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案例分析

2010-10-10 03:54孙九霞史甜甜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0年3期
关键词:半坡茶农旅游业

孙九霞,史甜甜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一、引言

对于许多社区而言,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往往是推动社区发展。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工商业资源缺乏和区位劣势,发展旅游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小,旅游则成为当地用来实现地区发展、社会转型的重要渠道之一。旅游是制造互动的综合场域。旅游进入社区后,与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广泛的互动,多元互动下衍生出对社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型社会、经济、文化关系。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关注旅游开发背景下有关目的地社区发展的议题。本研究将以西双版纳哈尼族半坡老寨社区为案例,分析主导产业——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旅游发展情况和社区参与现状,寻求以茶叶经济为支柱产业的社区中旅游得以发展的微观解释,探析社区旅游与主导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规律。

(一)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

国内外社区旅游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对社区的影响、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与社区的关系、社区参与、社区旅游开发及规划等方面[1]。而旅游发展使社区涌现出的新的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引起了更多学者的重视,如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冲击、对社区居民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目的地社区与其他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等[2]。学者们开始寻找减少旅游地负面社会、经济、文化影响的方法,社区参与开始被很多学者予以认同与倡导[3]。但目前我国的社区参与“大多停留在理论倡导上,或仅为咨询式参与、伪参与”[4],层次较浅、水平较低,同时,很多乡村地区的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普遍较高。有学者指出社区参与旅游的高积极性的原因主要是旅游的经济效益明显、旅游业给农民提高了不少就业机会以及村民对旅游业“有利无害”的认知[5]。尽管国内社区旅游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已有研究中涉及的社区多为以旅游为重要产业的社区,如阳朔、桂林、武夷山、张家界、九寨沟等[6]。这些社区往往只有低产值的传统产业,缺少致富途径及发展机会,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热情很高,旅游进入社区后引发的社会、经济影响是显著的。但对于拥有其他主导经济和产业的社区,其发展旅游的动力又是怎样的呢?假如在这样的社区发展旅游,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又将如何?其参与旅游的内部动因和表征是什么?从对社区的影响来看,旅游与原有支柱产业之间是否会因劳动力及资金等竞争而使旅游对原有产业有削弱作用或改变原有的产业格局?这些问题都对该类社区发展有深远影响,以往研究较少涉及。

(二)旅游产业与产业互动

在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的研究中,以往学者多从宏观视角讨论旅游经济对目的地区域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很多经济的与非经济的行业均参与满足旅游供给,如旅店业、交通业、商业、手工业、旅游组织、公共事业等,其自身发展与旅游业发展呈现出比较高的相互依赖性;建筑业、工业、农业的产品也因旅游经济的需要而得到间接发展[7]。其次,旅游业能充分利用旅游地的劳动力资源,在吸收居民就业上起到重要作用[8]。再次,旅游业通过投入交通和住宿设施等影响投资活动和投资结构[9]。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相关成果主要研究旅游企业的经营效益与成本。对于一些没有或很少企业介入的旅游社区(如本案例地),其旅游产业的微观运行则往往表现为社区居民的旅游参与。

以往对于旅游经济微观与宏观效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企业与地区旅游产业经济之间,张辉认为旅游的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他以旅游企业为微观经济主体研究了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内外部因素和提升效益的途径[10]。而对于社区居民的微观参与行为与宏观产业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少。黎洁、赵西萍利用经济学相关理论提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一些质疑,但缺乏进一步的深入讨论[11]。

社区参与是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途径。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社区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量的变化,从产业关系来看则表现为产业互动。已有研究多集中在旅游为支柱产业的社区,旅游与社区经济、产业的互动研究多以旅游为互动关系的中心[12],通过旅游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13],其互动关系与旅游经济学中相关研究类似,即其他产业依赖旅游业或旅游业对其他产业有间接带动作用。而对于旅游仅为受动产业或非支柱产业的社区,其产业互动状况是否也是如此呢?目前虽有研究但却没有给出答案。

(三 )研究视角

本研究试图用微观个体(社区成员)的社区参与状况的集合反映社区旅游业与主导产业的互动关系。自 从 墨 菲 (Murphy)“Tourism: A Community Approach”出版以来,社区参与逐渐成为旅游研究中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其中有学者将社区参与旅游情况作为标尺来衡量宏观社会的其他方面,诸如社会民主、文明的进程等[14]。本研究认为社区旅游参与状况也能够真实地反映旅游业与社区其他产业的互动,因为社区参与实际上是社区居民对旅游业和原有产业之间作出的取舍或者联合。下文将通过分析整个社区的旅游参与状况及其动因而折射出旅游业进入社区后与社区原有产业之间的互动(见图1)。

图 1 产业互动与旅游社区参与

本文对社区参与的解读将采用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霍斯曼认为一切人类行为都是交换行为,人并不总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只想在交换关系中得到某些利润或利益。在旅游研究中,社会交换理论常被用来解释社区因旅游业进入而发生的相关变化[15]。 20世纪 80年代末,开始有学者在旅游影响中提及这一理论,Perdue指出,居民通过为旅游开发者、旅游经销商及游客提供旅游资源等,以期获得他们认为与之相当的利益[16]。Ap结合已有的各种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因素,构造了“理性预测效益正负并最终做出交换与否的决策”的社会交换过程模型,并以之辅助理解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由此解释居民对旅游影响形成的知觉[17]。这个模型后来逐渐被国内一些学者引用和改进,此模型的前提假设与交换理论创始人霍斯曼的一些观点并不十分符合,笔者经过权衡,最终选择了社会交换理论 6个基本命题中的价值命题与理性命题来解读案例。

二、案例地概况

本研究以 2006年 1月、2007年 6— 7月以及 2009年1月笔者3次深入西双版纳南糯山半坡老寨社区调研所获取的一手资料为基础。调查覆盖村寨80%以上的家庭,通过对社区居民及其他核心利益相关者(如旅游投资者、茶商等)的问卷调查、访谈及参与观察村民生活、生产情况,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经济情况、茶叶生产状况、游客、茶商、旅游投资者等与村民的交往情况、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态度及其旅游参与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以下是案例地半坡老寨茶叶经济、旅游发展及社区参与的基本情况。

(一)依靠茶叶经济致富的村寨

半坡老寨位于澜沧江下游流域著名的茶山——西双版纳勐海县东部格朗和乡南糯山,具有适宜种植茶叶等农作物的地理及气候条件。现在寨子仅有1个村民小组,27户农户,130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74人,居民绝大部分为哈尼族的支系“爱伲人”。寨子共有3000亩老茶树、200亩台地茶 (新茶树)。村民们大都为专职从事茶叶生产的茶农,主要生产普洱茶的原料——干毛茶,基本销售渠道为茶商入户收购。

半坡老寨茶叶种植有上千年的历史[18],村民以茶叶种植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近些年普洱茶热带来的茶叶市场繁荣使半坡老寨迅速走向富裕。 2005年后的茶叶市场中兴致使干毛茶价格飙升,2007年半坡老寨的老茶树干毛茶价格每斤最高达450元。半坡老寨村民在茶叶价格上涨的近三四年内,经济水平大幅提高。 2006年家庭年收入平均为6.5万元,大多数家庭在 4— 6万元之间,最少的 2— 3万元,多的达 10万元,最高达20万元。而2007年上升的茶叶价格更保证了当年村民的高经济收入,从村寨整体来说,2007年村寨收入是2008年的3-4倍。从第三次调研的数据看,2008年家庭平均收入 4— 5万元,最高 8万元,最低5000元,50%人家的收入集中在4-6万元。可见,近几年的茶叶市场兴盛使茶叶生产已成为当地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并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改善和物质上的富足。

(二)社区旅游在普洱茶热潮中初步发展

普洱茶市场的兴盛促进了半坡老寨茶叶经济的发展,也开始挖掘出半坡老寨古茶树、茶山等旅游资源,旅游产业随之悄悄萌芽。半坡老寨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之一的“茶树王”[15],树龄近千年,其名气因普洱茶热大大提升,成为“茶马古道”旅游线路中重要的一站。自 2002年开始,半坡老寨出现了一些先锋游客。随着普洱茶的不断升温,拜访茶树王及南糯山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半坡老寨距离“茶树王”仅 2km,是参观茶树王必经之路,也是开展旅游接待的优势社区。2004年西双版纳国际旅行社租用半坡老寨的一块空地修建了西双版纳探险俱乐部营地,开始接待一些户外运动者和散客,这是半坡老寨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旅游接待点。

西双版纳探险俱乐部的建立及其对南糯山线路的宣传对半坡老寨的知名度日渐提高起了推动作用,致使到访的游客人数逐年增加。根据调查统计,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半坡老寨的游客人数达1.5万,日均游客40人左右。从游客年波动情况来看,1-4月份为旺季,游客人数较多,有时能够达到 200多人次 /天;5-10月份为淡季,游客人数较少(见图 2)。其客源市场以国内游客为主,占到了总游客数的89%,这些游客有相当部分是西双版纳探险俱乐部带来的,主要为户外运动者和散客。其中散客到半坡老寨的目的主要为看“茶树王”、寻老树茶或买茶。

图 2 半坡老寨2007-2008各月日均游客人数分布

由此可知,案例地半坡老寨的支柱产业——茶叶经济给当地社区带来了滚滚财源,在这样一个看起来已经不缺少致富渠道及脱贫动力的社区,旅游也悄然发展起来。到底是哪些因素促成了旅游业的萌生?旅游业进入社区过程中社区反应如何?旅游业进入后与原有核心产业之间又有怎样的互动?下面将首先分析社区内微观个体的旅游参与状况。

(三)茶叶经济主导下社区旅游参与状况

旅游是制造社会互动的综合场域。随着游客的日渐增多,在旅游业与原有产业的互动下,半坡老寨的大多数茶农选择了不同态度和不同方式尝试与旅游业进行对接。

1.大量茶农直接向游客兜售茶叶

随着普洱茶不断升温,很多游客在游览古茶山时顺带寻茶购茶。在游客购买行为的推动下,近两年村民开始有意识地向游客售茶。如茶树王的主人开才在茶树王周边修建游客休息亭、烧茶棚和观景台,售卖茶水和自家产的茶饼给游客。2009年1月笔者访谈当天,他家通过卖茶饼、茶水就收入 200多元。此外,在通往茶树王的路上和 214国道南糯山入口处的小市场都有村民设摊点兜售茶叶。现在的半坡老寨,有游客的地方就能见到兜售茶叶的茶农的身影。

2.部分茶农通过俱乐部参与游客接待

如果把茶叶比做大部分茶农和游客之间的纽带,那么俱乐部的接待活动则为某些茶农提供了参与旅游的平台。自2004年建立半坡老寨营地之后,西双版纳探险俱乐部经常组织游客进寨游赏,且带来的游客数量和频率逐年增加。

俱乐部的游客接待活动也使社区居民开始参与旅游接待。俱乐部接待游客餐饮所需的猪肉、野菜等都是直接来自半坡老寨,半坡老寨居民也会被临时雇用参与诸如帮俱乐部做饭、打扫卫生等一些基本的接待工作。在为游客举行的篝火晚会上,村民也进行民族歌舞表演。这些帮工和参与歌舞表演的村民每次都得到20— 30元不等的报酬。这些工作的召集人是半坡老寨的村民。当有游客提出要去村民家里吃饭或买茶的时候,西双版纳探险俱乐部的负责人也会将游客带到村民家里。此外,俱乐部也推荐自己无法接待的长住游客到村民家住宿。

3.精英茶农开启家庭旅馆经营先河

社区精英是社区主动参与旅游的先驱者,他们在社区旅游发展中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半坡老寨的精英茶农也在社区旅游中及早进入,率先经营起村寨仅有的2家家庭旅馆。其中一家是村寨最大的茶叶初制所老板,他家是最早接待游客住宿的,在2007年投资25万余元新建了一个面积达300多m2的茶叶加工初制所,楼上的空间专门用来接待游客和茶商。另一家是村民小组长,他家的房屋装修缘于乡政府号召南糯山村民参与旅游业,要求村里修建农家乐接待点,因村民积极性不高,村小组长只好在自己家做了试点。

访谈中不少村民虽对经营家庭旅馆的茶农表示羡慕,但他们因各种顾虑并未经营家庭旅馆。这仅有的两户参与经营的人家成了社区居民自主参与旅游住宿业的先例。

4.少数茶农一心向茶而不涉足旅游

虽然旅游给不少茶农带来了利益并吸引他们参与其中,但半坡老寨仍然存在一些一心向茶、对旅游毫不涉足的茶农。他们从来不参与旅游接待,也不在路边上设置摊点卖茶,每天的生活依然单纯围绕茶地、茶叶、茶商、茶款而展开。这些茶农对旅游开发表现出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访谈中某位村民就提到:“别人来开发旅游,我也只能当茶农,因为我什么都不懂,没有能力干其他的。我有时连人家说话都听不懂,只是游客或外面人来我家里聊天,我才会讲点普通话的。”

总体来看,社区旅游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社区居民参与度较低。从经济上看,做帮工和歌舞表演的几十元收入相对于每年茶叶经济数万元收入微乎其微,旅游接待和茶叶出售目前在社区经济中所占比重也很小。但是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热情和精力却远远高于其在实际经济收入中所占的份量。

图7中给出超导磁场储能型微网实验波形,其中,s和a2分别为传统电网和超导磁场储能型微网的谐波变化状态,d1和d2分别为传统电网和超导磁场储能型微网的电压波动对比。由此可以得出超导磁场储能技术具有在电网母线一侧迅速支撑并抑制发电装置振荡的优点。所产生的电压品质在各个方面均比现有的无超导磁场储能电网系统优秀。有无超导磁场储能技术时,微网形状差别明显。因而,无超导磁场储能技术能够提升微网的供电体系稳定状态。

三、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社区旅游参与解析

虽然社会经济状况存在差异,但是半坡老寨与以往研究涉及到的很多社区一样,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也较高。对一般社区来说,社区参与旅游高积极性的原因主要是旅游的经济效益明显、旅游业给农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及村民对旅游业有利无害的认知[4]。但对半坡老寨来说,其经济效益相对茶叶经济并不明显,社区居民除夏秋季需要在茶叶地繁忙劳作外,冬季还要为来年茶叶制作准备柴木燃料,劳动力剩余较少。从表面上看,案例地与以往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中的状况并不相同,其主导经济发展迅速,社区居民致富有道,参与旅游的驱动力相对一般西部社区较弱,但旅游却在其中日益发展壮大,原因何在?下文将利用社会交换理论着重从个体层次对不同的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进行解读。

在此选择利用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价值命题和理性命题进行分析。价值命题[19]为:某种行为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来说越有价值,则它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若某行为产生的结果使此人受惩罚,那么他可能采取措施以避免此类行为的发生。理性命题[20]指:一个人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仅会考虑价值的大小,还考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所以社会交换发生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随着获利的可能性增大其总价值也会增大的行为。对于已经在茶叶经济中大大获益的社区居民来说,在旅游进入社区的过程中各种社会交换的发生,是社区居民根据其社会交换可获得的价值的大小以及获利成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特定的行为选择。

(一)旅游因对原有茶叶经济有促进而得到茶农支持

目前支撑社区茶叶经济的主要社会交换发生在茶农和茶商之间,旅游因扩展了茶叶经济中的社会交换的对象而得到茶农支持。在访谈中开才也提到目前旅游带给他们的最大好处就是带来很多游客,可以出售茶叶。

茶农与游客之间发生了社会交换。游客有购买老树茶的需求,茶农则要通过卖茶致富,交换需求产生。因为游客作为散户即兴购买,且大部分游客对茶叶的了解远不及茶农,在这样的交易中,茶农处于信息强势地位,对价格的决定作用较大,这是他们在日常与茶商的交易中不具备的优势,且给游客的零售价格高于茶叶批量收购价格;游客数量也不会随着茶叶市场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反倒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增加,这使得村民在售茶给游客的社会交换中价值所得相对更稳定。从时间成本上来说,半坡老寨的游客数量在采茶淡季 1— 4月份最多,这时候各家基本都有闲置劳动力来销售茶叶,这也使得这段时间社区居民有机会能创造比没有游客时更大的经济价值。

依靠原有的茶叶资源,借用旅游创造的游客市场,在农闲时间,茶农们可以获得茶叶销售以外的收益,这使其在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上扩大了茶叶经济收益,此社会交换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因此,这种社会交换才能逐步地兴起,并在其经济价值的促使下,越来越多的茶农开始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因增加额外的经济收益、拓宽社会关系而受到茶农重视

社会交换的目的是获得更有价值的结果,这里的价值不仅包括了经济价值,还包括了社会价值,甚至文化价值等。旅游因提供给村民茶叶外的经济利益和茶商外的社会关系而受到茶农的重视。

西双版纳探险俱乐部在半坡老寨设立营地并开展游客接待活动,促成了俱乐部与村民之间的社会交换。俱乐部能够给参与其中的村民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这些收入与茶叶经济收入相比不多,且村民付出的时间不少,直接经济价值不大;但此社会交换仍得以继续,原因为所获得的社会价值弥补了经济价值的不足。其社会价值首先体现为身份、能力的象征——只有那些做好民族特色菜、会民族歌舞的人才可能被请去帮忙;其次体现在与游客交流过程中获得的阅历和语言水平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到俱乐部帮忙的人都被纳入到俱乐部负责人的社会关系中,而与俱乐部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对村民以后的茶叶销售将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如2008年茶叶市场黯淡时,俱乐部负责人曾帮其村寨联系人卖茶,这一事件使得很多村民看到与俱乐部交往的潜在经济价值。

可以预见,随着南糯山旅游业和俱乐部的发展,如果后期村民与俱乐部的交往并不能按照一些村民的预期获得相应的收益,尤其在茶叶市场出现大的波动时,没有从与俱乐部的社会交换中获得他们预期的价值,那么很多村民参与俱乐部接待活动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打击。

(三)旅游因其发展潜力而吸引茶业精英的投入

半坡老寨一些资金充足、视野开阔的茶业精英,在游客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愿意将部分茶叶经营的收入投入到旅游上来,从而选择了与游客之间进行社会交换。首先,对于这些旅游产业的先行者来说,在茶叶经济开始出现下滑(2008年)的情况下,旅游无疑增加了一条新的获取经济价值的路径。其次,因为兴建家庭旅馆所需的资金成为其他村民参与旅游接待的门槛,相比一般的农户,茶业精英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其具备率先进入旅游业的机会,这增加了其从旅游业中获利的可能性。再次,茶叶精英看重的还有旅游带来的巨大的潜在经济、社会价值,旅游接待能使其接触、结识更多的外来人,由此带来的社会关系的拓展对于这些经商的村民可谓是很大的边际效益。因此,在没有西双版纳俱乐部的引导、没有政府的帮助下,这部分村民也能理性地投资旅游业,改变原来仅限于与茶叶老板发生社会交换的情况。

(四)旅游因需要额外的技能与投入而使部分茶农不愿参与其中

虽然旅游因其较为明显的收益而引起不少村民的追逐,但也有一些村民由于文化水平、经营意识等自身条件或资金限制而没有积极地加入其中。这些村民因旅游获得的相对价值小且其自身成功获利的可能性较小,不愿进行旅游相关的社会交换。

与旅游相关的社会交换成功获利的可能性大小与居民自身的能力相关。参与旅游接待或与游客打交道需要一定的语言(主要指普通话)能力和交流能力;如果修建家庭旅馆的话,还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进行改造。这些门槛使得一些村民对成功获利的可能性的期望很低而不愿参与旅游相关的社会交换。

而与茶叶经济相关的社会交换,不仅可见的经济价值更大,且其成功获利的可能性很大。首先,茶叶带给他们的经济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且远远高于当下参与旅游而带来的收益;其次,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对种茶历史悠久的半坡老寨的每个村民来说,都已经熟练掌握,不需要学习;再次,不从事茶商较为反感的直接与游客进行茶叶交易,可以维持其与茶商的友好合作关系,在不增加额外的交易成本的前提下保证了他们与茶商之间的社会交换的顺利进行。对这部分村民而言,维持已有的茶叶经济中的社会交换便是维持其稳定经济收入的保证。相比之下,旅游的相对高门槛及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不愿与游客或旅游经营者(俱乐部)进行社会交换。

四、结语

(一)在以茶叶经济为主导的社区中大多数居民选择不同方式与旅游对接

旅游开始进入以茶叶经济为主导的半坡老寨社区,社区居民因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不同,而使得参与旅游的方式也存在差异。不少村民借旅游带来的大量客流卖茶,也有一部分村民参与接待西双版纳探险俱乐部带来的游客,少数的茶叶精英甚至开始自主经营家庭旅馆接待游客,但也有些村民固守原来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不愿涉足旅游业。

(二)旅游得以进入原有社区是因为其提升了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旅游进入社区并在社区中得以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附于社区的茶叶资源及茶叶经济。旅游最初进入社区凭借的主要吸引物是拥有 800年历史的茶树王和生态良好的古茶山,依靠的产业背景是普洱茶市场的兴盛。旅游在后期发展中受到茶农支持的主要原因是其带来了购买村民茶叶的游客,带来了能帮助村民销售茶叶的新型社会关系,推动了社区茶叶销售的宣传效应。而目前社区中除了兴建家庭旅馆的村民付出了较多的建设装修成本外,其他村民投入旅游业的成本很小,只有一些临时的或采茶淡季的时间和劳动力投入。对于村民而言,通过旅游小成本介入而实现茶叶经济效益最大化,适度投入旅游是利益最大化动机下的社会交换行为。

(三)旅游业进入社区并未改变茶叶经济的主导地位

虽然不少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中,但这并未影响到社区茶叶经济原有的主导地位。茶叶经济在村寨产业和村民生活中仍至关重要:从投入和产出来看,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依然最大,目前社区九成以上收入来自茶叶;茶叶经济吸纳的劳动力和投资最大,村民们对剩余资金的使用途径除了建房就是扩大茶叶生产,仅有少部分涉及到旅游投资;从人力技术来看,村民大多精通制茶技术而使茶叶经济的社区技术支持最好,而发展旅游所需要的语言与交际能力,很多村民还不具备;从劳动力的时间分配来看,村民全年的生活仍然围绕着茶叶生产而展开,旅游业只有在采茶淡季才进行;从产业关系来看,目前社区较高层次的旅游参与往往需要茶叶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社区内部有效的旅游参与的发展要依靠茶叶经济积累起来的资金,如村寨中也只有最大的茶叶初制所的老板才有资金建造家庭旅馆。

(四)旅游与茶叶经济存在依赖、促进或受制等多元互动关系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社区原有的茶叶经济,茶叶经济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旅游得以进入社区是普洱茶市场中兴的结果,旅游在社区的初期发展依赖于茶叶经济提供的各种资源。同时,旅游也促进茶叶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茶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益或受制于旅游业。短期来看,旅游对于茶商利益冲击不是很明显,不会影响社区与茶商之间的交易,且通过向游客售卖茶叶促进了茶叶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减小了社区对于不稳定的茶叶市场的过分依赖。此外,旅游带来的大量人流会扩大半坡老寨的古茶树及茶树王的知名度,提高半坡老寨作为茶产地的竞争力。长期来看,如果游客大量从村民手中购买茶叶将对茶商利益造成威胁或影响,则极有可能会促使社区现存的散户与茶商间交易方式的终结。社区能否寻找到更独立的售茶渠道而获取更多利益?这直接关系到当地茶叶经济能否成功地向社区独立化运营的方向发展。

五、讨论

1.旅游社区参与与产业互动

微观视角下不同的旅游参与状况反映出了宏观视角下茶叶经济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旅游业进入社区后,会与社区原有的产业发生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仅局限于以往学者提到的劳动力及资金等稀缺资源的竞争,而且还存在对原有产业的促进或依赖等关系。而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最终会反映在社区参与的具体形式上,旅游业与社区原有产业的关系往往决定着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态度与行为。在产业互动中,社区内以家户为单位的个体会根据各自利益取向顺势而行:若旅游与原来产业之间存在竞争,他们会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若旅游与原有产业相互促进,他们则会对参与旅游业表示出热情与信心。在社区内不同取向的旅游参与方式下,旅游与原有的产业经济实现了竞争或促进等多元化互动。

社区发展旅游时,应善于洞察旅游对社区产业的影响,并利用已有的产业互动关系,顺其势而行,才能减少不利影响与社区冲突,促进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

2.社会交换理论的两个命题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曾提到“人们并不总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只想在交换关系中得到某些利润”[21]。对于价值命题中提到的人们对价值大小的估计也往往因对信息和技术掌握得不全面而不能客观。同时,人们对社会交换价值的判断不仅包括对现有获利价值的估计,还包括了社会交换潜在价值的估计,这种估计往往并非一种精确的计算,而是人们通过对其他已有社会交换案例的类推而进行的感性预期。

在理性命题中,个体对成功获利可能性的评估往往根据个人与他人的相对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其过程要达到真正的理性人决策往往很难。与其行为相关的规律还有待利用社会学及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做进一步探讨。

[1]叶俊,于海燕.国内外近年来社区旅游研究进展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2):272-278.

[2]保继刚,文彤.社区旅游发展研究述评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4):13-18.

[3]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J].人文地理,2002,(2):38-41;杨桂红.试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以碧塔海旅游景区为例 [J].经济问题探索,2001,(11):124-126;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 [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35-40;刘赵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报,1999,10(1);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1):47-52.

[4]黎洁,赵西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 [J].旅游学刊,2001,16(4):44-47.

[5]孙九霞.守土与乡村社区旅游参与——农民在社区旅游中的参与状态及成因 [J].思想战线,2006,32(5):59-64.

[6]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 [J].地理研究,1998(2):145-149;孙若梅.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农户调查结果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1994,(2):43-48;刘赵平.再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野三坡旅游发展跟踪调查 [J].旅游学刊,1998,(1):50-54;许振晓,张捷,Geof freyW 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64(6):736-744;孙九霞,保继刚.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2):4-8.

[7](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博丹◦翁科维奇.旅游经济学 [M].杨达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2.

[8](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博丹◦翁科维奇.旅游经济学 [M].杨达洲,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3:62.

[9](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博丹◦翁科维奇.旅游经济学 [M].杨达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4-75.

[10]张辉.旅游经济学 [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288-290.

[11]黎洁,赵西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J].旅游学刊,2001,16(4):44-47.

[12]李忠泽.再论旅游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3):50-53.

[13]沈中印.论大旅游视野下的产业互动与整合 [J].商业视角,2005,(24):183-184;苏勇军.宁波市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82-85;曹诗图,沈中印,刘晗.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整合— —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5,(10):188-190;孔晓飞.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J].文化研究,2008,(6):116-117;江涛.试论体育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整合[J].经济师,2006,(8):85.

[14]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 [J].旅游学刊,2000,(1):47-52.

[15]谢婷,钟林生,陈田,袁弘.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5):120-130.

[16]Perdue R R,Long P T& Allen L.Resident 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 ent[J].Annals o f Tourism Research,1990,(4):586-599.[17]Ap.J&Cromp ton. Strategies for Resonding to Tourism Residents

Impact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3,(1):47-50.

[18]赵汝碧.历览西双版纳古茶山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19]谈谷铮.霍曼斯和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J].社会科学,1986,(1):56-58.

[20]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 [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半坡茶农旅游业
老党员“卖”茶忙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早春茶”开采
浅谈仰韶文化彩陶纹样
茶乡人家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
白鹿原民俗村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