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芹,顾春雷,赵利群,王 源,侯兴琼
(1.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省五常市林业局,黑龙江 五常 150200;3.晋中市林业局,山西 榆次 030600)
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属毛茛科芍药属,1987年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中国牡丹品种的原始种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花瓣基部有墨紫色、棕红色或紫红色腹斑。紫斑牡丹适宜生长在海拔1 100 m~ 2 500 m,年均气温 5°C~ 12°C,极端最低气温-29.6°C,极端最高气温 36.8°C,日均温大于10°C的年积温为 1 584.2°C~ 3 824.8°C,无霜期130 d~ 163 d的地区。
原产于兰州市的紫斑牡丹,在自然越冬情况下能忍耐的最低温度临界值为-25°C~ -20°C,超过此临界值后,若不做防寒保护,植株会出现冻害,甚至死亡。2004年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从甘肃省兰州市引种紫斑牡丹 3 000余株,至 2008年 5 a间,每年冬季除采用常规的草片包裹法进行防寒外,在不同年份,还进行了不同方式的防寒试验,旨在寻找出适合本地区、操作简单、经济适用且易于推广的防寒方法,为紫斑牡丹在寒冷地区的引种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便利。
材料选自甘肃省兰州市引种的 10年生紫斑牡丹,现栽植于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牡丹芍药园。
2004年至 2008年 5 a间采用 9种防寒方法,每种方法选取 10株~ 50株紫斑牡丹进行试验,翌春进行防寒效果调查,并统计顶芽、侧芽存活率。
具体方法为:1)牛皮纸包裹法。整株用牛皮纸包裹,根部堆土。2)草片包裹法。整株用草片包裹,根部堆土。3)棉花包芽法。每株选取 3个顶芽,用棉花包裹,其余部位裸露。4)覆地膜法。基部整体用地膜覆盖,地上枝条裸露。5)涂白法。整株涂抹白灰。6)整体防寒法。选取较集中的 20株,地面用树叶覆盖,厚 10 cm,外部用竹片搭成拱形支架,上部用草片覆盖,外面用防雨布封严。7)防冻液涂干法。30倍防冻液兑面粉涂抹枝干。8)纸箱包裹法。整株罩于纸箱内,内部填充树叶。9)对照。不做保护,自然越冬。
不同的防寒方法在次年春季的发育情况调查见表1。
综合分析比较 9种防寒处理方法的差异,从表1可看出,防冻液涂干法效果不明显,未起到防寒作用,且成本较高;棉花包芽法虽对芽体起到保温作用,但枝条裸露,依然遭受冻害;覆地膜后地表温度增加,促使根部不定芽多发,更加争夺了地上枝条的养分,加上冬季低温,枝条存活率更低;牛皮纸包裹法虽起到了防风的作用,但厚度不够,效果较差。以上 4种方法防寒效果不明显,枝条和芽的成活率都很低,试验1 a后即被淘汰。剩余5种防寒方法效果明显,继续进行存活率调查。
表1 不同防寒措施对比
对草片包裹法、整体防寒法、纸箱包裹法、涂白法、对照 5种防寒方法做进一步的对比分析,每年对其枝条、顶芽、侧芽的存活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1)2004年紫斑牡丹苗木首年引种栽植后,选取 2株未作防寒保护的植株作为对照,越冬后全部死亡。2005年起,每年又分别选取固定的10株作为对照,发现情况有所好转。虽然地上枝条和芽的冻害严重,但地下根存活无问题,枝条存活率也由2005年的 6.9%提高到 2008年的 30.3%;涂白法的枝条存活率虽略高于对照,具有一定效果,但也只能达到 38.6%。所以,我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对植株损伤较大,暂不宜使用。但上述试验结果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在试验区域的自然条件下,紫斑牡丹经过多年的抗寒锻炼,存在露地自然越冬的可能性。
表2 不同防寒措施存活率对比
2)草片包裹法是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多年来一直沿用的防寒方法。移栽第 1年由于植株生长势弱,枝条死亡近一半,缓苗后的几年,枝条存活率高达 90%以上,基本能够正常生长,开花结实,达到了预期效果。
3)整体防寒处理,效果理想。因为在整体防寒条件下的小气候环境相当于小型温室,枝条、芽体基本无损伤,存活率均达到95%以上。但是这种防寒方式要求植株必须集中栽植,不易操作,成本也相对较高。
4)纸箱包裹法的效果介于整体防寒处理和草片包裹法之间,枝条、顶芽、侧芽存活率均在 90%以上,成本等同于草片包裹法,而且便于操作,建议推广使用。
采用整体防寒方法处理时,紫斑牡丹顶芽与侧芽成活率相近,其他防寒方法处理后顶芽存活率低于侧芽,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 2008年早春出现严重的倒春寒现象,致使许多植物死亡。数据显示,2007年做的草片包裹和对照两种处理的植株存活率明显降低,说明防寒保护只是辅助措施,气候条件是决定紫斑牡丹生长状况的主要因素。
[1]成仿云,李嘉珏,陈德忠,等.中国紫斑牡丹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2]陈德忠,陈富飞,陈富慧 .中国紫斑牡丹 [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3]张永侠,于 晶,赵利群,等 .四种抗寒性不同的紫斑牡丹品种越冬期间枝条的生理生化变化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4):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