的影响是它技艺修习中最重要的。当然技艺的修习也对健康很有利。它可以使身体变柔软、调整呼吸、矫正弯曲的脊柱,锻炼手脚和筋骨,增强腰部和膝的弹性以及韧性,促进血液循环(中国的太极拳也有同样的效果)。从精神方面来说,如前所述,借用对方的力量和动作,因势导利,是需要一颗纯净的心的。也就是说,不管对方的动作是如何都需要能够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
此外,为了能在瞬间把对方制服,就必须在瞬间发挥出技巧的最强效果。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集中自己的力量,同时将速度、时机与力量完美结合,也就是说集中力和呼吸力变得很重要了。为了能够发挥这种集中力和呼吸力,必须在修习技艺的同时积累精神统一的练习。
换句话说,合气道的修习过程,同时也是精神统一的修习过程,可以说就是因为这样,合气道在探求“和”的精神的同时,也在培养很强的精神力。
最近,教导我学习合气道的日本老师说了一句富有深意的话“合气道是生活的反映”,我一直牢记着这句话。
我认为合气道的修习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有密切关系的。合气道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和睦),在生活的基础上修习必要的精神部分。为了舒适的生活,平和的心灵比物质上的奢华更为重要,即使有再高的名誉、再多的金钱,如果心灵贫乏的话,也不能称为是一个拥有优秀人格的人。
为了修习合气道的技巧,是需要积累联系的。通过积累的修习,能够在健康上强健体魄,培养耐力和集中力。体谅对手,保持一颗纯净的心。换句话说,合气道能够培养优秀的人格。
合气道修习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是,通过自身的锻炼获得精神上的“德”。抛去骄傲,忘记初衷,以蓬勃的朝气处理事情,与自然融为一体,以不强求的心态生活是最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中,被认为是人的基本部分的礼仪正在被逐渐淡忘。曲解了自由、平等等词的本来意思,只要利于自身,就丝毫不考虑给别人带来什么麻烦的人很多。这样一来,就不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与人也无法和睦相处。虽然可以说合气道的寒暄与礼仪有些过于严苛,但反过来想想这也是合气道的出色之处。为了维护人类的和平,寒暄与礼仪是不能被忘却的。此外,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从这方面来看,合气道可以说是磨练技艺和精神,培养生活的感觉,经营规律生活的武道了。
如上所述,修习合气道不仅单单是为击退对手,也可以说是在指引我们的生活。
合气道的流行不仅在本国,还扩展到了世界范围内。合气道向海外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现在大约在70多个国家设有分部道场,合气道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遍及全球,这让人不得不承认作为修炼身心的道是跨越了种族与国界的。作为这个海外普及运动的结果,国际合气道联盟于1976年成立。联盟的总会每隔四年召开一次。此外,国际合气道联盟在1984年还成为世界组织的国际竞技团体联合会的正式会员。近年的海外普及活动和合气道本部道场的独立活动一起,通过各国组织的自主性活动,或通过日本政府的国际交流基金组织派遣指导者,或通过国际协作事业团的青年海外协作队派遣指导者的形式,活跃于世界各地。此外,合气道还跨越了所谓武道的框架,得到了来自各领域的体育、艺术团体的关心。就这样,作为21世纪新一代的人类文化的合气道,我们期待它走上国际化。
为了使人生有意义,那么拥有某种兴趣爱好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了。合气道就具备了作为兴趣的最高条件:(1)有利于健康的;(2)费用不高;(3)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修习;(4)不管男女老少,练习简单;(5)可以培养礼仪、思想等人必要的精神……数不胜数。
我想人通过自己拥有的兴趣也会改变自己的风格和人格。如果能拥有一个好的爱好,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还能升华自己的人格。正因为这些促使我选择合气道作为自己的爱好。此外,通过修习合气道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以及健全的精神。促进社会氛围更加和谐。
[1] 塩田鋼三. 養神館合気道入門[M]. 山海堂.
[2] 池学镇. 日本通览[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3] 韩立红. 日本文化概论[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G852.9
A
1008-7427(2010)01-0156-02
200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