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维 张恒源
聚焦变色片市场格局
傅 维 张恒源
1962年,第一代玻璃变色材料出现,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变色片算是镜片行业中的一个老产品了。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玻璃变色镜片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中国玻璃变色镜片曾盛极一时,出现了许多变色玻璃毛坯及镜片生产企业,当时年产量达2000多万副。为规范产品质量,1988年,国家制订了《光致变色玻璃镜片毛坯》标准,直至今天,还有厂家在生产光致变色毛坯及镜片。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树脂镜片问世并逐渐占据市场主流,镜片生产取得革命性变革。同一时间,随着树脂变色片推出,玻璃变色镜片渐渐地被树脂变色镜片取代,变色镜片行业由此进入新时期。那么,经过多年的市场嬗变,现在,中国变色片市场又处于怎样的格局?市场份额又有多大呢?
1991年,美国Transitions公司推出第一代树脂变色镜片,在此之前,所有变色片都还是玻璃变色片。Transitions公司研发推出树脂变色片,变色片市场迎来新的增长点。就现在全球变色技术及中国变色片市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Transitions公司认为:“纵观全球,过去10多年间变色镜片销售一直稳步增长,其增速甚至超过普通镜片。这样的态势不仅出现在已成熟的市场,在诸多发展中市场亦是如此。几乎在全球每个地方,我们看到变色镜片在镜片销售总额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百分比,在许多市场这一比例达到了10%~20%甚至25%。促进这一增长的原因有3个:一是消费者和眼部护理专家渐渐接受和认可变色镜片;二是变色镜片在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三是变色镜片的产品线日益丰富。在过去,此类产品仅局限于有限的材料和式样。如今,像Transitions这样的公司能为用户提供几乎所有材质及式样的产品,折射率从1.50到1.74,镜片类型从FSV、SFSV、PAL到双焦点、三焦点片等。”
高质量的变色镜片对于那些追求个性与实惠的消费者,以及旨在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零售商来说,都具备极大的吸引力。通过市场问卷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于Transitions公司生产的镜片非常满意,对该公司产品再次购买率很高。
同样,Transitions公司看到中国市场正遵循一个成熟的轨迹发展。当光色产品在眼镜镜片市场占据相对较小份额的时候,变色镜片日益成为价值增长的推动者。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这其中也包括眼睛健康。因此,他们希望有更好的眼镜产品以供选择。同样,眼镜销售商也期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这其中就包括变色镜片。正是看好未来中国市场变色片的发展前景,Transitions公司不断加强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
针对变色片对于人们眼睛的健康保护,Transitions公司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强光照射引起的不适感会影响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面对强光时,我们的眼睛需要作出数百次的调整以适应光线的变化,这势必导致人眼的疲劳和酸痛。Transitions公司生产的镜片通过控制适量的入眼光线,自动减少强光入射,即使是在光线变化较快的环境也能发挥作用,从而减少了佩戴者身上诸如斜视、眼部肌肉拉伤、视觉疲劳等不适。此外,这些镜片还能通过增强对比度和输出光线变化等提高视觉质量。如此便利的保护措施都是借助Transitions公司的镜片自动实现的——佩戴者无需再担心强光刺激的影响,他们的眼睛也得以整日保持舒适。”
眼镜的消费者希望更多地了解他们应该如何选择镜片,他们同样希望得到针对自身眼睛需要、生活方式以及眼部长效健康所提出的最佳镜片佩戴建议。在最近开展的研究和测试中,发现消费者一旦了解了高品质变色片,例如Transitions公司产品是更好的透明镜片产品,并且知悉了该产品的特点及好处后,他们对于购买这些镜片便会有极大的兴趣。因此,通过展开与眼部护理专家或眼镜销售商的对话,并且与消费者交流其镜片选择的喜好及需求,开拓变色镜片市场的机遇还是很大的。
在中国市场,目前变色片的推广难度主要在于:变色片经常被当做太阳镜的替代品推荐给消费者,或者被认为仅仅适用于那些长时间呆在户外的人群。事实上,变色片是理想的日常用镜片,可以长期佩戴。与太阳镜不同,变色镜即使在室内或者夜间也同样是清晰透明的,就跟佩戴普通透明镜片一样。消费者的受益点,当然就是来自变色片能够在暴露于紫外线的情况下自动变深,这样的特点不仅使得大部分时间待在户外的消费者受益,同时也让那些仅仅需要在上下班路上、午餐时间或者周末外出的人群获得实际的眼部保护。通常这类消费者无需专门购买或佩戴一副太阳镜,而且紫外线对于人眼的伤害是沉积性的,因此需要时时刻刻对眼睛提供保护。
Transitions公司目前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与世界顶尖的镜片制造商的合作,在产品质量上做到了高品质追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推动产品革新。最近几年,Transition公司建立起自己的变色片技术基地,目前旗下产品线包括日常类镜片和运动类镜片。除了产品,该公司还注重对培训和教育的资金投入。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赞助了关注健康视力和紫外线对终身视觉健康造成危害的临床研究。在贸易层面,提供了众多的针对变色片技术、产品特点及优点、健康视力以及销售技巧的培训。此外,还与世界上一些领先的视光学校密切合作。
市场推广方面,Transitions公司为消费者以及零售商提供了包括广告、媒体覆盖、消费者活动、产品展示工具以及商业销售材料等各种机制。这不仅有利于本公司产品的推广,也能够提高消费者对于护眼必要性的认知程度。
对于如今的中国变色片市场,由于光学工业的强劲增长,很多新的厂商加入了这一领域。然而,不是所有的厂商都能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当他们在柜台前面对两副镜片的时候,很难分辨出哪一副是高质量的变色片,哪一副是以次充好的产品。如果消费者购买到了劣质的变色片,表现在佩戴刚刚几个月镜片就变黄或者不足一年就老化,那么他们可能就不会再考虑购买变色片,这对整个变色片市场影响很大。相反,如果消费者购买了符合工业标准的高质量镜片,那么他们不仅会对自己的购买充满信心,而且会对购买的产品以及出售产品的商家感到满意。如此一来,受益的将会是整个市场。
伟星集团总工程师兼上海伟星光学总经理 陈国贵
伟星光学在中国眼镜行业中,一直以其拥有极强的研发能力而著称。对于如今变色片市场的现状,伟星集团总工程师兼上海伟星光学总经理陈国贵介绍说:“树脂变色镜片自诞生已近20年,其间有许多的制造技术出现,目前形成批量生产并在市场上大量销售的制造技术有3类:一是以Transitions公司早期产品为代表的渗入技术(Imbibed Lenses),它是把变色染料通过特殊载体在加热的条件下渗透到已成型的树脂镜片中,以达到变色的效果,渗透深度可达150至200微米,再在镜片表面加硬和加减反射膜,由于此类技术能应用的镜片材料具有局限性以及产品性能上的缺陷,后来被Transitions第六代技术取代;二是以美国Corning和德国Rodenstock公司为代表的掺入技术(In Mass Lenses),把变色染料溶解到单体中,再进行加热聚合反应制成树脂变色镜片,此类产品以1.56中折亚克力型树脂镜片为主,它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技术,产量和销售量也是最高的,目前我国的树脂变色镜片生产企业均采用此类技术;三是以Transitions公司第六代产品为代表的涂层变色技术(Coating Technology),它是在成型好的树脂镜片表面涂上一层含有变色染料的涂料,经加热固化或光固化使原来的树脂镜片具有变色功能,然后再进行表面加硬和加减反射膜处理,这种技术可应用于各种树脂镜片如普通1.50树脂镜片、高折聚氨酯1.60、1.67镜片、聚碳酸酯(PC)镜片等,Tansitions公司凭借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性能的优越性,几乎垄断了此类变色镜片的市场。”
我国树脂变色镜片的生产从2003年起步,当时由伟星光学、金目光学等公司从国外引进变色单体进行生产,伟星光学一开始就边生产边自主研发,到2005年开始完全采用自主开发的变色单体,至今已形成年销售200万副的规模。2008年,伟星成功研发了1.60高折射率树脂变色镜片。到2009年底,我国有变色片生产企业20多家,年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副。经过7年的发展,我国树脂变色镜片的生产已初具规模,但产量占整个树脂镜片的份额还很小,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生产技术也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变色染料等核心技术。不过,以发展的眼光看,我国的树脂变色镜片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预计在今后的10年里会有20%以上的增长。
对于如今中国变色片市场的发展机会,陈国贵说:“变色树脂镜片是树脂镜片中的高端产品,该产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单位售价也较高,目前中国变色片市场整体规模并不是很大,但5年内市场规模会有很大增长。欧美国家目前市场规模较大,达到数亿美元,是变色片的成熟市场,近5年的市场规模略有增加,但总体比较稳定。目前中国变色片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今后,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者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无论是日常保护眼睛,还是休闲旅游,对变色树脂镜片的需求必将有很大的增长,市场规模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2009年中国人均GDP约为3550美元,国内的变色片消费达1亿元左右,当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预计国内的变色片消费将达到5亿元左右。当然,变色片在中国市场的推广现在还存在不小的难度。如今变色片销售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市场潜力可观,但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于变色片的市场的开拓,还需厂家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入挖掘。”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上海伟星光学公司对上海和成都两地的500位眼镜消费者进行了市场调查,他们的年龄范围在18~61 岁。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有217人了解树脂变色片,171人无法分辨树脂变色片和玻璃变色片的区别,112人没有听说过这种产品。上海人有50%是通过平面广告了解变色树脂镜片,45%是通过营业员的介绍,另外5%则是通过网络了解。在上海调查的500人中,共有53人佩戴过变色镜片。对佩戴者进行调研时还发现,消费者对变色镜片的认可度很高,其中有47人佩戴次数在2次以上。80%的佩戴者的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在成都的调查发现,有131人了解树脂镜片,但是其佩戴者人数却高达51人。成都调查的人中90%是通过营业员介绍,10%是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了解树脂镜片,佩戴者的总体消费能力较一般消费者平均水平高。从对上海和成都的调查中不难发现,目前对变色片了解的人群太少。
在这次调查中,伟星公司还发现了大多数消费者均因为近视而佩戴眼镜,没近视而有意识佩戴变色镜以保护眼睛的人很少,这说明国民对眼睛的保护重视不够,很多年轻人佩戴太阳镜,大多是从时尚角度来考虑的。国内许多消费者对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的成因均不太了解,对紫外线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等基本常识也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变色片市场的培育。
关于伟星光学的公司定位,陈国贵说:“公司一直致力于国内树脂变色镜片的研发及生产,也是国内最早生产树脂变色镜片的企业,现在已成为国内树脂变色镜片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伟星树脂变色镜片已成为国内品牌产品。在掺入式生产工艺方面,它具有使用寿命长、变色速度快、变色深度深、产品质量稳定、色差少等优点。市场定位方面,伟星一直定位于中国中高档镜片的集成供应商,倡导研发为先,提升品质内涵,确保伟星光学在行业的研发能力方面走在前列。”
现在,伟星光学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公司从“变色产品的集成供应商”转变为“中国中高档镜片的集成供应商”,标志着伟星光学产品结构的大调整:伟星光学不仅要确保伟星变色镜片在行业的地位,更要高调进入光学行业中高档常规产品市场。在产品销售构架方面,伟星现有的销售是外贸、国内批发与国内零售3种,所占比例分别为40%、35%、25%,销售的产品中变色片、常规片所占比例分别为60%、40%,单光及渐进车房片所占比例分别为70%、30%。现有的销售结构及产品结构不太合理,伟星光学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还没健全。伟星光学的目标是:外贸、国内批发与国内零售所占比例“三分天下”,销售的产品中变色片、常规片所占比例分别为30%、70%,单光及渐进车房片所占比例分别为50%、50%,这样的结构在伟星看来,才算合理。
伟星光学对于品牌建设也有相当大的投入,现在市场上,伟星、立顿、倩洁等品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消费者对伟星的变色镜片也相当认可。未来战略方面,伟星光学依托上市公司伟星股份的品牌以及伟星管业的品牌,将来要做成中国的“依视路”。
对于现在中国的变色片市场,陈国贵认为:“现在我国的眼镜产量虽然占到了世界眼镜总产量的70%,但利润却只占世界眼镜市场的15%左右。我国眼镜企业基本上集中在低附加值的产品制造领域,在世界眼镜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末端,只能获得微薄的生产价值。中国眼镜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中国的变色片市场附加值低成为行业最大的问题,国内生产厂家不在产品工艺、产品性能上创新,只拼成本,拼价格,最后的结果是国内变色片行业的没落。现在变色片行业内不规范之处还有很多,比如:企业知识产权结构不够合理,企业知识产权及商标保护环境不够完善,侵犯知识产权和商标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很多企业花费很大精力打假,不正当竞争困扰着企业的发展,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利益。”针对行业现状,他有3个建议:一是行业协会能否成立一个变色片行业分会,目的是给广大厂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在业内促成一个价格体系,以避免价格战;二是各企业加强对变色片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同时完善和细化变色片行业技术标准,现在市场上变色产品良莠不齐,客观上制约了变色片的推广;三是建立科技实用的用眼健康标准,比如哪些人适合戴变色片,哪些人不适合,引导民众保护眼睛。
全真光学董事长李军
学金融出身的全真光学董事长李军踏入变色片领域相对比较晚,2006年才踏入变色片领域。在此之前,他一直从事化工行业,也正是因为这种从业经历,对他后来的事业帮助很大。对于如今全球变色技术以及中国变色片市场的现状,李军说:“现在来看,全球变色片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Transitions公司的涂层技术,另一种则是美国Corning和德国Rodenstock公司的掺入技术,现在中国变色片企业主要使用的是掺入技术。两种技术相比较,涂层技术的生产方式相对简单,比如一家以前不做变色片的企业,只要想做,使用涂层技术,一夜之间就能转型为一家变色片生产企业。当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此技术资金投入巨大,并且还有许多目前无法攻克的技术壁垒,所以在国内采用此生产技术的企业不多;掺入技术作为现在国内变色片生产的主流,它的主要优点在于资金投入不大,原材料使用普通模具就能加工了,但是,这种技术也有它的弊端,比如:稳定性不足,变色粉非常脆弱,生产中很难把握这一环节。一副好的产品,主要从底色、发色、褪色、耐晒性等几个方面来鉴定,我们一开始做变色片的时候,一副镜片只能使用3个月左右,而如今第四代产品的出现,每副产品已经能使用1~2年。现在变色片在中国市场份额并不是很大,但是因为变色片抵挡太阳光、防紫外线等功效以及国外市场的成功,说明中国变色片市场的潜力很大,并且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谈及变色片对人们视力健康的作用时,李军说:“首先我们要重视眼睛的健康,像变色片最平常的就是防紫外线对人们眼睛的伤害,又比如在北方,大雪天容易导致雪盲,许多消费者常常要为携带几副眼镜而烦恼,变色片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现在中国的消费者对视力健康重视程度还不够,像紫外线对人们角膜的伤害,且不说冬天也存在紫外线,即使在夏天,许多中国消费者也没有注意对紫外线伤害的预防。在国外,防紫外线是政府立法的,相关产品也是通过美国FDA认证,属于医疗产品。而且,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中,一些近视人群,往往需要购买几副眼镜,一副近视用,一副防紫外线。变色片也恰好为消费者解决了这个问题。”
关于全真光学的市场定位,李军说:“全真的产品,主要定位为成年人,这一消费群体十分庞大,而且消费能力也很强。市场方面,结合自身的产品优势,公司制定了品牌战略计划,我们不难感知到,现在的中国市场,已经开始向品牌化转变,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也越来越强。未来,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做品牌,就是赢得市场,所以还要加大品牌推广的力度,比如变色片变化的颜色,现在国内变色片生产企业,能做出5种颜色的只有伟星公司和全真公司,这就是自身产品的优势。公司的下一步计划,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加强技术研发力量,这条路现在走得还比较缓慢,因为国内技术研发水平普遍不高,加上国内技术研发边缘化,这条路还需时间;另一条腿则是品牌化路线,增加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提升市场份额。”
全真光学这几年发展一直很稳,并且势头很好,在品质得到保证的同时,开始做品牌,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下一步可能会走品牌细分化道路,比如5种颜色,给每种颜色细分出目标客户群,喜欢什么样生活的人就有适合自己颜色的产品。相信以后的变色片市场,将是一个很精彩的市场。
“现在中国变色片市场还有些不规范之处,比如没有一个操作性强的行业标准规范产品性能等等,希望业内同行之间良性竞争,毕竟市场是大家一起培育的。”李军说。
现在,中国做变色片的企业很多,做得好的也不少,除了Transitions、伟星、全真外,还有创天光学以及以变色片外销为主的英舒光学等。创天自主开发的变色片采用进口原料,阿贝数能达到40,极大地提高了镜片的清晰度,采用HT.LightTM技术则提高了镜片表面和附着物之间的接触度,透光率能达到97%,在经过耐磨性测试后雾度值小于0.05,在室内无底色,光致变色响应值达到3.15, 变色及褪色速度都很迅速,而且100%阻档紫外线A和紫外线B。台州英舒光学生产的变色片全部出口,英舒产品特点是稳定性好,国外采购商比较放心,在金融危机形势下,英舒公司变色片订单不降反升就说明了英舒变色镜片的优势。
记者用了一个月时间做这篇专题采访,大致摸清了变色片在中国市场的轮廓:总的说来,全视线产品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依视路、豪雅、凯米等知名镜片公司的变色片产品都选择了与全视线合作,这些产品占领了中国高端和主流市场。伟星、全真、英舒等国内公司,都是致力于变色片生产的厂商,其中伟星公司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产品系列配置也比较齐全。但现在还无法与全视线公司的产品分庭抗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零售市场来看,变色镜片还远远无法成为眼镜店主力销售产品之一,对消费者的启发和教育均还处在比较粗放的阶段。欲要变色片市场迎来较好的发展,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